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减负一场“寒门”的灾难?阶层出现,“寒门”学子将何去何从

最近媒体不断报道教育减负的消息,为学生减负理应是值得所有人高兴的一件事,我们也来看看本文作者的一番观点。

观点无所谓谁对谁错,欢迎您在留言区表达您的看法。

教育减负一场“寒门”的灾难?阶层出现,“寒门”学子将何去何从

教育减负一场“寒门”的灾难?阶层出现,“寒门”学子将何去何从

1

减负,让寒门更受伤……

人这一生,如果不生为富二代,如何才能跨阶层改变命运呢?

古人给出了一个最简单的回答:读书。

苏秦刺骨,身配六国相印,成一代纵横大家;匡衡,凿壁借光,官至宰相;车胤囊萤,孙康映雪,成就一代名臣……

教育减负一场“寒门”的灾难?阶层出现,“寒门”学子将何去何从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要想在这样一个社会生存,必须要更努力,而读书是唯一一条让寒门弟子成功的通道。

应试教育因为“填鸭”的模式被骂得体无完肤,但它其实是穷人最大的福利。

2

减负后,弱化的公立学校,事实并不让人乐观

首先是农村、小城镇的公立学校考试成绩越来越没有竞争力。

说到学习时长,75后,80后那一代人是深有感触的。

无论严寒酷暑,天还没亮,农村的学生就已经行走在上学的路上,一待就是一整天,晚上回去还要写作业。

到了初高中,学习时间更加紧迫,晚上还得自习。

但那时候的学生学习兴趣很大,家长很放心,他们对教的好、管的严的老师特别尊重。家长认为他们在外面辛苦挣钱,只要想到学校里有负责任的老师管着孩子,就放心了。

可以说,管理严格的公立学校是寒门的福利。因为寒门家的钱不多,公立学校管得严、教得好,只要孩子肯吃苦就能考上好大学,改变命运。所以,当时不少农家子弟因此考上了好学校。

这是很多75后、80后得以改变命运的阶梯。

教育减负一场“寒门”的灾难?阶层出现,“寒门”学子将何去何从

可是,自从公立学校逐渐“减负”之后,很多老师不敢给学生多布置作业,甚至演变到后来,

老师不敢严厉管教学生,教师体罚学生越来越少,学生殴打老师的事情却越来越多:

初一女老师,在为一个转入该校的学生办理报名手续时,因言语不和与该学生及其家长发生冲突,结果招致该学生和其家长联手暴打该女老师。

另一位初一的女教师在上课时与一男学生发生冲突,该男生当场掌掴女老师耳光四五下,然后安然回座位就坐,现场五六十学生起哄大笑,无人帮助该老师!

学生不满批评持棒殴打老师被判赔偿1800元;

河南高中女生受批评找人报复将老师打成重伤;

类似这种报道越来越多,这是在过去“严师出高徒”的时代难以想象的,可以说“师德”和“教风”的溃败。一些学生家长只要孩子在学校“受委屈”就去找老师,导致老师的教学陷入被动局面。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得出:中国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

2004年,厦门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对全国34所高校的生源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普通工人阶级子女考入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比例分别减少了7.9%与5.6%。

部分公立学校教育质量大不如前,教师工作被动的情况下,寒门子弟难以考上好大学。

教育减负一场“寒门”的灾难?阶层出现,“寒门”学子将何去何从

3

教育全面败落的农村

“减负”之后,学生不再是在学校读书就可以了,而是需要更多校外培训。寒门的孩子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城市里的孩子周末几个培训班轮流上,农村的家庭却没有足够的金钱去帮助孩子拓宽知识面。

所有家长都意识到,社会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对文凭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以前是考上大学就行,现在是必须211、985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甚至还需要有研究生学历。巨大的现实摆在面前,哪里是一句“减负”就能应付的?

上课要求松了,布置的作业少了,加上放学时间早,孩子们其余的时间都用去哪了呢?

有钱人家的孩子回家接受私人教师的指导,接受精英教育,为出国深造做准备;

一般收入的家庭,送孩子去补习班、培训班;

而农村地区的孩子,大多父母外出务工,在家无人指导学习,只好放任自流。

结果就显现了:

原本应该在学校里学习的时间,被挪到了学校之外的补习班、培训班。(上海市委今年的一份提案显示:通过对部分上海中小学家长的问卷调查,有84.15%的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

农村地区的考试成绩下滑明显,学生读到初中就放弃,因为即使去乡镇高中,也不可能考上好大学。

如果名牌大学扩大自主招生,增加综合素质评价,那就更有利于家庭条件更好的孩子,这些孩子多才多艺,学习好,综合素质强,被名校录取的概率就很大。

这就是:减负,有利于富裕家庭,间接削弱了寒门孩子读书成才的希望。

教育减负一场“寒门”的灾难?阶层出现,“寒门”学子将何去何从

减负”、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其实正在给家庭加压。

社会竞争激烈,即便在学校给孩子“减负”,可是条件好的家庭还是会为自己的孩子投入金钱和时间,让他们学得更多知道的更多,因为只有孩子越优秀,以后才会在社会站稳脚跟。反观,条件不好的家庭除了让孩子去学校读书,还能拿什么去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

所以,教育就成了阶层再生产的场所。

因为无论官方怎么“减负”,社会的资源、职位、上升通道都是有限的,大家都是在竞争中生活,竞争是大自然法则,没有任何一种生物的童年是在吃喝玩乐中度过的,都要学会生存的本领,而人,则需要更多的本领才能在社会立足。

优胜略汰,阶层就产生了。

钱文忠说:“高考制度之所以不能改,是因为我们找不到比高考制度更不坏的制度。

教育评价体系不变,高考就是唯一。

减负,就意味着减分数。

减负的结果就成这样:国家减负——家长为了获得优势,增负——孩子累——国家再减负——家长再增负——孩子更累。

教育减负一场“寒门”的灾难?阶层出现,“寒门”学子将何去何从

减负的后果是进一步拉大寒门孩子与富人之间的差距;

减负的后果是进一步让寒门孩子失去更多选择的机会;

教育减负一场“寒门”的灾难?阶层出现,“寒门”学子将何去何从

老师,请告诉孩子们:生活不易,事实从来如此,要想卓越,就得付出常人十倍的努力。读书,本不易,不历艰辛,怎得硕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