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岸柳文脉研究与实践案例丨第二部分 案例解析 案例4 宝坻

王岸柳文脉研究与实践案例丨第二部分 案例解析 案例4 宝坻

第二部分 案例解析

案例4 宝坻:都系辽金

区域开发的命题作文该如何完成,是很多城市综合体开发者和新城建设者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宝坻辽金文化小镇,就是这样一个项目。

小镇的位置位于宝坻京津新城,地处京津唐黄金三角中心,区域交通便利,途经津蓟高速公路,距北京1小时车程,距天津0.5小时车程,1.5小时内有4个机场。小镇紧邻潮白河,依水而建,在北方地区具有非常突出的比较优势,“中国温泉之城”更是一个诱人的消费热点。可以说,辽金文化的破题,反而是小镇最亟待突破的关键。

辽金文化的开发,国内鲜有成功案例。众多的辽金文化小镇、景区、园区,始终跳不出旅游视角的草原文化体验、辽金艺术衍生品等业态,而国内消费者大都对辽金文化比较陌生,除了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对辽金文化再无更深刻的认识,以至于难以形成市场影响,经营惨淡、资产闲置,宝坻辽金文化小镇面临重大投资风险。而如果仅仅以武侠为视角建设小镇,则又会面临产业链短、业态少、市场小的瓶颈。

小镇建设的破题,如果从辽金文化的功能性开发入手,势必走上国内其他辽金文化项目的老路,更多的选择,只能从文化的本体性切入。

通常,理解一个朝代的文化,人们习惯于从帝系入手,如明自太祖朱元璋的十六帝,清自太祖皇太极的十三帝。这是与明清成为中国王权专制顶峰分不开的,理解了帝系,就把握了明清两朝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变化的内部核心动能。但辽金不一样,作为少数民族政权,辽金尤其特殊的文化理解角度。

辽金文化,既不能是契丹文化与女真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辽文化与金文化的简单相加,前者将辽金文化等同于少数民族文化而忽略了辽金帝国的影响,后者则孤立了辽帝国与金帝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众所周知,辽金两朝300年历史,是游牧文明、渔猎文明与农耕文明大融合的时期。辽金以前,中原王朝即使在鼎盛时期也未曾对如今的东北、内蒙古、新疆东部等地形成长期且稳定的统治,辽金以后,这些地区开始纳入了“中国”版图,可以说,辽金文化是北方中国大一统观念和命运共同体的肇始,是以广域帝国为驱动的中国北方民族深度汉化的开端。这是辽金两朝最大的共性。正因如此,

“辽始金终三百年,一带风尚北中国”,辽金两朝也是中国当代北方社会生活主流风气的源头。

正是由于这样的政治高度,才能合理地论证中国北方需要有一个融合了南北文化的统摄性的辽金文化古镇。宝坻区的辽金文化小镇自此才可说具备了立得住、站得稳、走得远的基本认识。

从“帝系辽金”向“都系辽金”的根本性转变,是找到宝坻辽金文化小镇的出发点。由于大一统观念和地域民族理念的冲突,辽金两朝创造性地使用了“多都制”的政治系统。辽金采用了“五京制”的统治形式,五京制指多个国家首都管理制度,其中辽曾用上京、西京、中京、东京、南京,将统治区域划分为5块,并分别设立上京临潢府、西京大同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和南京析津府等“五府”作为五京的都城,金代继承了辽阳府、大定府和大同府的封号,并改上京临潢府为上京会宁府、南京析津府为开封府,中京大定府(原大定府改为北京大定府)为中京大兴府,辽金三百年共设立了八座都城作为各区域的统治中心。

由于辽金“因俗而治”,因而“府”不仅是理解辽金三百年历史流变的最核心抓手,则是理解辽金民族大融合背景下文化多元性的最有效切入点。此外,“府”与宝坻新城的建设,更是新城建设绝佳的文化纽带。加之宝坻的耶律族人、萧太后、漕运等辽金文化元素,宝坻辽金文化小镇彻底破题,

“辽金风尚、八府水镇”成为小镇的文脉。

宝坻“八府”文脉,一改其他案例的旅游视角,从文化本体视角创造性提出了贴合新城建设的文化概念,由辽金历史上8座不同地域文化的都城,形成8个风情迥异的八个文化板块,全方位展示辽金300年风尚。“八府”中的渤海府,因其渤海古国的历史渊源,甚至完美整合了看似无法涵盖在辽金文化中的水上度假区,“八府”中的开封府,也让打造北方第一条“清明上河街”在文化逻辑上变得合理贴切。

“八府”的终极意义,是将八个在历史上以辽金文化形成历史渊源的都城复原,以各自区域独有的文化,匹配和承载宝坻区自有的产业形态,最终形成小镇与新城建设的完美融合。

让“辽金风尚、八府水镇”获得最广范围和最大程度的文化认同,文脉的价值,就在于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