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從外部世界走向內在世界

打坐打坐,不要誤解,坐是形式,打開內在世界才是內容。

感覺器官和意識習慣於向外探索外面的世界,很少關注到自己。打坐,就是把感官和意識拉回到自身。把感官和意識向外走的路關閉,將注意力迴轉到自己,轉身迴歸於自身,以自己為關注的對象。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專門拿出時間,瞭解自己,認識自己。

身體是從外部世界轉向內在世界的橋樑。通過對身體的放鬆訓練,適應向內覺察的活動。更重要的是建立舒適區(什麼是舒適區,請看我的關於舒適區的文章),通過放鬆身體,體驗到舒適的感覺,建立對打坐的良好印象,在意識中建立打坐是舒適的觀念。為繼續打坐,也為更輕鬆的打坐打好基礎。坐得不舒適,會影響打坐過程中的注意力集中。

打坐,從外部世界走向內在世界

探索外部世界,我是主導者。探索內在世界,則不然,我是被動的,以放鬆為例,直接下命令是無法徹底放鬆肌肉的,放鬆的內容是指,注意力放到緊張的部位,感覺它,等到感覺很清楚的時候,肌肉會自行放鬆。緊張是因為我要求它緊張,現在我只是感覺它,並沒有要求,那麼沒有了緊張的因素,不再幹預身體了,緊張就消失了。所以,我沒有提出要求身體如何,我只是從旁感知,並沒有主動要求身體如何如何,恰恰是沒有參與,置身事外,緊張解除了。這是探索內在世界的原則,覺察,只是覺察,不參與。

打坐中覺察觀念的建立是一個難點,固有的習慣很強大,總是不自覺的參與覺察的對象,期待對象向著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無法安心於現狀。企圖改變。覺察是那樣的弱,打坐中坐了半天,“對了,我在打坐”,才意識到剛才分心了,回到對這個打坐者的感知上,一會兒注意力又被拉走了,“明天去哪玩呢?”“晚上9點記得追劇”,我坐在這,心不在這。無法清醒地感知這個打坐的人,也無法感知打坐的狀態。

覺察的培養也採用被動的方式,如果分心,不必在意,不需要自責,強行壓制,排斥分心,只會弄亂心態。保持平和,只要意識到我在打坐這件事,然後回到覺察自身就行了。反覆練習,分心會被更快的意識到,分心的時間會縮短,覺察的力量在增強。繼續練習,就可以做到清醒的覺察現在。


覺察被建立起來,內在世界的大門就打開了。所以覺察是認識自己的大門。唯有覺察才能從其門而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