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年前,吴三桂如果当时不投降满清,他能怎么样

300多年前,吴三桂如果当时不投降满清,他能怎么样

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在北京城内的煤山上自缢。这一消息传出后,正在奔往勤王路上的吴三桂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中。当时的吴三桂就像一块夹心饼干,处于李自成与多尔衮的夹缝中。崇祯自缢后,南京虽然迅速组织起一个新的领导班子运转起来。

但当时南京与吴三桂所处的位置相差太远,信息不通。在北京城被李自成占据后,吴三桂只知道北边已经归了大顺。其余情况,他也不清楚。前有大顺军,后有多尔衮,双重挤压下,吴三桂能做的选择其实并不多。

吴三桂当时虽然握有明朝最后的精锐部队。但这支部队已经太久没有发兵饷了,不管是补给,还是军心上,都有一定的损耗。更何况,凭借这样一支军队,想要在大顺和后金中间立足,难度系数非常高。

吴三桂能做的,就是在李自成和多尔衮中,选择投靠的对象。最开始的时候,吴三桂选择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这个做法,对于吴三桂,以及麾下的部将来说,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在当时,大顺政权夺取天下的态势,堪称势如破竹,有一股统一天下的气势。而且,相比较于后金,大顺政权是以汉族为主体没更容易接受。而且,吴三桂的父母都是居住在北京,处于李自成的直接控制下。吴三桂的选择,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命运。再加上吴三桂麾下的这支军队,一直是在北方跟清军对战,跟大顺并没有太多的深仇大恨,双方还是可以坐下来一起谈。

300多年前,吴三桂如果当时不投降满清,他能怎么样

吴三桂率军进发,准备到北京投降李自成。但军队走到河北玉田县时,吴三桂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忽然改变了主意,改变行军方向,直奔山海关,并夺取了这个重要关口,还写信给多尔衮,让他出兵山海关。同时,他又写信给李自成,假意声称自己仍要投降,用来延缓时间。对于吴三桂的突然转向,至今仍没有确切的说法。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吴三桂为了陈圆圆,选择投降多尔衮。还有一种说法是吴三桂听说自己的父亲吴襄被逮捕,家产被抄没,这才决意投降。事实的真相,至今已无人知晓。唯一确定的是,夹缝中的吴三桂,选择投降多尔衮,成为多尔衮统一天下的马前卒。那么吴三桂如果当时不投降满清,他后面能怎么样?

1、 和李自成打到底,基本上就是兵败身死。应该说,吴三桂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如李自成,在开始的激战中,已经节节败退。一片石大战,清军就是在吴军和闯军激战很久,吴军渐渐支撑不住的时候,突然袭击。 加上大风风向和骑兵的突击,最终击败了李自成。所以,如果吴三桂不投降,最后就是被李自成消灭。不过,清军依旧可能趁乱局入关。根本上说,大顺的统治太过不稳了,拷掠明朝大臣,实际上失去了士大夫阶层的支持。

2、当时最好的情况就是李自成成功招降了吴三桂,并与之合兵一处,然后在山海关外成功击退满洲八旗,可是这样李自成就能做稳江山了吗?要知道在李自成进京的同时张献忠也在武昌称帝同时进军四川,而且明朝残余势力也还有很强的势力。这几股势力都不是省油的灯,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李自成和张献忠会和平相处吗?就算李自成击败清军也会回过头找张献忠决战,谁胜谁负不好说,在李自成张献忠为了夺天下杀的天昏地暗时,关外的满清八旗肯定会趁李自成张献忠两军杀的两败俱伤时在次进关,当时的张献忠李自成无论谁也挡不住。

300多年前,吴三桂如果当时不投降满清,他能怎么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