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鹏
简介:董卓(公元?-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生于颍川。东汉末年献帝时军阀、权臣,官至太师,封郿侯。于桓帝末年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利用汉末天下大乱占据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董卓出生年不详)
1.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汉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为羽林郎,后又为中郎将张奂部下作军司马,讨伐汉阳羌人,董卓作战粗猛有谋,力建战功。又先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等战役,颇著威名。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不久令其弟董旻联合吴匡杀掉上司何苗,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军阀兵力。随后董卓废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且不久就弑害了少帝及何太后,专断朝政。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袁绍联合关东各地刺史、太守,爆发董卓讨伐战。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董卓被孙坚击败,退守长安。
2.董卓在朝野内外都广布亲信,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饰及车驾,呼召三台。司徒王允设反间计,挑拨董卓大将吕布杀死董卓,结果成功。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为其亲信吕布所杀。
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掌权立汉少帝(刘辫)为帝,汉灵帝在身前没有立储导致汉灵帝驾崩后皇位继承人出现真空现象,大将军何进属于外戚集团,(汉少帝刘辩是何进妹妹何皇后所生)他通过自己的权势强行立刘辩为帝,导致宦官集团(宦官集团:
十常侍指东汉末期公元25年—220年)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等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长侍)对何进非常不满,因为拥护大功被外戚集团夺去,这也加剧了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在复杂的政治斗争种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四月,灵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曹操合谋诛杀宦官,不慎,事情败露而何太后从中作梗不肯下诏最终不了了之,于是何进、袁绍、曹操私下密意招外兵进京以此逼迫何太后下诏书诛杀十常侍,董卓得知立即动身,同时董卓上书弹劾中常侍张让等人。但是不久后何进又反悔,派谏议大夫种劭劝阻董卓进京。种劭在黾池见到董卓,要求董卓返回河东郡去讨伐流亡匈奴单于于夫罗董卓不从,继续上书辩解,并进入河南尹。迫于董卓进军的压力,何太后终于同意下诏罢免宦官。董卓率军抵达洛阳城外时,种劭出城劳军时再次要求董卓撤军,董卓指使士兵上前威胁种劭,种劭大怒,斥责董卓,董卓自知理亏,便率军西撤至洛阳城二十里外的夕阳亭。
中平六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宦官集团假传诏书宣大将军何进进宫政变爆发何进被诛杀,当何进部曲袁绍、曹操等将领得知何进被诛杀,立刻发兵杀进皇宫诛杀十常侍等人,董卓望见洛阳上空浓烟滚滚,才得知朝廷发生重大变故,于是急忙下令进军,二十八日天未亮,董卓才抵达显阳苑,打听到中常侍张让等人劫持皇帝刘辩上了北芒山,于是又向北芒山赶去。在北邙山下,董卓见到了浩浩荡荡的迎驾队伍,惊魂未定的刘辩见到飞驰而来的董卓军,吓得大哭,众大臣说:“有诏退兵!”迎驾队伍中的崔烈也叫董卓回避。董卓指着崔烈骂道:“我日夜兼程跑了三百里路,你现在说什么回避?信不信我砍下你的脑袋!”接着,董卓又反诘大臣道:“诸位公卿身为国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国家动荡,天子流落在外,你们哪有让我退兵的理由!”随后,董卓进入迎驾队伍,先拜见刘辩,又伸手去从闵贡怀中抱陈留王刘协,刘协不肯,董卓只得与闵贡并马而行,一同入城。董卓又向刘辩询问事变经过,刘辩语无伦次,而刘协却能表述清楚,董卓知道刘协是董太后抚养长大,号“董侯”,董卓又自认为与董太后同族,于是心生欢喜,希望刘协能当上皇帝。原大将军何进和车骑将军何苗的军队也被董卓收编,董卓又引诱吕布杀害执金吾丁原,吞并了张辽等并州人的军队,如此董卓强势入驻洛阳掌控朝政。
董卓邀请袁绍到显阳苑商议废立,袁绍不同意,提出要去请示太傅袁隗。袁绍说:“恐怕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你的意见!”董卓闻言大怒:“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袁绍反讥:“天下健者,岂唯董公?”然后拿着佩刀作揖而去。董卓知道袁绍的声望地位,也拿他没办法。董卓将废立之事汇报给太傅袁隗,袁隗同意。袁绍因此弃官逃亡至冀州勃海郡。八月三十日,董卓在朝会上提出废立之事,并以霍光事为例,自比田延年(谁反对就立刻处死),满朝文武只有尚书卢植站出来抗辩,董卓被顶撞得无言以对,气得罢会。后来董卓还想寻找机会杀害卢植,但被蔡邕、彭伯(或作:彭伯群)劝阻,卢植则弃官逃亡。九月一日,在崇德前殿,尚书丁宫主持废立仪式,太傅袁隗将刘辩扶下皇座,解除玉玺印绶转交给刘协,然后扶刘协正式登基,是为“献帝”。
紧接着董卓让尚书宣读策文,并弹劾何太后害死董太皇太后的罪责,将其罢免,迁入永安宫。九月三日,何太后被毒杀身亡。董卓不允许朝廷为何太后举办丧礼,而是让刘协到洛阳城内奉常亭表示哀悼,公卿大臣们穿白衣上朝三天。(卢值:曾经劝过何进不要招董卓进京,说董卓此人豺狼也、生性狡诈、残忍多疑进京毕生事端,但是何进没有听进去,果不其然被说中了何进引狼入室,最终导致东汉天下大乱名存实亡)
人物点评
董卓一生残暴,满怀私欲和野心。他从陇西发迹到率军进京操纵中央政权,始终考虑和盘算的是如何满足私欲和野心。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誓不罢休玩弄权术,践踏法律、破坏经济、残害人民、他的种种所作所为倒行逆施,造成了东汉末年政权的极度混乱,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不安定因素,最终导致东汉政权日趋衰败、最终倾覆,虽然是由多种复杂因素所致,但是,董卓无疑加速和促进了东汉政权的灭亡。
1.董卓擅自行废立。
2.乱杀无辜,无视律法。
3.荒淫无道
4.绝坟盗墓
5.随意屠杀忠臣良将
(以上五条董卓全部占有,董卓能得天下吗?)
人生如梦131529436
世上总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然而吃相却因人而异。
作为东汉末年最胆大包天的革新者,汉朝历史上最暴虐的执政者,董卓的道路注定坎坷。失败理所当然。
首先,我们先来大体了解董卓这个人本身为什么会那么不得人心。
1.董卓是关西凉州人
翻看东汉历史,你会发现关东士人多,关西很少,关西士人最多的是三辅地区,而代表人物竟然是马融窦武等外戚。换言,关西人上升通道受限。关西名士阎忠曾唆使手握重兵的皇甫嵩发动军事政变把汉灵帝废了掌控朝政,估计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毕竟皇甫世家是关西人。
2.董卓不是主流文化
汉朝主流文化是儒家,而董卓生长凉州,青年便征战沙场,儒学修养较差。再加上亲近胡人,染了一身胡气,在儒生眼中,这种白丁胡子是不配执政的。
3.董卓是纯粹军阀
汉代尊重文化,虽然尚武但是并不黩武,你比如说凉州三明,他们都是名将,可皇甫规是教书先生出身,张奂是研习儒家经典出仕,只有段炯是纯武家出身,然而事实上能力出众战功显赫的段大人的仕途最不顺,最终只能靠攀附宦官才爬到太尉,结果晚节不保,自尽狱中。
4.董卓为人凶狠霸道
董卓这人恃才傲物,野心极大,本就容易招恨。然而他口才又差,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经常有官员跟他说了一大堆道理,结果他回答,闭嘴,再多嘴砍了你。
这个人干脆利落从不废话,而数百年官场规则就是引经据典废话连篇,忽然出现这么一个异类当权,你会舒服吗?而且动不动就以人身安全相要挟,谁不想赶紧让这种危险人物滚蛋?
然后再来看董卓入京后都干了什么事?
1.争夺军权
当时何进死后,军权落到袁绍袁术手中。何进弟弟何苗手上也有兵,结果被董卓弟弟董旻联合其部下将其搞死,兵自然被董卓吞了。然后董卓逼走了袁绍,夺了原本何进的兵。同时受到何进征召入京的丁原不服董卓与董卓在洛阳开战,董卓买通吕布搞死丁原,又收编并州军。这些举动虽然壮大了实力,可是却大义名分,犯了众怒。有兵权的人们一定会人人自危,最终联合起来反抗董卓并不难理解。
2.另立新君
其实名士党人估计早就有心废了汉灵帝,对刘辩和何太后的好感度一定也不高。然而卢植在与董卓争辩过程中,反对另立新君最重要的依据不是以下犯上,而是天子无过而废立。出身太学博士的卢植代表了主流儒家官僚的心声,天子还很小,有斧正和引导的空间,不是大错不宜动摇国本。另一方面卢植可能也识破了董卓另一层深意。
董卓换皇帝的原因不只是刘协早慧,其本身动机可能就不纯。刘辩身后的何太后实在太碍眼,只有换了皇帝他才能搞死何太后。无父无母的小皇帝刘协更好操纵。
这层心机不论是真,还是被人揣度,那么都将给人以指称其为权奸的口实。
3.强行迁都
迁都也是动摇国本的事情,明明在战争中一度取得了胜势,打得关东联军不敢进击,然而他却选择迁都长安。生生把繁华的洛阳变成了一座死城。久居洛阳的都非凡人,这群富家大族损失财富失去根基跟随迁都必然带来很多问题。
到了长安便爆发了经济危机,董卓下令破坏五铢钱,改用小钱,这进一步加重了通货膨胀,民生凋敝。不得人心那是意料之中。
最后,再补充几点加速灭亡的因素。
1.用人不明
董卓的团队清一水关西人,比如,凉州人贾诩,并州人王允,益州人赵谦,三辅人士孙瑞。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奈。而更有意思的是董卓军官团队基本上都是凉州人,由于和关东打仗全都派出了长安,长安城中,政治依靠并州太原出身的王允,军事依靠并州五原出身的吕布!
作死。拱手把脑袋送并州人的节奏。
2.手段残忍
自古以来,国家都是不怕庸主而怕暴君,商纣王,隋炀帝,这些都有大才能高武勋,结果都是亡国。董卓也一样,他手段太残忍,动不动就杀杀杀,甚至变着花杀。灭亡是一定的。
3.年龄太大
董卓以老年之身入京,儿子早逝,只有孙女,基本就是绝后状态。因为时间有限,他能做的事情很少,而且做的事情很绝。
正作用力往往等于反作用力,欲速则不达。你越是狠力,遭到的反扑也就越大。最终董氏一族被屠杀殆尽。连个能复仇的苗都没留下。
综上,董卓这种人是注定失败的。
秋山三国
相信题目是想将董卓与曹操相比较吧,这个问题可以分为兩个重点回答,首先是抱负,其次是能力。
董卓能称霸一方继而进京掌握大局,个人肯定是有一定能力的,只是董卓的能力在当时乱世只能说是有点时来运到,而其本身並没多大抱负,挾了天子后的重点不是放在如何收拾天下大局,拯救百姓于水火,而是对于突然其来的机遇及权力,只是希望尽量转化为个人的享乐,所以董卓势力很容易就土崩瓦解。
而后挾天子以令诸候的曹操,出身並不好,由于是宦官之后,而东汉政治腐败部分原因归咎于宦官弄权,所以对于曹操的背景,尤其对于当代的文化人骨子里所不恥的。曹操虽然出身不好,但要穩妥地飞鹰走狗过一辈子纨绔子弟的生活卻足夠有余。只是曹操选择了自己不同的人生路,由挾天子开始,无论是最初一霜情愿匡扶汉室也好,取而代之也罢,最终目标实质就是统一天下,让大乱的天下拨乱反正,从此开始抵抗北方入侵的外族,不停南征北讨摆平各路诸侯,把天下十三州统一占其九。后世对于曹操的批评是极不公平的,试问当代对国家统一对百姓过上穩定生活所付出实际贡献,有谁能与曹操相比?正如毛主席所评,曹操改革东汉弊政,杜绝浪费,抑压強豪,让大部份百姓生活穩定下来。以上的贡献豈是一句囗号,一个所谓的什么身份就可比擬的?
过路闲人路过
董卓懂权术,但是不懂政治,轻易废立皇帝,结果得罪了最大的实力派袁绍,直接制造了敌对势力----十八路反王,不得不迁都(从洛阳到长安)
迁都直接伤害了士族门阀,门阀士族的土地与财产都在洛阳(何况董卓还放纵士兵在洛阳烧杀抢掠);
当时的社会根本不适合擅自立新君,可惜董卓偏偏这样做了,不仅仅得罪了当时的士族,更使自己处于众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