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奇:大蒜长出小辫子,这是变异吗?

稀奇:大蒜长出小辫子,这是变异吗?​最近有农户来电话说,当地有几百亩地的大蒜在前一段时间出现的寒流过后出现病害症状,开始时病蒜叶尖出现长10厘米左右的发黄叶段,并逐渐向下扩展至整叶发黄,全田植株叶片均发黄,其中有30%的植株从基部长出二次分枝。大蒜出现二次分枝的现象去年这个时候也有发生,用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防治没有明显的效果,不用药防治的田块后期植株不抽薹,有20%30%的植株枯死。


稀奇:大蒜长出小辫子,这是变异吗?​据了解大蒜二次分枝一般出现在抽薹期,长出的分枝形似马尾。大蒜二次分枝的发生有两种情况:一是从外层叶鞘中长出叉头,形成复瓣蒜;二是从内层叶鞘中分化出叉头,形成散瓣蒜。出现二次分枝的大蒜抽薹晚而短,甚至不能抽出,蒜薹产量下降70%,基本失去商品性。

稀奇:大蒜长出小辫子,这是变异吗?​大蒜二次分枝的形成主要与气候和栽培因素有关。大蒜通过春化阶段所需的温度较高,一般大蒜播种后植株在0-10℃经过1-2个月就能通过春化阶段。大蒜播种过早,冬前生长过旺,或者冬春季温度偏高,易产生二次分枝。据调查,在8月底9月初播种的田块,二次分枝发生率为60%;在10月中下旬播种的三月黄大蒜,二次分枝发生率为5%。播种过稀,大蒜前期横向生长,假茎增粗,鳞盘大,易产生侧芽发育成分杈,二水早大蒜尤其易发生。施肥不当也会引起大蒜二次分枝增加。

基肥中氮肥用量过多,在早播的情况下会在冬前形成生长高峰,冬后容易产生大量分枝。春肥施用过早,植株内氮素偏多,后期薹肥不足,也会促进分枝增多。去冬今春温度偏高,大蒜生长旺盛,容易出现二次分枝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