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生物疫苗造假事件爆發,當家人是否早就做好了逃跑準備?

長生生物疫苗造假事件爆發,當家人是否早就做好了逃跑準備?

行業動態觀察

25萬多支“造假”疫苗打進了山東孩子們的身體,造假者心腸之歹毒令人髮指,已到了人神共憤,天地不容的地步!

而造假者正是國內大名鼎鼎的狂犬疫苗第二大企業,上市公司長生生物(代碼002680)。

想必大家都知道,疫苗是一個非常賺錢的生意,而在所有疫苗上市公司中,長生生物以91.59%的毛利率佔據首位,比貴州茅臺的毛利還要高,堪稱暴利。

所以自2015年借殼黃海機械上市以來,長生生物業績連年增長。2015年到2017年的盈利分別是:2.93億元,4.25億元,5.66億元。2018年第一季度盈利更達1.57億元,如果不是造假被發現,今年盈利肯定超過6億元。

也就是說,長生生物不缺錢,現金流非常充足。

也許太有錢的緣故吧,截至2017年12月底,長生生物未到期委託理財餘額為20.51億元,其中9.64億元為募集資金,10.87億元為自有資金。

2018年至今,長生生物共發佈了5條購買理財產品的公告。5月8日,長生生物發佈公告稱,董事會同意公司及子公司擬使用不超過25億元自有資金,以及不超過12億元的閒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進行投資。

總額達37億元,簡直是大手筆,可以說長生生物不但不缺錢而且富得流油。

可讓人奇怪的是,公司這麼有錢,而公司大股東卻還在進行超比例股權質押。

據統計,生物醫藥行業的平均股權質押率為17.22%,而長生生物的股權質押率達28.27%。股權質押比例超過行業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長生生物的大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一邊在不斷投入鉅額資金進行理財,一邊在對自己的股權進行質押套現。難道是股權質押所支付的利息遠遠比理財產品所獲得的利息低?這可能嗎?

如果不是管理部門有規定,真不知道還會套現多少?

另一個讓人覺得奇怪的是,64歲的董事長高俊芳不但是公司的董事長,還身兼總經理,財務總監的多個職位。這就意味著,整個公司不論是生產經營,還是資金調配都是高俊芳一個人說了算,即便是在財務上做了什麼手腳,別人也難以發現。

還有就是,長生生物公司有問題早在2016年就有所察覺,而25萬支造假疫苗是在2017年11月被主管部門發現,2018年7月11日又有內部員工實名舉報之後才徹底爆發的。

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裡,長生生物的當家人就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輾轉騰挪。而2018以來的37億鉅額理財就是在這期間集中發生的。僅僅是巧合嗎?

還有就是作為長生生物的大股東當家人,公司幹什麼,有沒有造假,什麼時候開始造假,她心裡應該比誰最清楚。也更清楚造假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和所面臨的懲罰。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一邊進行大額度理財,一邊進性超比例股權質押套現。目的也許只有一個,那就是轉移資產,以便造假事件爆發時,可以隨時捲包逃跑!

也就是說,長生生物的當家人也許早就做好了逃跑的準備,準備隨時溜之大吉。

希望有關部門提高警惕,千萬不能讓犯罪分子逍遙法外,讓孩子白白受到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