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做事擺正心態+行動堅定原則+最終目標確定+至善之心=成功!

大學原文:

  知止而後有定(1);定而後能靜(2);靜而後能安(3);安而後能慮(4);慮而後能得(5)。物有本末(6);事有終始(7)。知所先後則近道矣(8)。

註釋:

 (1)知止:知道如何立足,知道行動原則,知道最終歸宿。有定:有堅定而且正確的心態和志向。(2)靜:心的寧靜,不浮躁妄動。(3)安:心安於所處之事、所處之位。(4)慮:通過思考而加以選取。(5)得:得道,達到至善的境界。(6)物:事物。本末:本來指樹根和樹枝,引申為先有根本而後有生長、花果。(7)終始:先知道最終方向,然後重視從開頭做起。(8)知所先後:知道前後的順序與步驟。

大學:做事擺正心態+行動堅定原則+最終目標確定+至善之心=成功!

譯文:

  知道如何立足,知道行動原則,知道最終歸宿,然後才能有堅定而且正確的心態和志向。有堅定而且正確的心態和志向,然後才能有寧靜之心而不浮躁妄動。有寧靜之心而不浮躁妄動,然後能心安於所處之事、所處之位。心安於所處之事、所處之位,然後能通過思考而加以選取。通過思考而加以選取,然後才能達到至善的境界。事物先有根本而後有生長、花果。做事要先知道最終方向,然後重視從開頭做起。知道前後的順序與步驟,就能逐漸接近大道了。

大學:做事擺正心態+行動堅定原則+最終目標確定+至善之心=成功!

說解:

一個人不知道立足於何處,無法存在,更談不到以後的一切;不知道行動的原則,很容易中途出錯;不知道最終歸宿,難以避免誤入歧途。知道立足點、中間過程和最終目標,才有可能具有堅定而且正確的心態和志向。所以,“明德”側重的是心態問題,“親民”是行動原則,“止於至善”側重的是最終目標問題

  能夠有堅定而且正確的心態,才能不為名利所動;能夠有堅定而且正確的志向,才能不妄動,有步驟地穩步前進。熊十力先生《讀經示要》中說:“讀經應持如何態度,二三子之問及此也,其意何居?古之學者,於《六經》共相尊信。其或有妄疑者,蓋極少數耳。如宋時,歐陽修疑《繫辭》,蘇軾兄弟毀《周禮》,李覯、司馬光疑《孟子》,此皆智小而不足以通微,識短而不足以見大,故妄疑耳。今之學者,以疑古為名高。其與《六經》大抵視為疑與信二者之間,慎擇其一歟?”

大學:做事擺正心態+行動堅定原則+最終目標確定+至善之心=成功!

這是心態問題,對大道持懷疑心態,要想近於道也就不可能了。又說:“夫求聖人之道者,必有高尚之志。未有知趣卑汙,而可聞大道者也。故學問有基本焉,立志是也。昔者王陽明有《示弟立志說》雲:‘夫學莫先於立志。志之不立,猶不種其根,而徒事培擁灌溉,勞苦無成矣。世之所以因循苟且,隨俗習非,而卒歸於汙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這是志向問題,志向不堅定,行動不違背道義就很難,要近於道更不可能。

  無論做任何事情,都必然有步驟。任何人都有至善之性,要成為君子、聖賢,也需要一步步地擴充修養;任何事情都有個過程,也會有波折甚至倒退。知道了不妄動的道理,然後才能知道需要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去達到志向。為已經過去的成績而陶醉,或為過去的失敗而頹喪,是心不安的表現;為未來的可能性成功而陷入幻想,或為未來的可能性失敗而居喪,是心不安的表現。所謂心安,就是安心而且快樂地做好當前該做的事,無論現在處於什麼境地都不影響對大道的追求。

大學:做事擺正心態+行動堅定原則+最終目標確定+至善之心=成功!

  所謂思慮,就是通過思考而加以選擇,選擇的正確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冷靜。思考問題需要冷靜,不為名利所動才能冷,不躁動和妄想才能靜。冷靜也不過是心安的表現。為名利所動,所進行的選擇很難不偏離道義;在躁動和妄想中思考,所思考的東西很難完全符合道義,更容易使道義陷於空談。因為孔子能夠“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能“無可無不可”,所以才成為至聖;因為戰國諸子多汲汲於被當時所用,甚至為個人名利富貴而遊說於諸侯,所以,其學說多有偏頗而未達於大道的境界。急躁冒進、操之過急、急於求成,都是很容易背離道義的做法。

  安下心來進行思慮,所進行的選擇會最大程度地減少錯誤和不足,從而會最大程度地接近大道。大道是至善的。從《中庸》中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來說,人的至善之性就是與生俱來的,此心一旦遇到外在的事物就會有所動,此心一動,就需要自覺地依據道義來加以節制,就像“克己復禮”一樣,當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時候,我們的心與外物就能合一了,這種心物的合一,便是“無為無不為”的“至善”境界,也就是大道的境界了。善之最高處就是德,德之最高處就是道,道也只是自然而然。

大學:做事擺正心態+行動堅定原則+最終目標確定+至善之心=成功!

萬事萬物都有根本和支幹,根本是支幹得以生長的前提,支幹是根本生長的必然結果。一粒種子要發芽,必然先生根;一棵樹木要生長得茂盛,必然根扎得深。所以,我們把精力是先用在根本上,還是先用在支幹上,就不言而喻了。

萬事萬物都有起點和終點,有終點必然有起點,有起點才能有終點。為什麼這裡說“終始”而不說“始終”?這是告訴我們要先知道終點,也就是知道志向的最終歸宿是什麼,然後從起點開始做起。不知重點與歸宿,不知會走多少彎路,甚至會誤入歧途。能夠知道什麼是應該先做的,什麼是應該後做的;能夠知道先確立志向與目標,又知道從起點一步步做起,就可以逐漸接近大道的境界了。這裡指明瞭接近大道的途徑,猶如老子所說的“知陽守陰”,即從最根本的做起,而追求更高的境界。


若喜歡本文,請收藏轉發出去吧,感謝支持,感謝關注!辛苦之作,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也可私信餘,感謝各位的支持,若有喜歡易經,傳統文化,國學經典的敬請關注我,更多實用術數敬請關注微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