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證券分析師總是被「打臉」?

這幾天,長生生物疫苗造假事件還在持續發酵,雖然熱度有所降低,但隨著事件被進一步深挖,後續報道也陸續出爐,備受資本市場關心的無非是長生生物股價會有多少跌停,以及會不會退市。

目前,長生生物已經由5月份最高價29.99元跌到了10元一線,市值蒸發100多億,公司也已經被“ST”處理,變為“ST長生”

為什麼證券分析師總是被“打臉”?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傷天害理的公司,卻被多家證券公司“強烈推薦”。

從下圖關於長生生物的研報標題和評級中可以看出,除了假疫苗事件爆發之後,川財證券給出“減持”評級之外,最近兩年,券商給出長生生物的評級全部都是正面。

為什麼證券分析師總是被“打臉”?

當然,川財證券給出的“減持”評級也是事發之後給出的,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是人都知道長生生物會開啟連續跌停模式了,這種情況再下給“減持”評級,即使結論正確,未免也給人以“馬後炮”的感覺。

在最近兩年關於長生生物的研究報告中,券商給的評價清一色是正面的“推薦、買入、增持”這些詞彙,其中廣證恆生的每一篇關於長生生物的研報都是“強烈推薦”。

在7月14日廣證恆生《上半年核心疫苗品種批簽發進展順利,中報業績有望繼續保持高增長》中,是這樣“強烈推薦”長生生物的:

受益“疫苗終端銷售恢復+一票制加價”,疫苗流通渠道簡化,我們預計公司 2017 年扣非利潤增長約 35%,測算公司17-19 年EPS分別為0.54/0.67/0.80 元,對應26/21/18倍PE。

未來“水痘(2 針) +四價流感+帶狀皰疹+23價肺炎”四大品種有望打開公司成長空間。 公司將藉助資本市場平臺不斷拓寬公司生物醫藥發展領域,重點關注新型疫苗、單抗、高分子藥物等重磅品種,估值有提升空間, 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然後,就有網友評論:“研報一出,必死無疑”、“黑嘴出研報也是利好嗎”?

為什麼證券分析師總是被“打臉”?

長生生物股價的歷史最高點是今年5月11日的29.99元,也正是在這前後幾天,川財證券給出了“增持”評級,方正證券給出了“強烈推薦”評級。

在今年3、4月份長生生物股價大漲的這兩個月,西南證券、中泰證券、東北證券、財富證券、方正證券多家券商更是對其

全部唱多

為什麼證券分析師總是被“打臉”?

後面的連續跌停表明,這些券商顯然都被“啪啪打臉”了。

長生生物連續8天跌停之後,多家基金公司將其估值大幅下調,其中華夏基金看跌至3.96元。

其實,不止長生生物這一家上市公司“打臉”看多券商,

券商被“打臉”的次數簡直不要太多。

2017年,在曝出問題的上市公司中,ST保千里算得上最出名的之一。

由於違規信息披露、造假等,ST保千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公司股價也創造了連續30個跌停的A股歷史記錄。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問題極其嚴重的公司,居然也有證券公司“強烈推薦”。

如此沒有從業操守的行為,自然也被管理層處罰。

7月17日,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發佈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對民生證券出具警示函。原因是民生證券在發佈“保千里”相關研究報告存在兩大問題。

為什麼證券分析師總是被“打臉”?

第一,在保千里被立案調查後,民生證券發佈11篇評級為強烈推薦的研報,未對立案調查情況進行風險提示。研報評級、風險提示審慎性不足;

第二,由於民生證券發佈了題為《立案調查出結果,不確定因素消除》的強烈推薦簡評,認為“本次立案調查結果對公司的主營業務不構成重大影響”、“影響股價的不確定因素正在消除”,相關判斷理由不充分、結論不審慎。

決定書稱,上述問題反映出民生證券研究報告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把關不嚴,違反了《發佈證券研究報告暫行規定》第九條、第十條規定。

被監管部門出具警示函,顯然民生證券做的太過分了。我們就來看看民生證券具體是怎麼鼓吹ST保千里的。

2016年9月19日,*ST保千里發佈公告稱,全球首款VR拍攝手機“保千里打令VR手機”即將上市。

就在公告第二天,民生證券便發佈了評級研報,對保千里“強烈推薦”。

隨後,民生證券發佈了多起對保千里的“強烈推薦”研報,據統計,2016年相關研報總共發佈了高達7篇。

2016年12月27日,保千里由於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

按理說,被立案調查這種事曝出,說明公司顯然出了負面問題,而且不是一般性質的負面問題,但就這樣,民生證券卻還“孜孜不倦”地為其搖旗吶喊。2017,保千里的研報有11篇,其中9篇都是民生證券發佈。

除了長生生物和保千里這兩家出現嚴重問題的公司“打臉”券商之外,還有太多太多券商“強烈推薦”之後要麼出現違法違規問題,要麼股價暴跌的上市公司,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證券公司為什麼總是“強烈推薦”某隻股票,卻極少給出質疑的研究報告呢?

中國股市,是一個單邊上漲才能賺錢的市場,雖然融資融券中的“融券”可以做空個股,雖然也可以通過股指期貨做空指數獲利,但是“融券”做空的資金相比“融資”做多的資金,實在是微不足道。

資者想要在證券公司“融券”做空某隻個股,往往借不到券,而股指期貨又有50萬資金准入的門檻,這又將絕大部分散戶拒之門外,而且在“股災”之後,股指期貨保證金比例提高了很多,這又是一個限制。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證券公司都有股票自營盤,他們往往買入某隻股票之後,為了拉昇出貨賺錢,發表看多的研究報告。

或者,證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或個人投資者,暗中聯合起來,拉昇某隻股票,分析師此時的角色就是“高位吹票”。

所以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股價越是上漲,就越有證券分析師跳出來“強烈推薦”了吧。

種種的“吹票”行為,歸根到底就是四個字:利益使然。

股票投資是世界上最難賺錢的行業,中國股市又是一個江湖險惡的“割韭菜”市場,所以不要輕易相信任何證券公司的研報,不要輕易相信電視上任何滔滔不絕的分析師。

那些看似頗有道理的、分析的頭頭是道的“強烈推薦”觀點,往往就是“萬般鼓吹,皆為出貨”。

在資本市場這個爾虞我詐的名利場,要相信的是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個基本邏輯,證券公司和分析師,從來都不負責賠投資者錢的。

另:長期堅持原創不容易,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讚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