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情懷之雜咸

小菜,在潮汕話裡,稱為鹹雜。

有人曾經問我,“你覺得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麼?”答曰:“家鄉阿嫲煮的白粥,一碟小菜,兩塊鹹魚,足矣稱之世間美味。”那人大笑,怎麼白粥小菜會好吃呢,難道魚翅燕窩不好吃嗎?魚翅燕窩到底有什麼滋味啊?原本無味的東西,需多加點綴,不過是眾人眼中的名貴,怎麼比得上一茶一飯的溫暖時光?

潮汕人情懷之雜鹹

少年時代在外求學,每每回家,路邊小攤檔上擺滿上百種小菜,最簡單的鹹酸菜到魚飯……旁邊的煤爐子上架著一鍋溫潤流油的白粥冒著白煙,煤球的火星忽明忽暗地閃著。男人站在檔子中央抽著煙,女人在桌子旁收拾著碗筷,或許旁邊還會有個孩子在睡籃裡安靜地酣睡著——夫妻粥檔。這時,我才會覺得,我是真真正正回到潮汕這片土地。

潮汕人情懷之雜鹹

鹹酸菜與貢菜

貢菜與酸菜,均採用潮州芥菜為主要原料,只是製法不同而已。酸鹹菜醃製時,用芥菜全棵泡鹽;而貢菜卻取芥菜蕾切成碎片,加白鹽、米酒、紅糖、香豉、南薑末等佐料,製成後裝入玻璃小罐密封,貯藏一個月以上,便可食用。新制的鹹酸菜合適用來佐粥,醃製久等鹹酸菜用來做鹹酸菜煲豬肚,拍上十幾顆白胡椒,豬肚洗淨,切幾瓣鹹酸菜,放水,往高壓鍋裡面壓上個半個小時,柔和了鹹酸菜的酸,帶著胡椒籽的那份辛辣,那味道叫一個贊啊~不知道為何,潮汕的豬肚總是賣得特別貴,到了過年,一個豬肚五六十塊都有人搶著要,外面的豬肚二三十塊就買到了,想來還是潮汕人愛這些內臟料啊~(啊~我到底是在說鹹酸菜還是說豬肚啊!!!!)“貢菜”,原以為“貢”字意為上貢的意思,原來是“酵”字的潮汕話變音。也就是說,貢菜為發酵的芥菜?啊~可貢菜這味道也太吸引我了,其實我是愛裡面的南姜味吧~酸甜適口,比起那些韓國泡菜神馬的,不知道好上多少倍!橫!

潮汕人情懷之雜鹹

鹹酸菜

潮汕人情懷之雜鹹

貢菜

是的,我要說的是那些琳琅滿目的鹹雜,潮汕早餐裡,那些用小碟裝著,吃得你滋滋有味,恨不得多來一碗白粥的鹹雜。

烏欖

潮汕的醃製烏欖真是我的愛啊~我的愛啊~潮汕的吃法是:把生烏欖投進熱水中,焗浸數十分鐘,待它的肉變軟,隔去水,另浸入濃厚的鹽水裡,三天後即可以當鹹菜了。市場上賣的也是製作好後,可以送粥的鹹菜烏欖。口感有點綿綿的,鹹味中帶著欖香。當然市場還有賣一種叫做”欖角“的東西,是把醃製的烏欖去核,在加上白糖,南姜等調味品,略微搗爛之,鹹中帶甜,欖肉經過醃製會呈現紫紅色。阿嫲說如果腸胃不好,喝粥送烏欖是很好的選擇,我是不管啦,有時候三顆烏欖就解決我的早餐了。

潮汕人情懷之雜鹹

橄欖菜

以前上學的時候,開學總會帶幾瓶回宿舍,舍友都很喜歡,送粥送飯,反正就是一定要拿橄欖菜來吃。其實我本人到不是真的很喜歡,也許是因為它夠香吧~總是有人問我橄欖菜是用橄欖做的麼?好吧…………橄欖那麼貴,要是那麼多橄欖菜都是用純橄欖做的,那得多大成本啊!橄欖菜其實是取橄欖甘醇之味,芥菜豐腴之葉煎制而成。

“菜脯”

“菜脯”就是蘿蔔乾,潮汕人把蘿蔔稱為“菜頭”,“脯”為乾的意思,於是蘿蔔乾就叫做菜脯啦~。送白粥的菜脯是一整個大大的,想要吃的時候,就用手撕下一塊,就著白粥喝了,沒有像外面一樣,吃那種已經切好,調味的。每到秋冬蘿蔔豐收的季節,老媽總會買一大筐大白蘿蔔,一部分用來曬制蘿蔔乾,一部分用來作蘿蔔糕。我就在那裡看著白蘿蔔在風中漸漸地漸漸地就變成黃色的蘿蔔乾,然後就去醃製,至於過程……此處略去300字。(其實,我媽媽做的蘿蔔糕比較好吃…………有蝦米,臘腸,香菇的蘿蔔乾…………嗚~~~真想念啊~)提到菜脯,你自然而然就想起來菜脯蛋啦~娃哈哈~怎麼可以那麼搭,那麼搭呢~這個用來送粥也是超讚的。我就不寫了,懶啊~

潮汕人情懷之雜鹹

菜脯蛋

薄殼米

寫了這麼多素菜,來點葷的吧~薄殼,就是海瓜子。薄殼肉用紅椒,蔥,蒜炒一下,就是美味無敵的一道小菜,保管你停不了口,再來一碗粥吧~

潮汕人情懷之雜鹹

各種醃製

比如小海蟹,鹹薄殼,鹹蝦蛄,鹹血鉗…………一般的做法是,如果是貝殼類的就用開水燙過,如果像是海蟹之類的就直接洗乾淨醃製,加入大量的蒜末,鮮紅辣椒,蔥花,醬油,魚露,然後淋上熱油,醃製個十幾分鍾就可以吃了。

潮汕人情懷之雜鹹

鹹蛤

潮汕人情懷之雜鹹

魚飯

唉~ 這個我真的也只是列舉,它也是在早餐的雜鹹之列的~~很神奇的魚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