所有的电商都在强调性价比,为啥偏偏要说拼多多low呢?

近来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拼多多要在美国上市了,一方面是很多针对拼多多的论调就出来了,比如说拼多多很low,用拼多多的人都是低级用户,在拼多多上买东西就是消费降级……

所有的电商都在强调性价比,为啥偏偏要说拼多多low呢?

不过这个现象说奇怪也不奇怪,今日头条、抖音、快手……近年来大火的几个互联网产品,而且是不依赖BAT等巨头“自主”崛起的,都遇到过这个问题。反正说你们low、低级就对了,毕竟你们的用户是老百姓,又不是什么“高端人群”。

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偷换概念。大多数的互联网产品,除了那些针对特定人群开发的,都应该对标老百姓,就是普通网民。

比如说今日头条,你可以说上面的文章不够有的资讯app有深度、有看点,但问题是,不是只有白领人群、知识分子才有权利看新闻,中老年人群、三四五六线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也有权利看新闻,一定要看IT财经资讯才不low?

拼多多也是一样,你关注大牌奢侈品我们不反对,可是你不能忽略广大老百姓的购物需求,他们就是要财米油盐,就是要性价比高的东西,这没什么错。甚至,就算是一二线城市,谁敢说自己买包面巾纸也一定要国际大牌?

所有的电商都在强调性价比,为啥偏偏要说拼多多low呢?

更何况,人是有很多面的。有时候买高价的产品,是为了让自己融入一定的社会圈子,获得相应的身份认同感。有时候买便宜的产品,是为了最合适的满足生活需求。就像一个背着上万包包的白领,早上去街边买一份5块钱的早餐一样。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曾经解释过这个现象。他说拼多多吸引的是追求高性价比的人群,传统公司才用一线、二线、三线来划分人,拼多多满足的是一个人的很多面。

所有的电商都在强调性价比,为啥偏偏要说拼多多low呢?

由外界评论认为拼多多抓住了下沉人群的人口红利,对此黄峥反驳道,“只有在北京五环内的人才说这是下沉人群。我们关注的中国最广大的老百姓。”

黄峥所说的“五环内”,其实很好说明了一些人的心态:因为自己是“五环内”,所以就要千方百计的诋毁“五环外”,“五环外”的人们用的产品都是low的、低级的、俗的,这样自己不就高端起来了吗?

所有的电商都在强调性价比,为啥偏偏要说拼多多low呢?

很多电商产品的出发点,不都是便宜吗?淘宝、天猫、京东,没有谁会标榜自己比实体店的东西贵吧?唯品会的口号是“特卖”,聚美优品的卖点是化妆品团购,大家都是为了给消费者尽可能性价比高的商品。

既然这样,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在拼多多身上,就变low了?难道仅仅因为,你们忽略的“五环外”人群被拼多多捡走了?

其实吧,做生意本来就没啥高低贵贱,人为的贴上高低贵贱的标签,只是为了商业竞争。毕竟3年前,没人想到拼多多也会成为下一个电商巨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