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优异营商环境引得“凤满林”

成都高新区:优异营商环境引得“凤满林”

今天,中国纪检监察报“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关注报道了成都高新区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纪检监察机关围绕中心、护航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

成都高新区:优异营商环境引得“凤满林”

四川成都高新区——

优异营商环境引得“凤满林”

“你看你看,这台机器成像多清晰。”在一场国内顶尖的医用仪器设备展会上,挂在墙上的几张病人脑部病变成像底片吸引了许多医师的目光。医师们环顾展位,寻找厂商的名字。“以前没听说过有国产的磁共振仪器啊?你们是个新厂商吧?你们来自成都高新区?!”

如今,已经成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的邹学明仍对那场展会记忆犹新。“当时在国内选址成立公司时,成都高新区力邀我们前往。”邹学明说,“成都在激励政策、营商环境等方面都很有竞争力,也具备高效的工作机制。”在邹学明的带领下,企业在这里深耕超导磁体和超导磁共振整机关键技术领域,一举打破了国际医疗巨头在中国30多年的技术、工艺和市场垄断。

邹学明的故事是时代浪潮下“凤还巢”的典型。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高新区的发展历程正是一批批海外留学人员加速回流的迁徙图景。凭着优异的营商环境,这里成为新时代的创新创造前沿。

成都高新区:优异营商环境引得“凤满林”

这片土地燃烧着创业激情

2017年,中国首条柔性AMOLED生产线在成都高新区实现量产,一举打破国外垄断;“高新智造”的某型芯片填补了国产高端通用CPU领域空白;中国首个治疗二型糖尿病的原创化学新药在成都高新区天府国际生物城试生产……

今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已经成为成都高新区亮丽的名片,也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断深化改革、释放活力、创新发展、砥砺前行的一个缩影。

“当初回国到这里创业的路走对了。这里既有悠闲的生活,也有创业的朝气。”回忆起在成都高新区的创业路,悉尼大学植物病理学博士、成都高新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创始人黄永感慨道,“我是搞研究的,并不善于捕捉太多的市场商机。但从选址到项目扶持,成都高新区都给予大力支持,让我感到在这片土地上燃烧着和我一样的创业热情。”

在从硅谷回国创业的工程师吴闻看来,成都高新区的飞速发展,更得益于近年来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他说:“成都高新区不是一味地去迎合投资者,对我们提出的投资建议客观、真诚和负责地考虑。他们也极富效率,从办理企业工商登记到申请进驻孵化器,以及我和团队入住人才公寓,一共才用了5天时间。”

企业家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最敏锐,也最深刻。正是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成都高新区聚集了发展所必需的资金、资源、市场和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成都高新区:优异营商环境引得“凤满林”

释放政策红利吸引投资

近年来,成都市坚持把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成都高新区一直担当“试验田”和“排头兵”的角色。

“这也是我最后选定这里的原因。”吴闻说,“最好的营商环境就是把政策和红利都摆在桌面上,让企业家能够作出正确判断,产生合理预期。”

围绕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趋势,成都高新区梳理整合现有产业政策,制定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支持体系,最大化释放政策红利,引导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新经济领域市场主体加速聚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新区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创新的孵化器,要择优引入企业和项目。作为海归人才,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创始人王暾对此感触良多。王暾团队获得了来自成都高新区的项目启动资金和后续系列人才扶持资金。当地相关部门还帮着他积极推广相关地震预警技术成果在辖区人口密集地区示范应用。

“没有这里的创新创业环境,我们的地震预警成果是不能形成的。”王暾回忆,在研发的最初阶段,公司账户曾只剩下1.4元。幸运的是,高新区20万元扶持资金及时到账。如今,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网,使中国成为继日本、墨西哥之后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

除了政策本身,今年以来,成都市全面推行企业办事“仅跑一次”工作制度。在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可以办理涉及经济运行、税务、基层治理、社会事业等687项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其中,“审批不见面”事项50项,总量占到群众性服务事项的87.1%。

坚持以需求、效果为导向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极大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2017年,成都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5.8亿元,占整个四川省的4.5%,在成都市的占比更高达12%。

成都高新区:优异营商环境引得“凤满林”

改善营商环境关键在人

再好的政策也需要由人去落实,改善营商环境,关键在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成都高新区强力正风反腐,推动了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

2016年,成都高新区进一步织密监督网,出台《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约谈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工作机制。

以“同级通报”为例,成都高新区纪工委每季度对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并按照区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分管情况,通报领导班子成员分管领域内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作风建设开展情况等。截至目前,已发出《情况通报》31份,通报问题224个,提出整改建议72条。

“越是任务重越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越是发展快越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越是改革深越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现在,落实责任,全面从严治党,在成都高新区各级党组织已经成为自觉和共识。

“在高新区,每一位干部都应该做到‘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刘贵恒说。

“上个月,成都高新区科技与新经济局的2位同志来我公司调研,到了中午12点多,硬是不在我这儿吃顿工作餐,而是出去吃了饭后下午1点钟又赶过来。”吴闻说,这些干部在工作中既要处理好为企业、为老百姓服务的事,又严格要求自己,令人印象深刻。

政府有温度,干部有纪律,社会有活力,企业有干劲。正是有了成都高新区不遗余力的政策支持和环境营造,在613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才产生了“引进一个人才、吸引一批团队、创办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的“裂变效应”。

“我们将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成都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王川红说,“通过深学力行、精准对表、全面落实,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提供坚强保证。”

成都高新区:优异营商环境引得“凤满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