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艋舺:這裡仍保留80年代模樣 60歲女性打扮妖艷幹這份工作


在臺北時,我抽出了一下午的時間專門去艋舺走了走。步入這個街區時,眼前所呈現的多是老舊破敗的樓屋、大量在路邊休息社交的老人,很像影視劇中上世紀80年代的樣子。走在街角,你彷彿身處在了那個時代,但暮色重重的一幅幅畫面讓人唏噓。

艋舺為臺北市發源地,也是當時臺灣原住民商聚之地。清雍正時期,泉州漢人來到這裡搭建茅草屋,販賣番薯,而漸成小村落,人稱“番薯市”,當時原住民則多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農、獵產品等物與泉州人交易,原住民稱“獨木舟”為Vanka”或“Banka”,故附近漢人以閩南語譯音,稱此地為“艋舺”。

清咸豐時期,為了商業利益,泉州三邑人族群以艋舺龍山寺為基地,發動“頂下郊拼”攻擊,當時三邑人為了越過沼澤,設局燒燬了泉州安溪人信仰中心祖師廟,並利用夜間突襲泉州同安移民。此舉迫使奉祀霞海城隍的同安移民遷居到大稻埕。艋舺因港商之利,曾經盛極一時,於清代,與臺南府城、彰化鹿港並列為三大重要都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公元1860以後,艋舺港口因河沙淤積,逐漸被同安人群聚的大稻埕取代。所以有人說艋舺的輝煌是一百多年前,而它也失意了一百多年。龍山寺對面的艋舺公園,數不清的老人們聚集在這裡,很多是無家可歸的老人。

我是白天時間來到這裡的,老人們看似百無聊賴的看報、打牌,有的就是那樣一下午躺在座椅上看著過往的行人。在當地福利機構的管理幫助下,他們也過著非常規律的生活,每天早上七八點就要起床,晚上九點半後能從領到標有編號的大塑膠袋中拿出睡袋就寢。

也有很多附近的街友在這裡社交聊天。福利機構會提供洗熱水澡的機會,也有不少清掃、舉牌、發傳單的臨時或固定工作,讓他們維持一定收入來源和公園的整潔。

臺北的節奏是很慢的,而這裡彷彿很多畫面以更慢的速度在播放。

老人們中鮮有歡笑,很多老人穿著比較得體。

附近的巷子裡有很多打扮妖豔的60歲以上的女性,我第一次見到她們,還是以為當地老太太愛時尚穿著前衛。後來看到她們招呼迎來的陌生男性,才知道她們從事的行業。她們很多是穿一些暴露的衣服、短裙,厚厚的白色粉底覆蓋在滿是皺紋的臉上,口紅塗抹得紅豔,而脖子及四肢肌肉的鬆弛暴露了她們的高齡,看起來不是那麼舒服,也讓人特別特別難過。

一位老人坐在包店前,他身後是兩名年輕的女性。相比之前單獨站在巷子裡的高齡女性,這裡有很多店,店裡很多年輕的女性。無包廂開放式的叫“阿公店”,有包廂不開放的是“飲酒店”,店家拜的神明是俗稱豬八戒的天蓬元帥,往往要營業就得先疏通黑白兩道的關係。據說,在艋舺工作的小姐至少有兩、三千位以上。


提到這些族群,當地人和我說,只要不偷不搶不害人,跟那些黑心商人相比,她們人格還是高尚的。一名老人聽不懂普通話,但能夠說流利的英語。她很熱情地給我表演了一段自創的扇子舞。

這些店鋪及牌匾幾十年沒有變化。

一名老人遛狗走過街區。1元人民幣差不多是4.5元新臺幣,臺灣日常消費並不是很高,在這裡不到10元人民幣可以吃一頓飽飯。

等待綠燈的貨車司機。

賣滷味的老人。

破舊的樓房。

龍山寺旁的女僧人。

龍山寺的香菸繚繞、誦經聲不絕於耳。

祭拜祈福的青年人。

龍山寺內有包括佛、道、儒三教重要神祇。

一位老人端坐著望向艋舺的方向。自從商船不再經過艋舺,這裡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沉澱與失意,街區容貌雖停滯但不曾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