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这么儒弱,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历史上的人,从来都是成者为王,所有的人都是喜欢谈论成功者,而很少谈及称颂失败者,有些历史学家有的时候为了描写某位人物的功绩或者野心,往往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因此会弱化一部分人物。

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这么儒弱,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武媚娘传奇

一提起唐太宗李世民,我们想到的就是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有雄才大略,值得称颂的皇帝,一提起武则天,我们也会想到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的政治功绩,她的生活都是被广为关注的,而我们一提起唐高宗李治,我们想到的是他是李世民的儿子,武则天的丈夫,比较的无能,其他的一概不这么让我们能够记起来和有啥讨论的,因为提起他就会想起他的父亲和妻子,非常的尴尬,从而造成他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儒弱无能。

唐高宗李治真的就是历史上说的这么儒弱无能吗?真正的他被我们所误解了。

首先谈一下唐高宗李治的孝,他非常的孝顺,但从这里来看他就不是无能与儒弱。

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这么儒弱,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武媚娘传奇里面的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子,也是长孙皇后的三子,是李世民的嫡三子,他从小就宽厚仁义,他认为孝道最重要,包括对父母和对君王的孝,所以李世民也很喜欢他。他九岁的时候,长孙皇后去世,所以他从小就缺失母爱,这就成为他对武媚娘的依赖以及仰慕。唐太宗当年征讨高丽,凯旋而归之后生了大毒疮,李治用嘴给父亲一口一口吸出浓疮,这时候的他已经贵为太子,这就看出来他对父亲的孝,对皇上的忠孝。

二来看下唐高宗的用人,这也说明他是位非常有决断和用人的本事。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李治继位,年仅二十二岁,他命自己的舅父赵国公长孙无忌还有英国宫李绩为辅政大臣,他继位后,有大臣奏请为了避免与皇上的名字忌讳,改治书侍御史为御史中丞这个名字,诸州治中为司马,还有其他只要是与唐高宗名字有忌讳的都要改,但是他没有同意,也能说明他不是一昏庸之人。他继续科举考试,吸引有才之人。

三来看下他在位的功绩。

登基之后,他就把唐太宗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足见其勤勉,当年河东发生地震,唐高宗命令使者慰问,免当地赋税三年,命令百姓的田宅还给百姓,编成《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可以说是楷模,还命令编写了很多医学著作。

西突厥立国,他派了程咬金去,大破西突厥,成立都护府,造就了唐朝最大的版图,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到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

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这么儒弱,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武媚娘传奇里面的武则天

唐高宗李治开创了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经济繁盛,军事强大的大帝国。只是因为武则天是中国的唯一一位女皇帝,历史学家很容易带有感情色情,过度包装武则天,夸大他的政治野心,再有就是古代还是男权社会,因为武则天的继位,只能说成武则天野心大拿到政权,从来弱化了唐高宗,还有就是唐高宗身体弱,变成了后来历史上的儒弱。所以正确看待历史,我们才有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