贖回潮後P2P平台積極自救 業內呼籲出台配套措施

贖回潮後P2P平臺積極自救 業內呼籲出臺配套措施

7月20日以來每日爆雷P2P平臺數量有所減少,讓一家P2P平臺業務總監張剛(化名)開始憧憬贖回潮的褪去。

不過,如何加強風控規避下一輪贖回風波,也擺上他所在平臺的議事日程。

“鑑於活期產品贖回壓力驟增差點導致資金鍊斷裂,這些天平臺高層都在討論,是否對活期產品採取一刀切關停,讓自己不再陷入又一個流動性風險。”他告訴記者。

活期產品暗藏的流動性問題,也被監管部門關注。

7月23日,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聯合浙江互聯網金融聯合會、安徽省互聯網金融協會提出,鑑於“鎖定期+債權轉讓”模式的計劃類產品存在理財產品特徵,易引發流動性風險,相關P2P平臺應立刻開展自查,對不合規產品應儘快下架,並對出借人做好解釋工作。

“事實上,圍繞對活期產品處置方式的監管建言,不同平臺立場不一,存在著不小的博弈空間。”7月21日,一家P2P平臺負責人告訴記者。個別大型平臺認為完全合規操作的P2P平臺是不存在爆雷風險的。因此他們向監管部門建議,應從嚴整治對接債轉業務的活期產品與期限錯配行為,避免這類產品再度觸發行業贖回風波。

多數存在活期產品業務的平臺則希望相關部門能“網開一面”,給予平臺一個過渡期逐步削減活期產品,避免出借人情緒大幅波動與客戶體驗下降,觸發新的贖回壓力與經營風險。

“目前監管部門並未對上述兩種監管訴求進行回覆。”一位P2P人士透露,隨著相關部門重啟P2P平臺合規操作的現場檢查,將不同平臺不同運營狀況,一面推動行業兼併重組與託管方式,協助無經營能力的平臺實現良性退出,一面建立行業白名單制度,推動行業優勝劣汰。

“在實際操作環節,誰來接手這些問題平臺,如何撇清自身與問題平臺的關係,能否確保實現良性退出,又是一個難題。”張剛表示。

活期關停+重啟風險準備金

“但願這波贖回潮能儘早結束。”張剛感慨說。

過去一週,他所在的P2P平臺債轉業務資金淨流出額超過1.4億元,讓平臺驟然陷入流動性風險。

“若這種贖回力度再持續兩週,我們也可能扛不住。”他告訴記者。為此平臺緊急採取應急措施,包括採取限制類活期理財產品時時提現,或限制出借人債轉規模等方式,人為壓縮債轉業務資金流出“缺口”。

具體而言,他們內部設定每日活期產品取現額度不得超過4000萬元,一旦資金贖回額超過這個數字,平臺將藉助技術性手段延緩出借人資金提現到賬時間,以此控制債轉業務資金淨流出額。

但是,這種做法收效不高。過去三天每天通過債轉業務申請提前贖回的出借人資金額始終超過4000萬元,其次平臺高管與實際控制人只能先自掏腰包買入活期產品,方才勉強滿足資金贖回需求。

“目前平臺高層已決定徹底改變債轉業務操作模式,即每日壓縮活期產品(自動對接債轉業務)規模500萬元,允許出借人自主尋找買家協商價格轉讓P2P產品完成債轉。”張剛直言。儘管此舉將大幅降低客戶體驗,但這也是緩解平臺流動性風險得以生存的最有效辦法。

“其實,這也符合監管要求。”他透露,週一他接到當地行業協會通知,需快速下架不合規的理財產品,其中包括自動投標型活期產品與鎖定期+債權轉讓模式的計劃類產品。

此外,針對出借人日益擔憂的虛假借款標的與平臺高層跑路問題,張剛所在的P2P平臺打算重啟風險準備金制度,即每筆借款標的將視違約風險高低,提取1%-2%貸款額度作為違約兌付準備金,平臺高層也拿出0.5%自有資金,一起轉入銀行特定賬戶(受會計師與律所時時監督)作為壞賬兌付的風險金,以此緩解出借人擔憂情緒。

此舉也引發平臺內部爭議,法務部門認為此舉涉嫌剛性兌付,與當前打破剛兌的政策不符;資產端業務部門則表示此舉變相抬高借款人融資成本,對業務拓展不利;參與業務整改規範的律所也表示這讓平臺從信息中介轉向信用中介,導致業務整改與備案獲批難度增加。

“最終,平臺高層決定換一種方式,拿出一定比例經營利潤作為特別獎勵金,按比例給予出借人,提升他們的投資信心。”張剛指出。

多位P2P平臺人士告訴記者,有意採取類似挽救措施的P2P平臺不少,但此舉是否奏效還有待觀察。畢竟出借人當前最大的顧慮,不是收益高低,而是本金安全性。

“這是行業性信心缺失問題,不是單個平臺靠自身努力就能解決,需要監管部門出臺政策措施整頓不合規行為與建立平臺分級管理(白名單)制度,重振市場信心同時還合規操作平臺一個清白。”一家P2P平臺人士直言,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圍繞監管建言,不同平臺悄然開啟了新一輪博弈。

監管建言博弈

記者從多家P2P平臺瞭解到,當前不同合規操作程度的平臺向監管部門的監管建言截然不同。

除了對活期產品(自動對接債轉業務)整改存在不同監管訴求,目前他們另一個的監管建言分歧,是P2P平臺該延續備案制,還是引入牌照制。

部分P2P平臺認為,儘管多數P2P平臺標榜自己滿足信息中介的業務整改要求,但在實際業務操作過程他們或多或少涉足信用中介業務。這也造成監管部門在叫停P2P平臺資金池與自融業務後,部分平臺通過引入活期產品,在滿足資金與借貸資產一一對應情況下創造出新的“資金池”模式。

“既然基於信息中介的備案制度難以遏制部分平臺的信用中介屬性,不如直接引入牌照制,對P2P平臺資產充足率,壞賬撥備率,槓桿限制給出具體量化監管指標,從而大幅提高P2P平臺准入門檻,一方面驅動經營能力薄弱的平臺良性退出,另一方面也能強化P2P平臺資本能力防範下一波贖回潮。”一家贊同引入牌照制的大型P2P平臺高管告訴記者。當前地方監管部門對此尚未明確回覆,但他們多次提出可以先通過兼併收購與託管方式,協助無經營能力的平臺良性退出。

在他看來,這種做法操作難度不小,一是在被收購託管平臺實際控制人,底層資產信息不夠透明健全的情況下,參與收購託管的P2P平臺也擔心自身陷入踩雷風險;二是這些平臺還擔心被收購託管平臺的出借人流失,導致業務整合效果遠遠低於預期。

多位P2P業內人士直言,相比討論引入牌照制還是延續備案制,當前整個P2P行業急需出臺的,還有合格投資者准入、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平臺底層資產穿透式披露等配套措施。

“6月中旬以來贖回風波之所以愈演愈烈,一個重要原因是大量低風險承受力投資者集中贖回避險,事實上他們未必適合投資P2P這類高風險產品。”一家P2P平臺創始人之初,此外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制度的缺乏,讓越來越多出借人一見平臺連續踩雷,只能選擇儘快贖回資金自保,間接加劇了贖回壓力。但這背後,恰恰是出借人不知道P2P平臺底層資產真實性與好壞,因此當越來越多P2P平臺因惡意欺詐、資金鍊斷裂、自融等原因暴雷後,他們只能迅速離場避險,而不是堅定地留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