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鮮爲人知的神話故事?

網絡小說聚集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什麼是神話。盤古開天、夸父逐日、女媧補天、摶土造人、精衛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共工觸山、巫山神女、大禹治水等等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神話,那麼什麼是神話呢?神話和民間傳說有什麼區別呢?



神話其實是歷史的神化,神話中都有歷史的影子。神話的特點就是:眾口傳頌、史書有記、事有所據、人有所考、極盡頌揚、神乎其神。其中,史書有記正是神話和民間傳說本質的區別。神話是神化的歷史,民間傳說是民間的杜撰。



鮮為人知的神話故事散見於古老經典和史書之中,反映遠古時期的人文歷史,特別反映對遠古英雄人物和人文始祖的崇拜和頌揚以及對人類重大進步的記念和歌頌。下面試舉幾例頌揚人文始祖的神話:




伏羲是中華民族有史記載的最早的人文始祖。伏羲影響最大的功績就是創設了八卦。《周易·繫辭傳》曰:“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相傳伏羲的生日為農曆三月十八日,中原地區有在農曆三月十八日祭祀伏羲的風俗。伏羲的出生就有濃重的神話色彩,相傳上古時代,“華胥氏族”有位姑娘(我們就叫她華胥氏),她到一個叫雷澤的地方去遊玩,偶爾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腳印,出於好奇就用自己的腳踩了進去,結果就因此有了身孕,懷孕十二年後生下一個兒子,這個兒子人首蛇身,取名為伏羲,這就是華胥氏履雷澤大跡而生伏羲的神話故事。伏羲氏生活在我國母系氏族時代,伏羲與其齊名的女媧據說是親兄妹,兩人兄妹為婚繁衍人類,女媧摶土造人的故事正說明了女媧的多生,也正反映了當時人類的生殖崇拜現象。母系氏族以女係為血緣關係的紐帶而實行群婚,後來逐漸發展為相對固定的“對偶婚”。在當時,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故有履大跡而孕的神話,蓋後人為彰伏羲之聖而故意神化之。這種做法後世多有效仿,如《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契是殷商的先祖,其出生也具有濃厚的神話色彩。《詩經.商頌.玄鳥》中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這就是說殷商先袓曰“契”是由玄鳥生下來的。《史記.殷本記》也記了這段歷史:“殷契、母曰簡狄,有絨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隨其卵,簡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



棄是周人先祖,神話傳說也是履跡而生。《詩經·大雅·生民》中說:“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其中“武敏”就是指足跡中的大拇指。《史記·周本紀》載:“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皆闢不踐;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姜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自商以來祀之。”



吞卵而孕也好,履跡而生也好,皆有母系氏族之遺風,父不可考,故神化之,神化以示聖,一舉兼得,更有後世效仿耳。


子夏故壇


《為什麼人一天吃三餐飯?》

——灶王爺的由來

灶王爺是誰?是怎麼來的?

在歷史各個時期、在全國各地,關於灶王爺的傳說林林總總,有“上古帝王和後裔說”、“鬼神或精變說”、“人死變神說”、“窮禪演變說”不一而足。這裡也有一個來自先輩們口傳的關於灶王爺的傳說。

在古代,生產力低下,人們種糧、打獵、捕魚,整日忙忙碌碌,奔波在春夏秋冬四季,東南西北四方。雖然勤勞,但收成卻十分有限,要是碰上天災人禍或者病痛折磨,就會落到飢寒交迫,衣不蔽體的地步,有時添丁進口的喜事,也會讓人愁眉不展。

玉帝在天上看到人間饑荒遍佈,人們食不裹腹,命運太過悲苦,同情心就起來了,他來到主管人間命運的司命司,詢問人間缺衣少食的原因,要求採取措施,拯救人間於水火。派司命星到人間去考察民情,同時下一道御旨:“讓人們三天吃一餐,餓了吃點心。”

玉帝想,人們吃少了還不餓,自然就會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就算餓了,吃吃點心也能解決問題。

話說這司命星走出南天門來到人間,看到從未見過的景色,心中就忘形了,他駕雲遊山玩水去了,將玉帝的旨意忘得一乾二淨,將人間的疾苦拋到九宵雲外。等到考察時間一到,要返回天庭時才想起該做的事一點也沒做,這可是大罪,他心中一急,只好拿出御旨一讀了事,要是連御旨都沒有宣讀,那真是死定了。心在顫抖,將聖旨給讀錯了,他說:

“玉帝有旨,讓大家一天吃三餐,餓了吃點心。”

剛一讀完,時間已到,司命星就回天庭去了。

然而玉帝的旨意已宣佈,不能再更改了!從此世間的人們一天就在早中晚各吃一餐,變成一日三餐固定下來了。

司命星知道自己犯了大罪,在職難逃,就到玉帝跟前領罪。玉帝很是生氣,說:“你假傳聖旨,罪一;不思作業,罪二;遊山玩水,罪三。三罪並罰,當斬!但念初犯而且能主動認罪,著打入凡塵。”又說:“你不是讓人們多加辛苦,一天要吃三餐嗎?就將你打入人間做飯的灶臺內,去承受那煙燻火燎吧!”

從此,司命星就成了灶王爺!

從此,人們每日就得吃三餐!


二千年前


為防淫祀氾濫,歷代朝廷都要對一些神靈細查出身,澄清是誰。但二郎神是誰,現有幾種說法,有戰國李冰次子李二郎說、朝趙顯說,甚至明清小說中還有宋人楊戩說。經分析對比,二郎神廟以灌江口為正宗,二郎神即李冰次子李二郎。

二郎神的形像是青年武官,三隻眼,手執一把尖兩刃刀,皂靴前還有一條神犬。另外家在灌江口這一點,幾種說法都一樣。灌江口在都江堰岷江東岸有二郎廟(又稱二王廟),祀李冰父子。二郎神李二郎)供在廟中主殿。歷代民眾和文人墨客都把李冰之次子李二郎當做二神。四川民間對二郎神崇拜也最稱興盛,凡驅儺逐疫、降妖鎮宅、整治水患、節令賽會等各種民俗行為,莫不搬請二郎。傳說農曆六月廿四日、六月廿六日分別是二郎和李冰的生日。這天川西民眾從各地蜂擁而至,趕到二王廟燒香祭祀。官方的祭祀活動很隆重。在宋開寶七年(929年),初定為每年祭祀一次,後改為每年春秋祭祀兩次。現在有“清明放水節”的官祭。

北宋時期,二郎神信仰開始向全國蔓延。據《宋史》記載:“(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詔修神保觀,俗所云二郎神者。京師人素畏之,自春及夏,傾城男女負土以獻,揭榜通衢,雲某人獻土;又有飾形作鬼使,巡門催納土者。或以為不祥,禁絕之。後金人斡離不圍京師,其國謂之二郎君’雲。”可見北宋時中原京都的一般人對二郎神懼怕且不瞭解。

宋代高承《事物紀原》卷七載:(宋神宗元豐年間)“國城之西,民立灌口二郎神祠,雲神永康導江縣廣濟王子。王即秦李冰子。”《宋會要·郎君神祠》記載:“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八月,詔永康軍廣濟王廟郎君神,特封惠靈侯,官祭告。神即李冰次子,川人號護國靈應王。宋太祖趙匡胤開寶七年(974年)命去王號,至是軍民上言,神嘗贊助其父除水患,故有是命。政和八年八月(1118年)改封昭惠顯靈真人。”南宋范成大曾任四川制置使,其《吳船錄》稱:“崇德廟在(永康)軍(今灌口鎮)城西門外山上,秦太守李冰父子廟食處也。”《通俗編》引《朱子語錄》進一步點明:“蜀中灌口二郎廟,當時是李冰因開離堆有功立廟。今來許多靈怪,乃是他第二兒子。”

元雜劇《二郎神醉射鎖魔鏡》和明初雜劇《灌口二郎斬健蛟》都有趙昱封為“清源妙道二郎真君”。此當是訛傳,將李二郎傳為趙昱。明清小說《西遊記》《封神榜》和戲劇《寶蓮燈》等書中,說二郎神是玉帝的外甥,私生子,或指明宋人楊戩即二郎神。這簡直是對二郎神李二郎的侮辱,有意敗壞二郎神的名聲。第一,宋時已有二郎神;第二,小說中楊戩還捉過假二郎神,使二郎神形象受損。據說在明清時,信道教的人編《西遊記》來混亂佛教,搬弄是非;信佛教的人又編《封神榜》來混亂道教。其中把二郎神說成楊戩,以示譏諷。從此有些地方,二

郎神就成了楊戩了。

從全國二郎神廟的分佈和歷史早晚來看,以四川都江堰岷江東岸灌江口二郎廟最早,最有歷史根據,且這一帶的民眾普信仰二郎神,為他地所沒有。而小說戲曲中的二郎神多為訛傳和戲說,不可信。


今夜子不語


我來講個古籍裡記載的故事吧,畢竟沒幾個人喜歡啃考古方面的文言文,知道的人可能很少。

這是一個上古時期的流氓的故事。

這個熊孩子叫“三面”,他爹是上古君主之一的顓頊。《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大荒日月所人。有人焉,三面。是顓頊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

三面,名字就叫三面,長著三張臉一條胳膊,最恐怖的是,他是不死之身。他不僅是顓頊的兒子,而且還是鯀的哥哥、大禹的伯父。傳說顓頊有廿四子,他是其中一個。

都看過電影《死侍》吧?死侍外號叫“賤賤”,仗著不死之身成天胡說八道,總幹奇葩缺德事。

三面比賤賤還賤。

在上古神話裡,鯀,也就是大禹的爹,偷“息壤”治水,被發現後法辦了,死後化成了三足鱉。

《史記·夏本紀正義》:鯀之羽化,化為黃熊……鱉三足曰熊。

這裡我要順便說一下,就是《封神》裡姜子牙道號“飛熊”的事。“飛熊”到底是什麼呢?那可不是長翅膀的熊啊。古代管熊叫“羆”,如果真是長翅膀的狗熊,那得叫“飛羆”。

《史記·齊太公世家》: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這裡可說了“非羆”。

《左傳·昭七年》:昔堯亟鯀於羽山,其神化為黃熊,以入於羽淵。

其實,“飛熊”就是三條腿的王八。中國古人對三條腿的動物有特別的感情,比如太陽,三足金烏;月亮,包括劉海戲金蟾,三條腿的蛤蟆;飛熊,就是三條腿的王八。

接著說三面的事。鯀死後化成三足鱉,這是個很悲傷的故事。但是三面不怎麼悲傷,他做了一件很高科技的事兒,拿釣杆去釣鱉玩兒——鯀就算活了,還得再被氣死。

禹知道了之後暴怒,請來了另一位伯父敳頹,再加上一員大將叫伯益,一起去收拾三面。三面玩得正高興,被人打擾了,大怒,打傷了敳頹,還當著他們的面把鯀變成的鱉給解剖了。萬幸,鯀在這時神力大增,化成蚩龍閃人了,只留下軀殼。

《歸藏·啟筮》:鯀……剖之以吳刀,化為蚩龍。

三面的另一個兄弟倉舒,知道了這件事非常氣憤,從幽都借來“不周風”,要做掉三面。但是三面是不死之身,不僅沒事,還把不周風給吞了。三面也急了,發動了北海晦昏之水要把天下全給淹掉。

帝舜知道了這件事,就來問三面,你到底要怎樣才肯息怒呢?——他做了這麼缺德的事,還問他怎麼肯息怒,這就是欺負老實人啊。

三面這個奇葩竟然說,你把由簡的女兒嫁給我,我就不鬧了。由簡是帝舜手下一位能臣,有個女兒叫邰,非常漂亮。

由簡說,我招誰惹誰了,你們打架怎麼把我女兒給豁出去了呢!但是不給又不行,於是把邰嫁給了三面,帝舜對三面說,你,有多遠滾多遠,別讓我再見到你。最後,三面帶著邰揚長而去,出走海外,留下帝舜帶著一幫人大眼瞪小眼。

帝舜據說是一位上古明君啊。最倒黴的鯀、大禹、由簡和邰,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他們。


純鈞LHGR



神話故事是民間文學的一種!

“遠古時代”人民的集體口頭創作!

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畫的英雄傳說!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豐富多彩!

中國古代流傳或經史典籍中記載的神化了的人物,諸如《盤古》!《女媧》!《炎帝》!《嫦娥》!《姜子牙》等神話形象栩栩如生,即美德和行跡在民間被廣為傳頌!



幾千年來,中國古代神話的這種“尚德”精神影響著人們對歷史人物的品評與現實人物的期望,決定著社會對人們進行教育的內容與目的,甚至也影響著20世紀以來中國現代文明的走向!






“歡迎閱讀本文歡迎點評”(圖片源於網絡)


曉霞181558838


小時候,在我的老家,夏天的夜晚,人們搖著芭蕉扇,於街頭納涼。孩子們席地而坐,最喜歡聽的就是老人們講古代故事。其中有這樣一個神話傳說,就是“人為什麼會有膝蓋骨”?

人類當初是沒有膝蓋骨的

遠古時代,人類的奔跑速度非常快。那時候人們的食物來源,狩獵是佔很大部分的。人類因為跑的太快,能夠輕鬆追上野兔,所以野兔每每成為人們的囊狀物。

就這樣天長日久,日復一日,兔子的數量大為減少,幾近絕跡。本來兔子是最善於奔跑的,卻因為跑不過人類而面臨種族滅絕的危險境地。在這關係到野兔子種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於是,所剩無幾的幾個兔子在一起開會,決定去閻王爺那裡告狀。

兔子來到閻王殿,向閻王爺訴說這個不幸。說“狩獵可以,可是人類的奔跑速度實在是太快了,這樣不公平,長此以往,我們兔子馬上瀕危絕滅,請求閻王爺挽救我們!”

閻王爺稟公而斷,覺得兔子說的非常有理,是人類的過錯,就下令給人的兩條腿上各壓了一個磨盤。從此以後,人類的腿上就有兩個“膝蓋”。正在因為有這對沉重的磨盤,所以人類就再也跑不過兔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