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盟友到敌人:克里米亚汗国与莫斯科公国的恩怨情仇

位于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亚半岛犹如一只伸展开的巨型章鱼,将触角从东欧平原南端伸向黑海中央。历史反复证明,“谁控制了克里米亚,谁就控制了黑海”。1430年克里米亚汗国从金帐汗国中独立,1478年成为奧斯曼帝国的藩属国。金帐汗国不甘心在克里米亚的失败,它从不承认克里米亚的独立,更不承认奥斯曼帝国对克里米亚汗国的宗主权。当克里米亚从金帐汗国中独立出来的时候,莫斯科公国也在努力谋求摆脱蒙古人的统治。在此时,金帐汗国虽然已是强弩之末,国力却尚未消耗殆尽。莫斯科公国要想独立,势必会面临金帐汗国的干预。莫斯科公国与克里米亚汗国因此面临着共同的敌人一金帐汗国。1474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派遣使与克里米亚汗国缔结反对金帐汗国的联盟。对于莫斯科与克里米亚的结盟,金帐汗阿合马与立陶宛大公卡西米尔四世订立联盟来作为回应。双方商定同时出兵,从东西两线夹击莫斯科。 1480年,金帐汗国与莫斯科公国进行决战。阿合马汗派人疾驰至立陶宛,请求卡西米尔四世速发援军,夹击莫斯科。但是此时立陶宛正忙于应付莫斯科的盟友一克里米亚汗国的进攻,已经无力增援阿合马汗了。最终阿合马汗不战而退,并在撤退途中死亡。莫斯科公国获得了独立。1502年,克里米亚汗国攻陷金帐汗国首都萨莱,灭亡了金帐汗国。摆脱金帐汗国之后,莫斯科公国联合克里米亚汗国,共同进击立陶宛。在1487—1503年对立陶宛的战争中,莫斯科的军队深入立陶宛领土进行了打击。而克里米亚汗国则全力而出,展开了对立陶宛控制的乌克兰的进攻。最终在克里米亚汗国的大力支持下,莫斯科公国打败了立陶宛,夺取了立陶宛的部分土地。而克里米亚汗国则从对乌克兰的进攻中不仅得到大量财物,而且扩充了其在乌克兰的势力。

从盟友到敌人:克里米亚汗国与莫斯科公国的恩怨情仇

共同的敌人消失后,克里米亚汗国与莫斯科公国围绕着金帐汗国的遗产,展开了争夺。克里米亚汗认为自己是金帐汗国诸汗的继承者,要求控制从金帐汗国中分离出来的喀山和阿斯特拉罕汗国,而莫斯科公国 为了东进和南下,也想吞并这两个汗国。灭亡了金帐汗国之后,克里米亚汗希望借助于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夺取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于是便出现了各汗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庇护下重新联合的可能。莫斯科公国意识到了这种威胁。瓦西里三世在1503年结束对立陶宛的战争后,把战略重心投向了喀山汗国。1506年,瓦西里三世发兵喀山汗国,结果却遭到了失败。瓦西里三世刚刚撤兵,喀山汗国就暗中联络克里米亚汗国,试图共同反对莫斯科。1518年喀山汗阿敏去世之后,喀山内部分裂为两派一亲莫斯科派和亲克里米亚派。最终,克里米亚汗穆罕默德.格莱在1521年成功地扶持自己的弟弟沙希布.格莱登上了喀山的汗位。这样克里米亚和喀山均为格莱家族所控制,他们把打击目标一致对准了莫斯科公国。1521年,克里米亚和喀山联军北侵莫斯科公国,很快兵临莫斯科城下,掳获大量人口后撤兵。

从盟友到敌人:克里米亚汗国与莫斯科公国的恩怨情仇

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正式称沙皇,此后俄国决心全力以赴吞并喀山汗国。1548—1550年间伊凡四世两次亲征喀山,均未获成功。1552年,伊凡四世第三次亲征,终于打败了喀山,打退了克里米亚的援军,吞并了喀山汗国。征服喀山之后,俄罗斯又把目光投向了南面的阿斯特拉罕汗国。1554年,伊凡四世率军两度重创克里米亚汗国支持下的阿斯特拉罕汗国主力部队。1556年,俄罗斯灭亡了阿斯特拉罕汗国。之后,伊凡四世开始直接对付克里米亚汗国,却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于是,俄罗斯把目光转向了西边,开始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而努力。为了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1558年伊凡四世派兵进攻立窝尼亚,发动了立窝尼亚战争。在伊凡四世时期,俄罗斯对奥斯曼帝国的威胁变得严重起来,苏莱曼大帝(1520-1566年在位)一直过分关注反对哈布斯堡王朝,以至未能帮助克里米亚汗国与俄罗斯争夺喀山和阿斯特拉罕两汗国。塞利姆二世(1566-1574年在位)登基后,奥斯曼帝国看到了俄罗斯忙于立窝尼亚战争无暇东顾,就想夺取阿斯特拉罕国。1570年夏,奥斯曼帝国派军由亚速向阿斯特拉罕推进,途中与拥有4万人的克里米亚鞑靼军队汇合,但是由于饥饿和缺水,远征失败了。 1571年,在波兰国王西格蒙德二世的劝说下,克里米亚汗德夫列特一世在部分奥斯曼帝国的援军的配合下,进攻俄罗斯。这次进攻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不仅攻入了莫斯科,而且差点俘虏了伊凡四世,在撤兵时还虏走15万人。俄罗斯遭到了沉重打击。1572年,德夫列特一世在7千名奥斯曼帝国炮兵的配合下,再次攻打俄罗斯,却由于轻敌在莫洛季高地中了埋伏,受到重创后逃回克里米亚汗国。1579年,受奥斯曼帝国支持的波兰国王巴托里突率大军东进,侵人到俄罗斯的脏地区,重创了俄罗斯。同时,瑞典也在北方对俄国发动进攻。最终,俄罗斯战败。

从盟友到敌人:克里米亚汗国与莫斯科公国的恩怨情仇

虽然俄罗斯在立窝尼亚战争中元气大伤,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对外扩张,但经过几十年的休养之后,国力重新发展起来。波兰虽然取得了立窝尼亚战争的胜利,但不久之后又陷人了与周边国家的战争,国力日渐消耗。1648年5月,在波兰统治下的乌克兰地区(1569年卢布林和约之后,立陶宛统治下的乌克兰土地经过这次合并转到了波兰统治之下)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乌克兰哥萨克农民大起义。围绕着乌克兰的归属,奥斯曼帝国、克里米亚汗国、俄罗斯、波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经过14年的俄波战争(1654-1667年)之后,俄罗斯与波兰签定了《安德鲁索沃条约》,以第聂伯河为界瓜分了乌克兰,将右岸乌克兰划归波兰,左岸乌克兰划归俄罗斯。随后,在克里米亚汗国的协助下,奥斯曼帝国对波兰开战,使波兰控制的右岸乌克兰转归奥斯曼帝国。 俄国利用土波战争之机,夺取了右岸的奇吉林地区。在把波兰排除出右岸乌克兰之后,克里米亚汗国开始配合奥斯曼帝国与俄罗斯争夺左岸乌克兰。经过1677年8月-1678年8月的战争后,克里米亚汗国配合奥斯曼帝国从俄罗斯手中夺回了右岸的奇吉林地区。之后,双方的战斗陷人僵局,谁也没能取得任何进展。1681年春,在克里米亚汗国首都巴赫奇萨赖城,奥斯曼帝国、克里米亚汗国与俄罗斯签订了《巴赫奇萨赖和约》。根据协定,右岸乌克兰归属奥斯曼帝国,基辅和左岸乌克兰归属俄罗斯。《巴赫奇萨赖和约》签订之后,奥斯曼帝国全力对付奥地利,结果陷人了奥地利、俄国、波兰、威尼斯组成的反土“神圣同盟”的包围圈中,依附于奥斯曼帝国的克里米亚汗国的命运也变得岌岌可危。

从盟友到敌人:克里米亚汗国与莫斯科公国的恩怨情仇

1710年11月,奥斯曼帝国向俄国宣战,同时克里米亚也开始骚扰俄罗斯南部边疆。1711年2月,彼得对奥斯曼宣战彼得把这次战争看成是吞并黑海北岸地区和建立黑海霸权的大好时机。克里米亚半岛是沙俄通往黑海的必经之地,为了夺取黑海出海口,必须吞并克里米亚。在彼得逝世后,他的后人继承了其制定的南下政 策。而此时的奧斯曼土耳其已朝不保夕,成强弩之末。1735年,俄国女皇安娜联合奧地利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最终奥斯曼帝国战败。根据1739年签订的《贝尔格莱德条约》,俄国重新获得亚速。失去亚速使得奥斯曼土耳其失去了抵抗俄国的坚强堡垒,依赖于奥斯曼帝国的克里米亚汗国开始直接面临来自俄国的威胁。1762年6月,叶卡捷琳娜登基称帝。她一登上皇帝的宝座,就继续执行彼得大帝的南下政策。1768年俄土战争爆发。对于俄国来说这次战争的目的,就是要吞并克里米亚汗国,夺得黑海出海口和建立黑海霸权。结果土耳其战败。1774年7月,俄土双方签订《库楚克一凯纳吉条约》,条约规定,克里米亚汗国脱离奥斯曼帝国而独立。 在《库楚克~凯纳吉条约》中,俄国迫使奧斯曼土耳其承认克里米亚汗国独立,不过是为进一步吞并做准备。1776年秋,苏沃洛夫率俄军开进克里米亚半岛,赶走了岛上的土耳其军队,控制了克里米亚半岛。1777年3月,俄国将其傀儡沙金.格莱扶上汗位。之后在土耳其人的支持下,克里米亚半岛爆发了反对俄军和沙金汗的民众起义。俄国看到沙金.格莱在克里米亚的地位非常脆弱,于是决定由俄国直接统治。1783年4月克里米亚汗国被划为新俄罗斯边区,克里米亚汗国正式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