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岗不同酬,老员工马上离职,老板欲哭无泪,难道又白培养几年!

案例:小陈在深圳某互联网公司工作,干了4年,工资7000元,原本还觉得公司挺好的,打算再做几年。可最近无意间看到新同事的工资条,发现他的工资竟然有9000,新同事参加工作不到2年,干的活和小陈是一模一样,小陈心理严重不平衡,私下里找到老板,表达了想法,希望能涨工资。

同岗不同酬,老员工马上离职,老板欲哭无泪,难道又白培养几年!

可是老板却用未来画饼,以一大堆堂而皇之的理由打发了小陈,小陈心想:新人的表现很普通,可那又怎样?人家还是继续做的好好的,同样的工作,同一家公司薪资差异这么大,他如何能安心的做工作!小陈难以接受,于是就辞职跳槽到另一家互联网公司,工资更是轻轻松松破万!

同岗不同酬,老员工马上离职,老板欲哭无泪,难道又白培养几年!

其实,在现实职场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甚至有些时候,面对老员工的质疑,甚至是离职的威胁,一些老板也感觉到很无奈,企业整体薪资水平原本就低,要想吸纳新人进来,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力成本,给的薪资必须具有市场竞争力,否则没人来,自然造就了新人比老人工资高。这样的局面最终造成的后果是:部分不服气的老员工跳槽离职,同样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自己满意的薪酬,甚至还有人总结出有时候忠诚于企业,苦苦等待老板的加薪也未必比得过员工的一两次跳槽。还有部分舍不得走或走不了的员工虽然表面看不出不满,但私底下的抱怨情绪非常多,并影响到实际的工作效率,甚至出现那多少钱干多少事的心态。

同岗不同酬,老员工马上离职,老板欲哭无泪,难道又白培养几年!

那么到底该如何发工资,才能既让老板满意,又能留住员工呐?

发工资可以说有非常大的学问,发的好可以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发的不好反而会引起员工的抱怨、甚至打击员工的积极性。但是没有高人效,何来高薪酬?

马云说过,员工离职无非是两个原因,钱没给够,心委屈了。但钱给多少才是给够?人的欲望永远没有止境。你今年加了,明年加不加?你给这个加了,那个加不加?固定加薪只会不断吞噬企业的利润,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让企业不堪重负。在马云看来,工资应该这么发:

同岗不同酬,老员工马上离职,老板欲哭无泪,难道又白培养几年!

1、给结果付钱(奖),给努力鼓掌(励)

2、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

3、加工资是公司对你的岗位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4、那些没有调薪的岗位,要先提升它的作用和价值

想要留住人才,让员工有持续的加薪空间,但又不增加成本,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固定薪酬向宽带薪酬转变。

老板千万不要再发固定工资了:

  • 1.对员工而言,薪酬固定,虽有安全感,但缺乏上升空间;
  • 2.对老板而言,固定加薪员工才有动力,但价值并不清晰、动力经常不能持续;
  • 3.固定高薪养懒,固定中薪留人不励人,固定低薪失心丧志;
  • 4.安全感过了头就是助长安逸,安逸之下无勇士;
  • 5.破除刚性薪酬,是做大蛋糕制造共赢的起点。

在薪酬设计上,有的企业喜欢做减法。一般做法是,先给员工一个比较高的相对固定的薪酬标准,然后设定若干条件,如果员工不能达到条件或工作标准,就会损失一部分的收入。

对于这种现象,我的看法是,对低价值的岗位可以做减法,主要是以标准为导向。对于中高价值岗位要多做加法,主要是以目标为导向。为了达到做减法、强化工作标准与企业要求,考核就常常被设计成扣罚的依据与尺度,以此为由建立明确、公平的衡量标准。这种出发点,正是绩效考核不被多数员工认同和接纳的主要原因。

那么,怎样设计薪酬模式才能激发员工的斗志,让他为自己拼命地干?同时还不增加企业的成本?

建议采用以下模式来激励员工

利益驱动:KSF薪酬全绩效模式,价值=价格=财富,做价值管理,实现在企业增值的前提下增加工资;文化驱动:积分式管理,开发金钱货币以外的一种激励符号和评价工具;事业驱动:小湿股、合伙人模式,建立共同挑战目标,实现双向驱动;目标驱动:设定自我需求与职业发展目标,员工为自己而做。

同岗不同酬,老员工马上离职,老板欲哭无泪,难道又白培养几年!

更易落地激励模式

这些模式的应用范围见下表:

同岗不同酬,老员工马上离职,老板欲哭无泪,难道又白培养几年!

适用于管理层,一线岗位——企业管理者通过增加产值、价值的方式,实现为自己加薪。由于加薪但不增加企业成本,倍受中小企业推崇。即通过对员工创造的结果和价值进行量化,与员工所得的报酬进行深度挂钩,强调以“结果”和“价值”换取报酬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和薪酬全绩效模式。

同岗不同酬,老员工马上离职,老板欲哭无泪,难道又白培养几年!

KSF模式的激励性体:

员工有6-8个加薪渠道,薪资弹性大只要员工自己干的好,就能自己为自己加薪员工与企业利益趋同,员工获得高薪的同时,企业获得高利润员工成为企业的经营者,不会轻易离开公司,和老板一起共同经营公司

同岗不同酬,老员工马上离职,老板欲哭无泪,难道又白培养几年!

本文所讲的:激励性KSF模式实操内容及案例,来自《绩效核能》一书,想深入学习的,建议点击以下链接购买!书内附数十个行业案例,免费赠送独家视频学习资料。

李太林《绩效核能》加薪不加成本薪酬模式KSF、ppv、积分式教材

李太林《绩效核能》加薪不加成本模式KSF、ppv、送视频送线上辅导

购买此书后,联系辅导老师,可获得以下特别礼物:

1、朋友圈绩效干货知识分享 。

2、两部配套绩效学习视频。

3、线上辅导1小时。

KSF的分钱与共赢模式

一、分谁的钱

1、市场的钱;2、浪费的钱;3、新价值点的钱;4、超值的钱;5、高效的钱。

二、凭什么分钱

1、员工创造了更高价值;2、人效提高了,资源充分利用了;3、做出了超出原来的价值、产值;4、做出做更好更多的事情。

三、如何分钱才有意义寻求平衡点,比过去做得更好原则1:只要做得比过去好,超越 标准就可以分钱原则2:企业愿意为粘合度、匹配度高的指标付费原则3:①平衡线思维:员工收入增加、企业利润增长给员工一份加薪计划,给企业一套改善企业的的方案;②平行线思维:平行向上、可持续良性增长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高度粘合,实现目标一致趋同

举个简单例子,某门店店长KSF工资模板:

同岗不同酬,老员工马上离职,老板欲哭无泪,难道又白培养几年!

  1. 营业收入每增加5000元,奖励100元,每减少5000元,少发50元;
  2. 利润额每多1000元,奖励12元,每少500,少发6元;
  3. 人创营业额,每多400,奖励50,每少400,少发25元;
  4. 培训员工,每多培训一个小时,奖励50元,每少一个小时,少发25元。


KSF对员工的转变:

收入由老板给 →收入由自己创造薪酬变化幅度不大 →薪酬上升没有空间限制做多做少一个样 →只有做的多才能拿得多在上级监督下做 →自动自发工作

KSF对企业的转变:

企业由老板一人经营 →企业由全体员工共同经营员工工资上涨意味着企业成本上升 →员工工资上涨意味着企业利润上升员工消极工作 →员工主动加班拼命干人才留不住 →人才赶都赶不走

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或建议,想要详细了解KSF薪酬全绩效模式可以私信,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交流!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收获,请不要忘记转发,收藏哦,更多行业案例,管理技巧请持续关注“绩效核能官方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