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到博士到底有什么用?

鹊·鹞丶


首先,那些读书无用论主义,通常都不懂得什么叫“无用之中有大用”,学习好,读书多和高学历不是为了炫耀或者某些无知者眼里的装b,而是为了有更多选择,活得更自由!

其次,读博是人生青年阶段在读书这个道上走了一个较完整的历程,读博之人不一定都大富大贵,腰缠亿贯,但人生是充实的,走过来了将无怨无悔。"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博士总比那些不学无朮、坑蒙捌骗偷的混混对社会贡献大。

第三:知识无价,用金钱是无法衡量的,何时懂得,何时才是我们真正的进步,也才会尊重知识、崇尚科学。想得到高额的收入和回报,最好不要拿博士学位说事;

最后,读书获得高学历是一条孤独艰辛的路,但它的价值不仅仅是高薪水,只有从这条路上踏实走过来的人,才知道它,不需要被同情或者一钱不值的可怜,春江水暖,冷暖自知,当然想好了再去走这条路!


游戏大咖王


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必须弄清楚一个前提,你考博士了没有?你不是毕业了没有?

如果这两个问题,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就不要提这种问题,因为这是误导别人的。

因为你并没有考过博士,你并不知道博士是做什么的,出来之后过怎么样的生活,拿什么样的薪水?你自己本身在读博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

这就像,一个人面对着一杯水,自己没有喝过,就妄加评判这个水是冷是热?况且冷和热的标准对每个人来讲是不一样的。



第二,读博士对一个人来讲,不仅仅是自身的层次和所接触的群体提升,更重要的是自身具有更加自由自主和更加宽泛的选择。

在读博士的过程中,自身的学术水平、思想境界在提升,同时自身所接触的周边的圈子的层次也在提升,这种提升对一个人的社会交往来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

同时更为重要的就是,当你读了博士之后,你会发现,你自身所具有的选择面更广。



第三,事实上,大部分的博士并不是拿着微薄的工资,而是都选择了自己想要的职业和生活模式。当然,博士也只自身学术能力的一种,展现,并不是像世俗所想象的能够发大财。事实上,世间有许多比发大财层次更高、更令人感受到尊荣和快乐的东西。

我们观察一下身边的博士,并不存在拿着微薄的工资、过着困难日子。大多数人,都得到了它们,想要的生活和职业。事实上,并不是发大财,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拿了多少工资,而在于他是否能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同时能更多的为别人带来快乐,为别人带来价值。

尚舍书院,与您一起传递对世道人心有益的力量,期待您的点赞和关注!


尚舍书院


在读博士给你说说,读博到底为了什么!

首先,我从来没觉得因为我读了博士,所以我应该大富大贵

我不大同意题目里说的,考取了很好的博士,却出来拿着卑微的薪水,我不知道提问的人对于卑微的薪水定义是什么,在我看来,大部分的博士毕业之后,所拿的薪水,大体来讲还是比较体面的,谈不上卑微二字。当然,如果你是想通过博士学位来大富大贵,那大概率是不大现实的,不是说不能实现,而是博士的求学经历,知识给了你一个高的起点,而至于之后的人生能够发展到什么地步,还是需要看你的机遇和努力,这不是一个博士学位就可以简简单单给你的。

当然,像题目中说的,演艺圈里面的那些人,学历不高,素质也参差不齐,却拿着博士十几倍的薪水。你只看到了艺人们的光鲜亮丽和高劳务费,但你没看到他们的努力,也没人家那个漂亮的脸蛋,艺人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他们也是付出了你所不能够想像的努力的。没有谁会不劳而获,轻易成功。

博士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

博士,是目前最高的学位,很多人觉得,读书读到博士,那这个人的知识和智商真的没的说了。

在我看来,博士,确实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先天的智慧,但也仅此而已。其实对于博士而言,他们的知识说多也多,但说少,也真的少的可怜,说白了,也仅仅是精通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的某一个相关问题,对于其他的相关知识,大多也仅仅是处于了解的状态,而这对于普通的人来讲,通过兴趣和努力,也完全可以具备这样的素质。

那博士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我很认同我导师的一句话,博士,重点是在读博期间。这期间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对思维方式的训练,对遇到问题时候的解决,对每一次考核、每一次基金的认真准备,对论文的发表等等,博士带给我们的,最终是对问题思考的能力,对问题解决的能力,对问题表达的能力,这些东西,无法用要一个博士学位来代替。

我觉得,博士带给我的,还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大家都知道,科研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最日常的,是面对失败,经常我们打趣说,如果我博士毕业了,也都能笑对人生的坎坷了。

所以,博士,不仅仅是一个学位,更是一个人生的经历,看待任何事情不要太功利,任何事情都不会直接的带来大富大贵和体面,博士,仅仅是给你提供了更容易成功的途径,但能不能成功,还是需要靠你自己。

更多问答,请关注我。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讨论。

TLeeBio


博士生,作为象牙塔最顶尖的一小撮人,不仅仅是一个文凭,更是一种阅历。在深受众人羡慕的同时,却也饱受着社会的妖魔化,尤其对于读博女性更是如此。除去少数的天才外,读博士着实是一个非常费力的过程。曾有人戏称PHD为permanent head damage的简称,尤其对于现今博士入学标准低、毕业标准高的现状。然而,读博士真的就那么恐怖吗?读到博士又究竟有什么用呢?

有人曾说,如果博士生还要靠“读”,干脆趁早退学回家。的确,衡量一位博士生是否优秀出色的标准,并非其课业成绩,更多的是以其学术贡献为参考;然而,“读”这种工作对于博士而言却有必不可少,读文献、读报告、读遍某一领域内各种学术理论,然后才能挑选出其中的某一个“点”来作为研究方向。

而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所能够收获的直接能力,可能是数据处理能力,可能是分析总结能力,可能是项目管理能力,而这些,其实与个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有着非常大的联系。除去这些表象上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收获其实是一种严谨的学术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的锻炼,很难在本科的教育中有所体现,反倒是在博士期间才能有更多收获。

质疑的精神

做一项研究的起点,就是不要轻易相信已经得出的结论。很多看似理所应当的事情,其实并非像表面那么简单。而本着“证伪”的学术精神,就需要在查阅文献资料的过程中重新思考审视以往研究的假设前提或制约条件,发现其中的分歧,并通过严谨客观的分析,得出可能的不同观点。

创新的精神

重要的不仅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是要突破自己以往的瓶颈。当然,这种创新,指的是学术意义上的创新,与发明创造的应用性不同,是在某一领域上能够做出理论上的贡献。尽管现在已有不少博士论文都开始走向广阔,但实际上,真正的论文应该是追求更深刻的走向。要知道,在博士论文的审核与最终答辩的过程里,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研究的学术贡献在哪里”、“创新点在哪里”。

匠人的精神

倘若决定要持之以恒地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可能是要一辈子都在这一个研究方向上死磕。而越是深入地去研究,就会发现自己所了解的就越少,越是进行到写作的最后,越能够发现自己现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往往需要通过限制条件打N多个补丁之后方可言之有据。甚至到了论文写作的最后,经历过了否定之否定,也未必就一定能够获得肯定的答案。更何况,真正的博士研究选题,很可能只有自己才更清楚其意义和价值的所在,且不说评审老师,即便导师都有可能没有研究生本人更清楚研究的不足。

对于这种极致的追求,与现今社会所倡导的匠人精神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只不过通常所说的匠人更多是在强调技术在商业上的运用和细节上的更新,而博士所追求的更多则是理论化的知识。


中公考研


首先有一个概念必须要明确的就是“博士生”和“博士”并不是一回事,博士生只有在顺利完成学业并在博士论文和期刊论文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后(比如许多学校要求理工科的博士生要发表多少影响因子的论文,文科生要发表几篇C刊才可以毕业),并同时通过答辩,才可以最终获得博士学位,否则只能获得结业证或者肄业证。

在读博之前,一般会经历大学阶段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少数情况,比如同等学力则除外),所以到了读博的时候一般都已经至少25岁左右,而我们国家现行的博士期间的学制都在3-4年,部分特殊专业则多达5-6年,所以即使一个博士生能够顺利按时毕业,那他的年龄也已经到了30岁上下,而目前的情况是相当数量的博士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延迟毕业,所以有一部分博士生的攻读博士的时间会达到6-8年,30岁出头的博士很常见。家庭的原因和收入等问题都会摆在已经毕业的博士面前。所以很多人都会质疑读博的必要性,而随着就业市场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一般在读了个硕士之后就选择了就业。

但是在小编看来,读博的用处或者是益处还是有的。

读博可以让你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面进行选择。其一:读博后,虽然年龄在增加,而且收入也比同龄人要少很多,但这并不决定你后来的收入还是比同龄人少。拥有博士学位是进入大学谋得教职的必要门槛,所以对那些潜心学术,想要在学术上有一番作为的人,读博是为他们提供研究平台的最佳途径。而且,拥有顶尖大学的博士学位,并且能够在读博期间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在进入大学教书的时候一般会有比较好的待遇,而且在正式入职的时候还会获得一笔数量不菲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比如福建师范大学对优秀博士的安家费就高达40-50万。部分学校还会提供一套十年后可以获得产权的房子,比如位于江苏徐州的江苏师范大学会为优秀博士提供一套十年后可以自主拥有的房子。

其二:对有志于往政界发展的人,读博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博士毕业后,如果有心从政,可以通过选调,博士一般是不用经过公务员考试的,而选调的时候博士一般可以拥有一个比较好的平台来施展自己的抱负,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有很多省份开展了博士引进生的计划,博士引进一般会在前两年安排正科级职务,两年后经过考核就可以安排副处级职务,这对于有心服务大众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读博需要足够的定力和毅力,也需要坚定的决心,所以如果没有足够的思想准确,以及对自己的能力的清晰认知,读博或许不是最适合的一条路。


青年史学家


问题:读书读到博士到底有什么用?我现在也很迷茫,看见好多人都考取了很好大学的博士,却出来还是拿着卑微的薪水,忙碌的身影,真的不知道学习的用处在哪里?

本质上这个问题可以归结到“读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中,现在上街朝人堆里面丢石子,砸到的基本上都是大学生。所以硕士与博士只是更高的求学追求而已。博士已经是学历的最高水平,但读博后“出来还是拿着卑微的薪水,忙碌的身影”,不知道这里的卑微是怎样判定的,从统计学上来说,单纯的看毕业后的平均薪资待遇,博士肯定是最高的。

从社会现状来看,现在的人普遍焦虑感更高,每天都是媒体宣传的“被同龄人抛弃”这种新闻,更加增加了这种焦虑感。现在的人也更加的“向钱看”,可能自己不承认,但是心里肯定想的是我这么多年辛苦读书,出来凭什么没有提前进社会的人赚得多?这一切的“向钱看”,让我们弱化了读书求学对于人生的指导意义,过度看重了读书带来的经济意义,平衡被打破。

还是谈谈大道理吧。

1.教育是什么

网上前段时间流行过一个段子,说我们之所以要多读书多受教育,就是因为当看到湖面上有一群鸟飞过的时候,我们能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在那吵吵,我了去,全都是鸟!这是就是受教育与不受教育之不同。

董仲蠡有一个演讲-《教育的意义》:曾经我们说,读读书无用,才学与财富不成正比,造就了这个社会浮躁的状态。然而什么都可以浮躁,唯独教育不可以!教育是什么?教育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

教育有啥用?教育就是帮助我们个人认知自己,帮助这个民族认知自己,我们才有可能掌握个人的命运,并且创造这个国家的未来。

秦春华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一种信仰。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信仰,都具有如下特征:给你希望;使你向善;让你获得心灵的平静;让你获得重生。

我们之所以要接受教育,接受好的教育,不是为了上更好的学校,获得更高的收入,实现更大的成功。那些东西,无法给你希望,不能教你向善,不能让你获得平静,更不能使你重生。

划重点:读书不等于赚钱。

有人会说,既然你说读书不等于赚钱,那我想赚钱,我还辛苦去读书干嘛呢?

2.读书提升自己的能力

又得回到社会现状,现在不读书,不让自己先产生价值,就很难获得更多可控制的资源,如果已经是富足之家出来的人,实际是更看重教育的。没有积累的资源可用,更别提赚钱了。

作家豆豆写的《遥远的救世主》一书,值得一读。一般人都会觉得救世主离我们很遥远,但当你真正理解了书中的内容后,你会顿悟原来救世主离我们竟然这么近。该书的核心就是写什么是救世主文化,以及醒悟了这种文化属性的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活出自我。国人的焦虑是通病,很多人似乎一生都在奔忙中谋生,很难Enjoy生活,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方法救赎?不妨多读一些此类的书。

什么是“救世主文化”?“救世主文化”可以理解为“强势文化”,这里的“强势”,不是像董明珠那样走过的路寸草不生,而是指为人处事应该顺应规律,不要总是想着依靠别人而是靠自己自救。

现实的当下,一些年轻人喜欢精于利己,喜欢丧失自我,趋恭卑膝,匍匐于权力和金钱之下,喜欢靠权力上位,人生的追求总是寄托在一个“靠”字上。

对于他们而言,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所以就只能在精神上永远跪着,面对各种不公,从不敢于说“不”,永做时代的顺民,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悲情的人生。在一个整日失去自我的世界里活着,总是看着别人的脸色,丝毫没有自地方,这样的人生是何其的可悲?

总希望别人是你的救世主,到不如活出本我;活出自己的风采。所以,其实我们的救世主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真正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救世主文化”了;明白了谁才是自己的救世主,我们才能完成自我的救赎之旅。

“十里春风不如你,因为你超越了自己”,顿悟了“救世主文化”,你就会发现救世主原来就在身边、从未走远!


隔壁的那谁


咱们今天不谈理想,也不谈情怀,就“读博士到底有什么用”,谈谈和钱有关的事。

本人博士在读,明年毕业,在看过前面几届师兄师姐的发展之后,不得不说,博士学位跟硕士学位的差别还是蛮大的。



先说硕士毕业的师兄师姐,有的去企业做研发(美的,国轩,京东方等),这些在企业发展的师兄师姐,有的已经成长为主管,有了自己的研发小团队,甚至已经有股票分红。但经他们的反馈,他们其实做的并不开心,日常工作的单调枯燥,以及常常没什么意义的加班,一天下来,都没什么时间陪自己的家人。

而博士毕业的师兄师姐,有的直接到国外课题组做的博士后,现在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回到国内高校,直接就是给的正教授;有的没有争取到国外博后的机会,就去了国内高校,走师资博后,最终也留了下来。当然发展最好的师姐,以青年千人的方式回国,直接去了国内某985高校。



这些师兄师姐,他们的待遇,工资都在20万往上;更重要的是,他们去单位,都有一笔不菲的安家费,以及科研启动经费,比较容易的就解决了住房的问题。由于是理工科专业,有的师兄还能帮企业做点横向,收入也不少。

当然,他们最让人羡慕的,是工作时间的自由,这样就有时间陪陪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另外,博士的工作,都属于研发类,富有创新性,你尽可以选择你自己喜欢的课题和方向来做,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做成自己的事业,这就是幸福。



总之,读书读到博士,不管怎么说,好处都还是挺多的,当你到达一定的时候,就会发现,决定自己生活质量好不好的,绝不仅仅是工资单上的那组数字,更何况,博士工资单上的数字也没有低得看不下去。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如果问读博士到底有什么用,那么可能问这个问题的人,并不适合去攻读博士学位。

如果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是学习一湖水的话,大学的时候是学习一条鱼,硕士研究生学习鱼头,博士是在研究鱼眼睛。


硕士和博士一般有特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而这个方向和内容其实是非常狭窄的,其实就是在特定领域内深挖机制,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博士生涯对很多人来说会非常的无聊,因为需要面对巨大的科研压力和发表论文压力。特别是本身对学术并没有太大兴趣,只是为了拿博士文凭当敲门砖的人。

博士学制一般需要三年,但是很多博士往往不能如期毕业,需要延期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因,人生有几个三年五年呢?

博士其间虽然有国家补贴和奖学金奖励,但是其实是没办法创造太多财富的,对于家底不太丰厚或者对财富有巨大渴望的人来说,读博士并不是一个太划算的选择。

读博士需要蛰伏和隐忍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期间早出晚归做实验,成果还不一定能算在自己头上,得看导师脸色。

精力和时间成本是巨大的,甚至往往伴随精神折磨。

如果对学术科研有兴趣,当然应该读博士,可能会对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而且实现自身的价值。

但是如果只是为了拿到博士文凭当敲门砖,那就可能会得不偿失。

以上是小超人的理解,欢迎共同探讨,在博士林立的医生圈,没个博士好像没地儿站,小超人也还在纠结要不要花时间去读博士……


妇产科小超人


我个人认为,读博士还是有用的,毕竟读了博士,学到的知识多。博士走上社会后,必须能找到和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如果能找到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的话,那么不但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而且能拿到高工资。但是,如果博士没有找到和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那么只能拿低工资。因为你对工作不熟悉,需要学习,只能拿低工资。我个人认为,读博士的人一定要选好专业,如果你没有选好专业,就算你拿到了博士文凭,也无济于事。比如在一家公司里,博士的工资还没有大专生的工资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来这家公司是按照员工的业绩发工资。博士的业绩比不上大专生的业绩,所以博士的工资没有大专生的工资高。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毕业后的再学习。有的博士工作后,不继续学习了,结果知识老化,竞争不过踏上社会勤奋学习的本科生。在此,我建议博士在踏上社会后,不但要学习专业领域里的新知识,而且要学习一些社会知识。


乔生桂


感谢邀请,本问题本该由我女朋友来答的,她博士二年级在读,我来说说我的感受吧。女朋友镇答。


我和她本科校友,我大她一届,防火防盗没防住师兄,14年她考入某校研究生,15年出国一年,16年回国直博。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异地,我很忙,她也很忙博士论文科研压力很大,期间也有无数次退缩的念头,近期社会上的一些博士事件更是增添我的焦虑。



博士的压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毕业压力,老板给的压力,论文压力,同龄人,可能已经是结婚生子,为人父母享受家庭生活的时候,博士还在为实验发愁,每天累到凌晨甚至通宵。我能体会她的感受,不管她做任何决定,我坚决支持她。



我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希望顺利毕业,然后我们一起回到我们的城市,能找到一个高校教师的工作就再好不过了。

读过研究生的人都知道,博士没有勇气是不敢读的,或者你是非常热爱,博士也不意味着高收入。其中的辛苦只有正在经历的人知道。

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