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刀叉,手,其它

筷子,刀叉,手,其它

筷子,刀叉,手,其它

筷子,刀叉,手,其它

筷子,刀叉,手,其它

筷子,刀叉,手,其它

筷子,刀叉,手,其它

筷子,刀叉,手,其它

筷子,刀叉,手,其它

筷子,刀叉,手,其它

中國人使用筷子已經3000多年了。先秦時期稱筷子為“挾”,秦漢時期叫“箸”,但是古人忌諱“住”與“箸”同音,認為“住”是停止之意,包含不吉利的意思,於是就反其意而成為“筷”,這就是筷子名稱的由來。

我覺得筷子的創造發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響力,與筷子的取材和製作工藝簡單有很大關係。筷子頭是圓的,中下部是方的,其實就寓意“天圓地方”。小小的工藝處理,就最直接的反映出國人對世界認知的態度。

筷子的長度是22-24釐米,筷子+手掌長度+小臂的長度,幾乎等於一市尺,可能古人設定最早的長度就是依據於此。

有了筷子就有了桌子,古人離開戶外的篝火,開始了以家庭為單元的民居生活。

筷子,多以竹子、木料為原料,貴金屬和象牙的筷子極其少見。因為材質的相對廉價,其實拉近了各個階層的相互關係,除了達官貴人和王侯將相,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最需要最常用的工具其實是沒有多少區分——我們都是皇帝子民。

筷子也被用於說明團結就是力量的重要性,曾有君主用一根筷子易斷一把筷子不折的形象比喻,讓臣民團結一致共度難關。

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是離不開筷子的。它已有千年的歷史,還會有無數的年代去書寫它的傳奇。

筷子,兩根長度一樣的小細棍兒,缺一支,或者一支短一支長,都無法正常使用。它們就好像一個團隊中那些個體,今天這餐,這兩支有緣組合到一起,要想吃上美餐,就需要在這次合作中彼此天衣無縫的合作,誰也不可能比另外一根做得更多或更少;下一餐是否還再次組合,完全不確定,但只要形成組合,必善始善終;假如其中一支折斷,會馬上有新的替補,完全無縫對接。

真正把控全局的是吃飯之人的那隻手。我們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歷史,其實不過如此——“吃飯之人的那隻手就是皇帝君主”,筷子就是被儒家文化統一了思想的臣民,他們被要求服從和沒有特質,隨時召喚,隨時調遣,隨時為君赴湯蹈火。折了就丟棄,自有幾乎相差無幾的補充上來,簡單,實用,位卑。

西方的餐具是刀叉,一左一右互動方能就餐。再看西方對於權利分散的布控,如美國的三權分立,彼此獨立,也相互制約相互合作,沒有讓權利集中在一隻手上。而古代的皇帝,現代的領導核心,又何嘗不是幾千年一貫制的中央集權制呢?是我們的文化、我們的基因創造了我們的歷史,習慣已經根深蒂固。權利,緊握權利之手,在遊刃有餘的嫻熟運用著手中的“筷子”。

我們其實不會使用兩隻手,我們大多數人習慣於用右手,它一般沒有特別稱謂;我們的少數人習慣用左手,於是創造出一個詞“左撇子”,沒聽說有什麼“右撇子”。中國人骨子裡就願意用一隻手,於是西方用刀叉,我們用筷子。我們其實就是筷子。

既然我們是筷子,就爭取做一根好用,可以使用更長久的筷子。不要輕易就折斷,不要落得被丟掉、被棄之不用的短命筷子。要想成為一支好筷子,首先看選材好,其次看做工好,最後看包裝好。選材好,即具備良好的身體、意志品質和情商;做工好,即接受過系統完備的長期教育和崗前培訓,以及在未來不斷充電;包裝好,即會展現自己推銷自己。只有三好皆具備,才能成為棟樑之才,才能做中國的好“筷子”。

我們的背景和基因告訴我們,未來想作拿筷子之人,幾乎不可能!還是腳踏實地的作個本本分分的好“筷子”是最現實的。

其實作筷子沒什麼不好,最早接觸美味,每餐都會不同,餐後洗浴,用後歇息,經常調換夥伴,總有新鮮感……作筷子挺好。

做有品質、更耐久的筷子,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