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七一”,西南石油大学赴蓬安鹅项颈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推进鹅项颈村的致富奔康工作,进一步加强校区党员初心和使命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密切党群干群关系,6月23日,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党委组织部分党员干部赴蓬安县鹅项颈村开展“奔康路上·你我同行”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校长助理、南充校区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光君,校长助理、南充校区常务副校长赵刚,南充校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覃鸿飞参加了此次主题党日活动。

庆“七一”,西南石油大学赴蓬安鹅项颈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重温入党誓词

张光君一行先后走访察看了村卫生站、文化室、产业发展和村容村貌,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等方式,详细了解了我校对口帮扶工作取得的成效。

张光君、赵刚、覃鸿飞分别带队走访慰问了困难党员和老党员代表,与陈玉堂、向安志和唐碧英三位群众亲切交谈,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和家庭子女情况,交流脱贫致富经验,并向他们送上米、油等生活用品,表达了学校的慰问和祝福。

庆“七一”,西南石油大学赴蓬安鹅项颈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座谈会场景

走访结束后,南充校区党委举行了“移动党课”,邀请蓬安县海田乡三青沟村村委会副主任陈建清同志作了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党课结束后,张光君一行并与蓬安县长梁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蒋斌,鹅项颈村“两委”班子、党员代表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张光君对鹅项颈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所取得的脱贫攻坚工作成绩表示肯定,向长梁乡对学校驻村“第一书记”陈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向长期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长梁乡和鹅项颈村的党员干部表示诚挚慰问。他要求陈维同志要与本地的干部群众增进感情,打成一片,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克服困难,切实履行职责,扎扎实实做好各项驻村工作,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让南充校区对口帮扶工作经得起敲打,耐得住考验。

庆“七一”,西南石油大学赴蓬安鹅项颈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看望老同志

张光君表示,恰逢建党97周年之际,校区党委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到鹅项颈村开展“奔康路上·你我同行”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并举行“移动党课”,旨在要求校区党员干部通过走村入户,现场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同时,把对口帮扶工作与“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相结合,坚持察实情、出实招、见实效,积极探索对口帮扶鹅项颈村的新路子新机制。张光君强调,南充校区将按照学校扶贫办要求,一如既往地帮扶支持长梁乡鹅项颈村脱贫奔康工作。校区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2018年对口帮扶蓬安县长梁乡鹅项颈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落地落实对口帮扶工作方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帮助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同时,他希望全村党员同志在当前脱贫奔康攻坚战中,当好奔康政策的宣传员、奔康思想的引导员、奔康计划的指导员、奔康路上的领航员。

赵刚谈到,第一次来到鹅项颈村,村里的青山白云、淳朴的民风让人印象深刻。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本身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希望鹅项颈村老百姓坚定致富奔康的信心,积极推动鹅项颈村脱贫奔康产业发展,增强致富奔康自身“造血”功能。南充校区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帮助鹅项颈村的发展,对村的产业发展进行问诊把脉,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助力鹅项颈村脱贫奔康。

蒋斌、陈维、鹅项颈村党支部书记陈道科等同志先后作了发言。

座谈会结束后,张光君带领与会全体党员同志重温了入党誓词。

学校驻鹅项颈村“第一书记”陈维,校区部分党员干部和蓬安县长梁乡鹅项颈村党员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庆“七一”,西南石油大学赴蓬安鹅项颈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慰问困难党员

备注:陈建清,中共党员,蓬安县海田乡三青沟村文书。现年51岁的陈建清身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却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强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从之前的乡村代课教师到如今的村副主任、村卫生室医护人员,她对接奔康产业园,引导村民发展致富产业,为村民看病,记录软件资料,照顾年迈的婆婆等成为了她每日的必修功课,她将自己的青春与热情奉献给了三青沟村的村民和家人。她的事迹在当地十里八乡传为佳话,备受称赞,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荣登“四川好人榜”。(周煊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