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爲何被稱爲「好人皇帝」?三個證據可以證明,讓人不得不服

這個皇帝的一生比較有意思,出生4個月後就當上了太子,9歲的時候繼承皇位,20歲的時候御駕親征攻打瓦剌結果被對方俘獲,而留在皇宮監國的弟弟趁機當上了皇帝,把他封為了太上皇,他就是“好人皇帝”明英宗朱祁鎮。

此人為何被稱為“好人皇帝”?三個證據可以證明,讓人不得不服

本來瓦剌是想用這個皇帝換取好處的,誰知他搖身一變就成了不值錢的太上皇,囚禁在這裡已經一年了瓦剌也沒有得到絲毫好處,於是便將他放了回去。回去的日子就更加尷尬了,弟弟朱祁鈺已經成為了皇帝,他這個太上皇該怎麼自處呢?

當了一年皇帝的朱祁鈺已經開始貪念皇權,他不願意把皇位還給朱祁鎮,為了防止意外,他還將朱祁鎮鎖在南宮,一鎖就是七年。七年裡,不僅將南宮大門加上了鎖,還將宮門外的樹木都砍光了,這樣朱祁鎮就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繫。

此人為何被稱為“好人皇帝”?三個證據可以證明,讓人不得不服

直到景泰八年,朱祁鈺臥病不起,支持朱祁鎮的朝臣開始密謀擁立太上皇登基。同年正月十七日,朱祁鎮又重新成為了大明的皇帝。為什麼說朱祁鎮是“好人皇帝”呢?因為他復位後做了三件事,讓人不得不服。

第一、善待朱祁鈺

堂堂一位皇帝,被弟弟奪去了皇位,還將自己軟禁了七年,朱祁鎮出來後並沒有報復朱祁鈺,看到朱祁鈺病情好轉,他還歡天喜地將這個消息告訴朝臣。朱祁鈺死後,朱祁鎮命人以親王之禮葬入西山,也沒有報復朱祁鈺的家人。

此人為何被稱為“好人皇帝”?三個證據可以證明,讓人不得不服

第二、釋放朱文圭

朱棣發動靖康之難奪取了侄兒的皇位,從此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蹤,他兩歲的兒子朱文圭從此就被朱棣軟禁在廣安宮。這天,英宗突然對大學士李賢說:“朱文圭被幽禁幾十年了,看著實在不忍心”,李賢附和著,英宗便有了釋放朱文圭的想法。

英宗將這個想法告訴了孫太后,孫太后也很贊同,但是朝中大臣卻反對,他們害怕朱文圭出來後會奪走皇位,英宗淡定的說,如果他有當皇帝的命那我也認了,於是便釋放了朱文圭等18人,還命人為他建造宮殿。

事實證明朝臣的擔心是多餘的,被關了幾十年的朱文圭對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如今重獲自由已經57歲了,連牛和馬都分辨不清,怎麼會有能力爭奪皇位呢?

此人為何被稱為“好人皇帝”?三個證據可以證明,讓人不得不服

第三、廢除殉葬制度

英宗臨終前說了一番話,從此之後殘忍的殉葬制度得到了廢除。他說殉葬不是古禮,仁者實在不忍,而且他死之後不要嬪妃殉葬。

雖然英宗在位期間政績不怎麼樣,而且明朝也開始衰敗,但是他做的這三件事不得不讓人稱他為好人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