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日本人爲什麼要稱中國婦女爲花姑娘?背後原因太無恥

抗日戰爭時,日本人為什麼要稱中國婦女為花姑娘?背後原因太無恥

喜歡抗日影視劇的小夥伴,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小鬼子總是稱中國女人為“花姑娘”,走街串巷的低級日本軍官,每天只會哇啦哇啦 “大大滴有” “花姑娘滴”,一臉猥瑣的表情,操著二聲花,為什麼小鬼子要用這個詞呢?

抗日戰爭時,日本人為什麼要稱中國婦女為花姑娘?背後原因太無恥

“花姑娘”在詞典裡的解釋,長相漂亮的女子或姑娘,善良美麗 大方單純,但侵華日軍口中的花姑娘,可不是指善良、美麗的中國女性,當時日軍把中國人稱為“支那人”,這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的蔑稱。

抗日戰爭時,日本人為什麼要稱中國婦女為花姑娘?背後原因太無恥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鬼子在中國燒傷搶掠,無辜生靈被摧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期間鬼子罪惡的魔爪不僅伸向中國士兵,還殘忍傷害了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婦女被頻頻侵犯,並被鬼子冠以“花姑娘”的稱呼,只要能讓日軍發洩獸慾。或者說專門用來讓日軍發洩獸慾的女性都稱為花姑娘。

抗日戰爭時,日本人為什麼要稱中國婦女為花姑娘?背後原因太無恥

“花姑娘”來源於日文發音,舊社會女子常常穿棉布做的衣服,顏色比較鮮豔,給人眼花繚亂的感覺鬼子稱其為“花姑娘”,雖然花姑娘本身聽起來不那麼粗魯,但姑娘前面加上一個“花”字,說出來的味道,給人一種花心、邪念、猥褻和色迷迷的感覺。

抗日戰爭時,日本人為什麼要稱中國婦女為花姑娘?背後原因太無恥

花姑娘一詞見證了中華民族屈辱的印記,但它並非抗戰才有,清末以來“花姑娘”流行,本義是指妓女“花”和“姑娘”亦可單指妓女,結果詞義演變, 將“花姑娘”由娼家推向良家,使無數中國女性蒙羞。

抗日戰爭時,日本人為什麼要稱中國婦女為花姑娘?背後原因太無恥

侵華日軍看好“花姑娘”,正在於它本可做“妓女”的代名詞,恣意侮弄中國女子,掠奪中國婦女充當軍事慰安婦,到處強暴女性卻口稱“花姑娘” 可謂人面獸心。一段蒙羞的過去,希望大家銘記於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