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別開生面的草根衆相

藥販子程勇(徐崢)為了自救從印度帶回了天價藥的仿製藥VEENAT,並私自販賣,引起警方調查。期間,程勇在醫生舒曼的幫助和指引下,從自私走向無私,為病人的生存權而抗爭,最終自首投案,贏得了尊嚴,多位角色的命運也因為“藥”這一元素串聯,演繹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草根眾生相。

《我不是藥神》別開生面的草根眾相

徐崢飾演程勇

困頓的中年男性保健品商販,經營慘淡,他鋌而走險,後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更被病友冠以“藥神”稱號。他並沒有什麼野心,只是想賺點錢,留住孩子的撫養權,開好自己的神油店僅此而已。而當真切地進入到白血病人這個群體後,他的蛻變和成長是驚人的,即使為此陷入牢獄,也要儘自己地所能救助每一個病人。

《我不是藥神》別開生面的草根眾相

週一圍飾演曹斌

程勇前妻之弟,一位盡職盡責的警察,性格剛毅正直,外冷內熱。後負責追查印度仿製藥案件,懷疑程勇是“主謀”,於是他需要作出一個重要決定。

王傳君飾演呂受益

重疾患者,十分小家子氣,每次見面都會請大家吃橘子。他闖入程勇的神油店,用一個點子給程勇帶來有限商機,也給自己帶來無限生機,兩人建立了深厚友誼。買藥一事因他而起,最後也是他的去世促使程勇決定改變。

《我不是藥神》別開生面的草根眾相

譚卓飾演劉思慧

舞臺上火辣的鋼管舞女郎,生活中堅強的單親媽媽,為女兒治病不惜委身風塵,成為了程勇展開販藥渠道的關鍵。

《我不是藥神》別開生面的草根眾相

《我不是藥神》不僅象徵著中國現實主義批判題材影片的重生,同時也彰顯了我們電影的審查制度也在不斷進步,影片以程勇宣佈散夥那一幕為節點,前後兩段是可以分開看的,前半段的風格荒誕帶有黑色幽默,後半段寫實沉重,這是標準的韓影模式,但說著容易做起來難。徐崢對於程勇的刻畫,是近年來他在銀幕上最好的表演,程勇這個角色,從一開始的玩世不恭,到後面的實現救贖,徐崢近乎完美地將這個人物呈現在了銀幕上 。

《我不是藥神》別開生面的草根眾相

《我不是藥神》的剪輯流暢,鏡頭語言乾脆富有幽默感。影片,有笑有淚,還有思考。小人物的日常平凡、卑微,無甚波瀾,但在生活小細節的層層推進下,導演走到了更為深遠的一步。每個個體的力量也許是微弱而無力的,如果大家都團結起來共同為他人、為自己而努力時,也許就能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

《我不是藥神》以出色的題材,探討了種種現實中的矛盾與困境:病人的生存困境,藥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醫藥公司的商業困境。刻畫困境的同時,更讓人思考困境。題材中蘊藏的溫暖與希望,細膩的現實主義筆觸,讓人感受到該片的人性力量。

一部好的電影不一定解決一個問題,也可以是提出一個問題。我們需要文化自信,對人性矛盾和社會價值的融入,是《我不是藥神》的閃光之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