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镖局的镖师,他独创了无极刀,为抗战出了大力


前面介绍过,清末有十大镖局,这些镖局都有顶尖的高手充当镖师。今天介绍的是十大镖局之一会友镖局的镖师李尧臣老先生。在介绍他之前,先说说他的会友镖局。

会友镖局创始人是宋彦超,生平绝技乃是三皇炮捶门。他曾在清廷的神机营效力,是当时顶尖的武林高手,后来看到清政府腐败,自感报国无望,遂辞职弃官从商,创立了会友镖局。清朝重臣李鸿章的宅院就是由会友镖局派人保护的,可见其实力雄厚。同时宋彦超还是董海川的好友,彼此来往密切。镖局培养了几代武林高手,让其武术绝技得以传承,直到1921年前镖局仍然存在。

李尧臣,(1876~1973年),河北冀县人。幼年曾拜师学太极拳,14岁到北京谋生,4年后进入会友镖局。当时北京有八大镖局,以会友历史最久,声誉最著名。入镖局后即拜三皇炮锤外,又学十八般兵器,及水上、车上、马上功夫,同时还练蹿房越脊、飞檐走壁和飞镖暗器等功。

他在镖局呆了27年,直到镖局解散。镖局解散后,他在北京天桥水沁亭开设“武术茶社”,继续倡导武术。在以武会友的过程中,他遇到一名高手,从那里学到“绵掌”,从而武功又上了一个台阶。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的野心越发膨胀,后来热河失陷。在紧要关头,国民党政府调二十九军开赴长城喜峰口、罗文峪和马兰峪一线,抵御日军的进攻。这二十九军是冯玉祥的旧部,作战勇敢,但装备很差。为了增强作战能力,上层领导别出心裁,要让冷兵器发挥最好的作用,于是这大刀成了重要的武器 。二十九军的大刀曾让日本鬼子头疼不已,而这大刀队就是由李尧臣老先生精心训练出来的。

当时的副军长佟麟阁深知李老先生的功力深厚,于是聘请他到军队传授大刀功法。李老先生一腔爱国热情,欣然应允。1931年,在佟将军的盛情邀请之下,李尧臣卷起包裹离开京城,跟着佟将军跑到山西阳泉练兵。

李尧臣1931年一上任,就结合二十九军将士所使用的大刀本身特点,结合中国传统的六合刀法,创编了一套二十九军独有的“无极刀”刀法。这种刀法强化了一种理念:刀本是刀,可劈;刀亦为剑,可刺。

李尧臣认为应该在二十九军中抽调骨干,专门组成大刀队,由其直接传授“无极刀”刀法,再由他们传给全军官兵。这种想法得到了佟瞵阁的极大肯定,最终实施。数月后,大刀队就开始将练熟的“无极刀”刀法传给全体官兵。

二十九军使用的“无极刀”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的长短与宝剑相仿,长约一米;刀面不像传统的砍刀那么宽,而是比剑柄略宽;传统的刀是一面开刃,无极刀刀头却是两面开刃,接近刀把的地方才是一面开刃;为了方便士兵使用时容易用力,无极刀的刀把长8寸至一尺,可以两只手同时握刀,砍向对方。

“无极刀”刀法在于:出刀时,刀身下垂,刀口朝自己,一刀撩起来,刀背磕开步枪,同时刀锋向前画弧,正好砍对手脖子。因为劈、砍是一个动作,对手来不及回防就中招了。

二十九军大刀队让日军头痛不已,为此,他们见招拆招,给每个士兵装备一个铁围脖。就在丰台一役中,中国军队惊奇地发现,所有的日军全部戴上了铁围脖。不过,厚重的铁围脖大大削弱了鬼子的战斗灵活性,伤亡更加惨重。

在喜峰口战役中,二十九军大刀队多次冲锋陷阵,夜袭敌营,砍杀数百名日本鬼子,李尧臣和他的“无极刀”刀法随即名震四方。

日寇侵占北京以后,由于暗探告密,日伪警备司令部把他抓了起来。一个叫武田西的日本军官,会八卦和柔道,提出要和李尧臣比武。如果李尧臣赢了,就可以释放;如果输了,就要给武田西磕头拜师。比赛选在三月三这天在蟠桃宫庙会上进行。日本宪兵荷枪实弹维持秩序。先比拳,武田西哪里是对手,两次被李尧臣打倒在地上。武田西恼了,走到两个宪兵旁边,抽出两把战刀,扔给李尧臣一把,口里喊着:“器械的比!”,举刀就朝李尧臣头上、身上雨点般劈来。李尧臣拨挡挡架,闪展腾挪,来往不到一分钟,抓住间隙,猛飞一脚,正踢在武田手腕关节上。刀踢飞了,人蹲在地上吡牙咧嘴,疼痛难忍。这样只好把李尧臣放了。

还有一次,日本人在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四处摆擂和中国人比武,愿意参加的随便报名,凭抽签顺序和日本人较量。抽签结果,李尧臣在南京和日本人较量。一上台,日本人看他是个老头儿,就说:“你还行吗?”李尧臣说:“来吧,小子,我先让你三拳!”等日本人三拳打过,李尧臣把对方拳路也摸清了。他大喝一声:“你下去吧!”猛起一拳,对方便一个倒栽葱跌下台去了。

原本是镖局的镖师,他独创了无极刀,为抗战出了大力

李尧臣一生做过很多好事,帮助过很多人。国民党统治北平时期,地下共产党员杨世义(化名杨春)被捕,李尧臣得知后,不顾自己的身家性命,主动出头联合29军有地位的老友为杨世义担保,获释后亲自接他出狱。李尧臣为普及武术教过的人成千上万。他的弟子很多,不少人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比较晚的弟子李宗儒曾获得全国武术观摩大会金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