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的学生杨锋和他的学习力

记我的学生杨锋和他的学习力

(图片选自花瓣网)

认识杨锋是在2017年下学期我的《管理沟通》课上,120多个人的课堂上,他总是坐在前排,非常认真地听讲。几次课下来,我就对他有印象了(虽然还不知道他的名字),因为作为老师,对于认真的学生总是会天然地存在好感。

知道他的名字,则是在书籍《影响力》的阅读分享上,虽然他讲得并不是特别好(主题不清楚,条理不清晰),但我还是记住了他,因为他的主动,也是因为他对我工作的支持(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已经忙着考研和各种其他的事情了,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已经“爱理不理”了)。

而真正让我对他“刮目相看”的,则是在他的结课作业上(这个我已经分享过,见《沟通的力量一》),他将我讲的知识(自我介绍的故事化、结论先行、结构化思维等)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真正地践行了,并产生了巨大的力量,并在后来的很多场面试中,都屡试不爽,一路通关。

他后来和我说,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真正体会到了沟通的力量,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

当然,他也让我体会到了作为老师的成就感。

然而,震撼才刚刚开始。

【1】2017年暑期

上完我的课之后,因为在找工作过程中的良好表现,他获得一个优秀企业的暑期实习机会,开始了暑期实习。

在这期间,他开始大量阅读我推荐的书籍,并学会建立框架。

在和同学、同事交流的过程中,他都在有意识地运用自己学到的沟通知识,而且这期间,他也和我分享了很多实习间的沟通小故事:和实习期间舍友的故事、和门店同事的故事、和店长的故事,还有他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系列思考。

我建议他坚持阅读,坚持记录,不断反思、总结、复盘,到时候自己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2】2018年春节

春节期间,初高中同学各种聚会,和父母聊天等。

他已经有了较强的同理心,能够很好地理解别人。

他在分享给我的很多记录和故事里,很多次都写到“我先认同他的情绪”“认同她的感受”等,以至于在和同学们的交流过程中,很多人都摘下了“面具”,坦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

他也有了较好的自我监控能力,能将自己的意识部分地抽离出来,分析自己也分析别人,也因此获得了一定操控力,较多时候能引领谈话的走向。

他还和父母交流他的沟通体会,分享他的沟通技巧,让不懂得拒绝的父母慢慢知道了如何拒绝他人。

而这一切,是他以前从来没有体会到的。

【3】2018年春实习归来

这学期他实习归来,就联系我,我已经有大半年都没有见到他了,虽然这中间也会有微信和邮件联系。而这也是他在大学的最后一学期了。

很快,我们确定了见面时间和地点。

当我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我着实有些“惊艳”,因为他的着装、发型和装扮有了很大的改变。

我问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他说因为在服装企业上班,虽然从事的是营销工作,但想把工作做得更好,想了解色彩、搭配和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他说半年来,他看了很多相关的书籍,咨询了很多相关的老师、同学,并且现学现用,首先就用来改造自己。

我再一次为他的学习力感动惊叹。

他带着本子和笔来见我,感觉是有备而来。

事实上,他的确有备而来,我在他的本子上看到了:他准备和我聊的问题和话题;他想告诉我的他已经看的书单;与聊天话题相关的他们公司的资料等。

我们整整聊了两个小时,聊得非常愉快,而且不时地,他会记录一些我说的话。

我是一个喜欢从细节判断人的人,毫无疑问,这些细节很打动我。

【4】聊天之后

我以为这次聊天之后,不会很快就有“惊叹”。

事实上,当天晚上,他就把我提到的几个沟通技巧整理出来通过邮件发给我,在这些邮件里,他既再现了曾经发生的事情,如果懂得某个技巧应该怎么用,也假设了某个技巧未来的运用场景。

在我从教的十几年中,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学生有他这样的学习力和行动力(也可能的确有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更惊讶的是,在接下来我的一次课上,上课前,他送给我一份家乡特产,他说一来是想感谢我,二来是想告诉我,我在上次聊天谈及的为人处事技巧,他回去马上执行了,结果效果特别好。

虽然他用的是我教的“套路”来套路我,但我还是惊讶于他的反应速度。

而且就在前天晚上,他找我商量论文的事情,我们顺便聊到职场写作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问题,我说大凡与职场相关的文章,还是应该有一定的理论支撑,这样会显得有专业涵养,并举了许多相关的例子。

他回去很快就调出他身上发生的一个故事,增加了理论分析,今天早上发给了我。

这是截止到今天,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些我知道的事情。

我告诉他说,我们可能在彼此身上都找到了成就感,他找到了他作为学生的成就感,我做到了作为老师的成就感,我看到了我教的知识在他身上开出了花。

他并不是我教的学生中最聪明的那一个,或者说,他并不是特别聪明的学生,但他却是目前我知道的最有学习力的学生。

他践行了我一直强调的“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理念,他朝着我一直说的四大底层能力——学习力、思考力、沟通力和创新力——去努力提升。

这就是我为什么想写他的原因。

虽然我不知道他将来会走到哪一步,但我想他一定不会走得太差,如果他能一直保持今天这种学习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