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武林風雲人物(一)董海川

近日寫了幾篇關於近代(清末到民國)武林名人的故事,引起很大反響,許多讀者紛紛表示要求繼續寫一些這類的文章。昨天去市圖書館查找跟這方面有關的書籍,但是不盡人意。這並不影響我的信心,我會以其他途徑蒐集資料,寫出更多作品,滿足大家需要。另外,讀者朋友如果有相關的人物資料,敬請不吝賜教。

從哪裡開始呢?先說說董海川吧!

近代武林風雲人物(一)董海川

其實前面文章寫過關於董海川的故事,有些朋友提出疑問,說:不是童林童海川嗎?怎麼成了董海川呢?這裡解釋一下,童林童海川,那是來自單田芳的評書中的人物。我個人認為,他的原型人物應該就是董海川。但是也不能完全按圖索驥,畢竟評書或小說都是藝術化、虛構化的文體。

這裡按照搜狗百科的註解比較一下:

童海川:祖籍為京南霸州童家村,生於康熙年間,人稱“鎮八方紫面崑崙俠”。童林因鬥紙牌誤傷老父,後在江西臥虎山巧遇“四小名劍”中的尚道明與何道源,學得一身武功。協助朝廷欽差年羹堯平劍山蓬萊島、滅萬龍藏峰島,粉碎了英王富昌及十四皇子允禵的反叛陰謀。多次救胤禛於危難之中,為其登基成為雍正皇帝立下汗馬功勞。

康熙年間是哪年?康熙帝(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就是說童海川在這段時間出生的。祖籍是京南霸州,而霸州正是屬於廊坊。

董海川:(1797年—1882年),八卦掌創始人。原名董明魁,生於清代嘉慶年間,清朝河北省文安縣朱家務村人。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長手大,膂力過人,擅長技擊。年輕時求功名未成,立志博學眾家之長。以武訪友,歷險搜奇。相傳在安徽九華山得遇“雲盤老祖”傳授其技,創立了八卦掌,一般被認為是八卦掌拳術的創始人和主要傳播者。

從年代上看,董海川生於清朝嘉慶年間,二人相差百十年。祖籍是河北文安縣,文安縣是哪呢?文安縣隸屬於河北省廊坊市,於西漢初年置縣,地處京、津之間,環京津環渤海腹地,被京津保三大城市環抱其間,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是華北人均土地資源最多的地區。

兩者比較可以看出點相似的地方。但是必須分清歷史人物和小說人物的差別。

嘉慶皇帝(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後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在位二十五年。

也就是說董海川出生的年代正好在嘉慶當政期間,一生跨越了幾個皇帝:嘉慶、道光、咸豐、光緒(1871-1908)。

不過,關於董海川的出生年月不是太準確,還有待考察。

董海川家族情況簡述:

在明朝初年,大移民之前,董海川的祖先住在山西洪洞縣。跟我們大家一樣,都是從那邊遷移來的。當初大移民,董家遷到河北藁城(現屬石家莊管轄),在那裡繁衍了幾代人,分了幾個分支。其中一支遷至河北雄縣開口村。到了董繼德這一輩,董氏家族再度遷居文安縣富管營村,後因屢遭水災,移居朱家務,從此安定下來,繁衍生息。這董繼德就是董海川的祖父,下代生了兩個兒子:董守興、董守業。這董守業就是董海川的父親。董海川這代共兄弟三人:老大德魁;老二明魁,也就是董海川;老小武魁。

董海川本名叫董明魁,海川是後來改的名字。

董海川有個堂兄叫董憲,這董憲喜歡武術,每天總是要練一段時間。董海川跟堂兄關係很好,從小就跟著他一起玩。在堂兄的薰陶之下,董海川也喜歡上了武術。後來漸漸地有了些功底,哥倆就經常出去以武會友,跟一些練武的切磋。這董海川不僅練武,而且還喜歡習文,一度在當地小有名氣。

董海川總是嫉惡如仇,好打不平,也經常四處雲遊。為了不給家人帶來麻煩,乾脆改了名字,從那以後就叫董海川了。據說董海川年輕的時候誤傷性命,於是離家出走,奔赴他鄉。這一走,走出了一代武術宗師!

他在以後的日子裡有怎樣的精彩經歷呢?請看下集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