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扶貧讓一座六百年古鎮「復活」

旅遊扶貧讓一座六百年古鎮“復活”

走進和順,小橋流水、牌坊、以及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映入眼前,在牌坊前和小橋旁爭相留影的遊客,證明這的確是一個人氣頗旺的旅遊古鎮。

有著600年悠久歷史的和順古鎮位於騰衝市區西部4公里處,有海外華僑30000多人,主要分佈在緬甸、泰國、美國、加拿大等13個國家和地區,是“家家有華僑,戶戶是僑眷”的著名僑鄉。

旅遊扶貧讓一座六百年古鎮“復活”

助農增收:文化旅遊產業的“和順模式”

和順人祖祖輩輩“下南洋、走夷方”,在給家鄉帶來了財富的同時,也為和順鎮積澱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濃郁的人文氣息和田園牧歌式的秀美風光。可以說和順肥沃的“僑鄉文化”奠定了旅遊業發展的基礎,旅遊業的發展又使百年僑鄉脫貧致富,重現昔日輝煌成為現實。

近年來,和順鎮黨委、政府在騰衝市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廣大華人華僑和僑眷僑屬的支持下,和順始終堅持“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的理念,以文化為靈魂,以保護為基礎,加強旅遊與扶貧的深度結合,堅持不懈地按照“保護風貌,浮現文化,適度配套,和諧發展”的方針推進古鎮旅遊開發,創造出旅遊文化產業與扶貧開發相結合的“和順模式”。

旅遊扶貧讓一座六百年古鎮“復活”

優化環境:堅持全面完善旅遊基礎設施

根據旅遊扶貧規劃,在旅遊建設過程中,和順緊扣“中國騰衝、天下和順”的主題,以“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為理念,在中央、省、市各級的關心支持下,進一步整合傳統村落、美麗新村、旅遊小鎮建設、歷史文化小鎮等多個項目,全面完善旅遊基礎設施。

十餘年來,共累計投入6億元,實施了“四線入地”、美麗新農村建設、古鎮保護、旅遊環線、停車場、旅遊公廁、環境整治、扶貧開發等項目,柏聯公司修繕了和順小巷、艾思奇故居、劉氏宗祠、元龍閣等景點,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夯實。

據統計,“十二五”期間,和順累計投入固定資產3.76億元,實施了四線入地、美麗新農村建設、道路通達工程、鄉村環境整治、旅遊設施配套、文化教育衛生、農田水利、古鎮保護及傳統村落建設等項目,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不斷夯實,全鎮生活環境更加優質,生活質量得到全面提升。同時,基礎設施的完善,為進一步開發旅遊項目及引導村民創業致富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旅遊扶貧讓一座六百年古鎮“復活”

政企合作:全民參與帶動群眾脫致富

在和順旅遊文化發展過程中,按照“保護風貌,浮現文化,適度配套,和諧發展”的理念,結合和順規劃,對和順古鎮進行保護性的開發,充分調動廣大村民有序參與旅遊經營的積極性,目前有70%以上的僑眷僑屬在自己的住宅地開展特色餐飲、民居住宿、農家休閒、旅遊商品製作經營活動等。

隨著和順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和順備受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鎮黨委、政府圍繞旅遊促經濟發展、帶群眾致富這一目標,加大政策扶持,把旅遊就業和現代旅遊服務業作為兩項重點工作來抓,通過引導和扶持,截至目前,全鎮7000多居民中,僅在當地企業工作的人員就達400餘人,全鎮70%以上的群眾參與旅遊,群眾的收入從2007年人均1500元躍升至2017年11145元。旅遊就業已成為當地居民增收致富的一個主渠道。“和順模式”得到了上級的充分肯定。先後榮獲了“第二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示範”、“第三批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旅遊目的地”、“中國十大最美鄉村”等榮譽稱號。

“家鄉好,最好陷河頭,綠柳叢中穿紫燕,紅蓮塘畔臥青牛,結伴泛孤舟”。這首詞就是對美麗和順的描述,和順旅遊扶貧工作,終於通過化蛹成蝶、破繭再生的不懈努力,收穫浴火重生,鳳凰涅槃後的自信與喜悅,重鑄古鎮發展的新輝煌。

(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楊豔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