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開源卻高於開源,浪潮如何成爲OpenStack領跑者?

“今天是全球開源盛會2018 OpenInfra Days China開幕日,浪潮作為OpenStack基金會黃金會員帶來了現場演講,並展示了浪潮在OpenStack領域的產品及實踐。以浪潮為代表的中國開源雲力量在成長中逐漸走向領導者地位,這不僅將重構IT基礎架構的格局,也將重塑開放計算的未來。”

基於開源卻高於開源,浪潮如何成為OpenStack領跑者?

據2017年《雲計算技術在我國的行業應用研究》報告指出,迄今為止,私有云已經佔據了超60%的國內雲計算市場,開源私有云的應用場景呈現出井噴式的增長,其中OpenStack以61.2%的應用比重獨佔鰲頭,成為了最炙手可熱開源私有云解決方案。

伴隨OpenStack私有云應用的成熟落地,是中國IT企業在全球OpenStack席位和地位的大幅提升。中國企業從原來的索取方變成開源世界的領導者,華為、浪潮、新華三、EasyStack等企業都在開源領域發光發熱。

這其中,上升最快、最令業界矚目的中國IT企業,當屬浪潮。今年3月,浪潮已取得“2017-2018中國OpenStack市場年度佔有率第一”成績(數據來源CCID),該成績的獲得意味著浪潮雲計算業務在蓬勃發展的中國OpenStack市場已取得領導性地位。

有人說,浪潮不算OpenStack領域的早來者。為什麼浪潮能夠從OpenStack嚐鮮者,一路披荊斬棘成為OpenStack最佳實踐者,再到OpenStack市場領跑者,這中間到底有哪些關鍵因素在發揮作用?

從擁抱到超越

浪潮雲的OpenStack之路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浪潮雲的發展歷程,有幾個關鍵的時間點:

2010年,浪潮率先提出行業雲概念,並於2011年發佈雲海OS產品。浪潮極為前瞻性地推出了雲計算的產品,但那時的雲海OS 1.0版本還只是基於虛擬化並具備管理功能的一套平臺系統。與此同時,OpenStack剛剛誕生,兩者雖然同時出現,卻並無交集。

2014年,浪潮正式宣佈加入OpenStack基金會。作為國內領先的雲計算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將致力於推動雲計算和OpenStack在中國的應用落地。

2015年,浪潮快速轉型,宣佈全面擁抱開源,投入社區貢獻,推出了基於OpenStack架構的雲操作系統雲海OS 4.0版本,並啟動了面向雲計算生態的雲圖計劃。對於浪潮雲數據中心來說,這絕對是有轉折意義的一年,其業務取得了井噴式的發展,浪潮服務器在全球市場保持TOP5的位置,年度出貨量同比增長53%。

2016年,浪潮獲得OpenStack基金會金牌會員身份。在開源時代獲得全球開源社區的認可,從外界看來無異於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同年,浪潮推出的雲海OS 4.5版本開始深度融合OpenStack,在軟件定義計算、軟件定義存儲、雲環境安全審計、自動化運維、混合雲及容器支持等方面進一步增強,成為浪潮推動融合架構方案落地、打造開放創新雲生態的關鍵一步。

2017年,浪潮發佈以OpenStack為核心的雲海OS 5.0版本,對OpenStack的商業落地進行技術創新。不同於過去把軟件定義計算、軟件定義存儲、軟件定義網絡和上面的管理層分成兩個產品,雲海OS 5.0把軟件定義層和軟件定義安全通過OpenStack整合為InCloud OpenStack。至此,浪潮具備了基於OpenStack構建IaaS級全雲的能力。

如今,浪潮雲海OS已成功應用於政府、能源、電信、環保、教育、企業等,累計擁有4000+行業用戶。以“平臺+生態”推進雲計算落地,浪潮也成為OpenStack的最佳實踐者。

基於開源卻高於開源,浪潮如何成為OpenStack領跑者?

縱觀浪潮雲計算的發展歷程,雖說前期沒有在OpenStack領域先發制人,隨後卻能順勢而為,快速轉型,成功在OpenStack領域後發先至。其原因不僅僅是浪潮作為綜合型IT企業的資源和渠道優勢,更在於與其堅定不移的雲計算戰略和眼光,以及強有力的執行能力。

2018年,浪潮全雲策略的進一步升級,發佈雲海OS 5.5版本。這一次,浪潮雲不再只是基於OpenStack,而是全面超越OpenStack,更要以創新性的商業應用回饋OpenStack。

浪潮雲再升級

“融合”成為關鍵詞

大家可能會好奇,雲海OS 5.5有什麼特別之處,為什麼說這一次浪潮雲平臺將全面超越OpenStack?

讓我們來看一下雲海OS 5.5全新的產品系列:具備大規模管理能力的InCloud OpenStack、基於KVM的企業級虛擬化軟件InCloud Sphere、與InCloud OpenStack深度融合的容器雲產品InCloud K8S。三大產品的升級亮點,具體來說:

基於開源卻高於開源,浪潮如何成為OpenStack領跑者?

InCloud OpenStack:基於OpenStack架構實現了虛擬機、裸機、容器三種計算資源的同平臺統一管理和對外提供服務。在大規模集群管理上,單集群管理能力達到1000+節點,其“兩地三中心”方案已應用在中國某非運營商客戶上,總規模超過1400節點、單Region超過1000節點,是亞太地區單一集成規模最大的雲平臺,這在國內幾乎沒有其他IT服務商可以做到。

同時,為了滿足大規模數據中心交付能力,從多個維度對原生OpenStack產品進行了優化,保證了出色的穩定性,在客戶端部署試用累計4000+小時零故障運行。

InCloud Sphere 5.5:通過各種測試,提供更加穩定可靠的企業級虛擬化軟件。在兼容性上,除了支持CPU的虛擬化,還支持GPU和FPGA的虛擬化,實現了雲計算與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的融合。在易用性上,採用圖形化部署的方式,可快速完成虛擬機部署。

InCloud K8S 5.5:與InCloud OpenStack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兼容性測試及定製優化,真正實現容器與虛擬機的深度融合。內置AI模塊,實現與機器學習的融合,指導更符合業務場景的最優調度策略。同時,多層次的容器雲安全策略,內置安全增強及可信容器模塊,實現了容器的可信保障。

總體來說,浪潮發佈的雲海OS 5.5,是通過向下兼容浪潮自有的IaaS產品,整合物理服務器、存儲等資源,向上為浪潮PaaS提供內核平臺的支撐,為大數據、AI等提供高效、穩定的運行環境,為行業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最優融合解決方案。

在這一次的產品升級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關鍵詞呼之欲出:融合

從產品功能上看,有三大融合:計算層面,融合了容器、裸機和虛擬化,在統一的產品裡統一管理。存儲層面,融合了對象存儲、塊存儲和分佈式存儲,涵蓋了目前存儲主要的形態。網絡層面,以1+N的策略,融合了思科、華為等多家SDN。

從發展趨勢上看,同樣有三大融合:雲和大數據融合,雲平臺對大數據形成統一的支撐平臺,所有的大數據應用都可以跑在雲平臺的虛擬機或者容器裡。雲和AI融合,雲平臺對機器學習的硬件和算法框架進行支持。雲和安全融合,以可信計算提供雲安全解決方案。

“融合”為何會成為雲海OS 5.5的演進方向?這與浪潮如何看待雲計算的發展趨勢密不可分。浪潮系統軟件總監張東認為,在應用需求的推動下,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都對計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雲計算成為一個硬件基礎設施的趨勢在這些年越來越明顯。雲物融合、雲數融合、雲智融合與雲網融合會成為雲計算最重要的四類應用場景,因此“融合”也將成為雲計算未來必備的核心能力。

基於開源卻高於開源,浪潮如何成為OpenStack領跑者?

浪潮系統軟件總監張東

這一發展方向與浪潮秉承的“智慧計算”戰略一脈相承。浪潮所有的硬件和軟件設備,都是為了應對智慧時代而發展。從浪潮雲平臺來說,對大數據、AI、物聯網等不同技術的融合,都是為了在不同場景下輸出更強大的計算力,對智慧計算進行支撐。

毫無疑問,曾經基於OpenStack的浪潮雲平臺,如今已經創造性構建了超越OpenStack的全雲解決方案,其大規模的商業化實踐更是驗證了浪潮雲平臺的成功。

智慧計算時代

浪潮雲的雙輪驅動策略

回到最初的問題,浪潮為何能夠成為OpenStack市場領跑者,其關鍵點在於貫穿始終的雲計算業務策略,浪潮稱之為“全雲體系”+“雲圖生態”的雙輪驅動。

從雲海OS的第一個版本,到今天已經有八年。在這八年的反覆錘鍊和完善升級中,我們看到浪潮如何一步步具備了領先的IaaS級全雲能力,從最底層的基礎設施,到往上的虛擬化平臺、雲操作系統平臺、雲管理平臺和業務創新平臺,構成了浪潮全雲的產品棧,可以同時滿足小型數據中心和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需求。

在這裡,我們再來談談更具浪潮特色的“雲圖生態”。推進雲計算落地,光有技術和產品遠遠不夠,雲平臺是否能夠兼容更多企業,雲應用是否能夠更優化地支持更多業務,雲方案是否能夠在行業市場落地,是雲平臺致勝的關鍵。

因此,浪潮從2015年就提出了雲圖計劃,從技術的研究與研發、方案的驗證與優化、服務的的便捷與快速三個維度入手,通過平等、開放的“合夥人”框架,全力構建融合、開放、安全、共贏的雲生態版圖。

一直以來,中國的雲計算市場從來不缺少聯盟或是生態圈,但多數雷聲大雨點小,而浪潮雲平臺在客戶的應用場景裡發揮的價值,已經證明了雲圖計劃是一個有持續生命力的生態。

首先,依託浪潮方案創新平臺InCloud Lab優化雲圖生態,向領先的軟件、硬件、SaaS服務商,通過開放API接口、產品互兼容聯合認證開發,在技術創新、方案孵化、場景優化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在金融、政府、公安、交通、製造、企業、教育、醫療等10+行業進行深入的開發、測試、驗證,推出經過嚴格驗證的行業雲整合方案,從而保證方案的落地性和可實施性。

其次,對於大中型的、應用場景比較複雜的客戶,浪潮會聯合行業SI、ISV、安全廠商等方案合夥人,圍繞客戶業務場景做聯合定製開發,交付行業整體解決方案。在一些特別關鍵的行業,浪潮會和客戶共享源碼。

最後,面向中小規模的簡單的應用場景,其策略是繼續深化技術服務商,依託浪潮各地的分支機構、SI及區域合作伙伴,聯合為用戶提供雲計算本地化可持續的服務。浪潮認為,低成本的、有價值的、便捷高效的服務,是國內用戶所關注的。

浪潮雲計算產品部總經理蔣永昌表示,雲圖計劃核心是提升技術服務商的能力。“浪潮信息是以渠道為主的公司,渠道的基因是天生在我們血液裡面的。在雲計算產品線和方案線的建設裡,我們會透過技術服務商拓展渠道,直接給用戶提供服務。我們訴求是,每個省裡有一家技術服務商,能夠為用戶提供基於浪潮雲計算的價值服務,為浪潮的合作伙伴提供商務、方案、服務、售後等全方位的支持。”

基於開源卻高於開源,浪潮如何成為OpenStack領跑者?

浪潮雲計算產品部總經理蔣永昌

今年雲圖計劃的目標是,認證300名以上的渠道技術服務商,500名以上渠道銷售工程師,讓客戶近距離的體驗浪潮雲計算的產品、方案和專業化的技術支撐,快速將生態能力落下去。

從基於OpenStack到超越OpenStack的浪潮雲,無疑印證了一個以開源生態為基礎的新時代正在來臨,也見證了浪潮雲從追隨到領先的強大勢能。下一步,如何從領先到引領,將成為浪潮雲的新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