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因爲沒有漢語拼音,字的讀音會不同嗎?詩句里的平平仄仄是怎麼對的?

醉飲南汀河



在昔日“悟空問答”之“《平水韻》和《中華新韻》最大不同是什麼?近體詩一定要遵守《平水韻》格式嗎”一文中,有位讀者留言如下:

⋯⋯我是位詩詞愛好者。只想向您請教一個問題:《平水韻》上平聲十灰韻中的“苔”字和“開”字,唐宋詩人怎麼讀音,才能與“灰”押韻?即韻母為ei,有哪些音韻學大師,有何權威著作解決了唐宋人的語音問題?(我只查了《康熙字典》《王力古漢語字典》用反切,依然不押韻。)請您百忙中回覆!回覆如下:

諸如此類問題在《平水韻》中出現的還比較多,像“灰”字,《唐韻》呼恢切;像“苔”字,《唐韻》徒哀切。此二字的讀音與現在基本一致,但在聲韻的取法上比現在更寬泛一些。此二字《平水韻》歸於一個韻部,正是用了反切法的原因。那個時候的讀音的習慣和方法,依韻腳的需要因調設韻,主要取之詩例來源歸於一個韻部。同樣對於未曾使用於同一首詩的同韻字,也沒有劃入一個韻部。至於音韻學的書很多,李葆嘉《清代古聲紐學》,胡安順《音韻學概論》等可以一讀。

其實,像《切韻》《唐韻》《廣韻》《集韻》《平水韻》等,都是古代不同時期的音韻學書籍,類似今天的《漢語詞典》等,平上去入的字各有歸屬,需要那個字,就去查閱,讀音反切法。


三上詞話作者


古時沒有漢語拼音,字的讀音會不同嗎?詩句的平平仄仄是怎麼對的?

古時候,字的讀音有直切法和反切法。直切法如“根”和“跟”同。這些是同音字。反切法是用兩個漢字來注另一個漢字的讀音。兩個字中,前者稱反切上字,後者稱反切下字。被切字的聲母和清濁跟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韻母和字調跟反切下字相同。如:東,德紅切。取德的聲母d,紅的韻母ong,便構成東音(dōng)。如“毛”,“莫袍切”。取莫~聲母m,袍的韻母ao,構成毛音(mao)反切韻依反切發聲以分音,收聲以分韻,故曰切韻。不過古代的四聲是平、上、去、入,與現代漢語的四聲有一些出入,古今聲母也有些變化。


中古時期指平、上、去、入四種聲調;
入聲:指以塞音 收尾的聲調。如b,d,t,k.

的《 》亦是以短促的入聲字(-t̚韻尾)作韻:

千山鳥飛[dzüë];
萬徑人蹤[mië]。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süë]。
中古漢語入聲字在近古(十四世紀前後)分別演化成陽平、上聲、去聲的現象,即入聲全濁音字歸入陽平,次濁音字歸入上聲,清音字則歸入上聲。

而全清和次清音字演化成陰平一類,全濁和次濁音字演化成陽平一類。去聲一直沒變。


淡月晗嫣1


格律詩講究平仄對仗,古人沒有拼音,也沒有普通話,各地的方言又不同,卻能夠分得清平仄,是不是感覺很神奇?

平仄的劃分僅限於中古漢語的發音,分為平、上、去、入四種音調,除了平聲之外,上、去、入都屬於仄。當代的普通話取消了入聲發音,把入聲字改成了一二三四聲。這就導致了用普通話判斷平仄會出現錯誤。



隨著歷史的變遷,古人與今人的發音大有不同,古代有入聲的發音,可以輕而易舉的分清楚平仄,尤其是南方人,比如粵語、閩南語、客家語、吳語,更容易區分平仄,直到今天這些方言依舊保留了入聲發音。古人區分平仄就像今人說普通話一樣,一學就會,很簡單的。

另外,古代不太清楚平仄的一部分北方人是可以查韻書的,古人寫詩填詞就是按照著韻書來區分平仄和押韻的,古代有《切韻》、《廣韻》、《平水韻》、《佩文詩韻》等工具書。不要認為只有今人才可以查字典,古人同樣可以查工具書。



古人依據自己發音的天然優勢和《韻書》之類的工具書來分辨平仄,故而也能夠寫出標準的格律詩。


層城鵷雛


謝謝邀請,只不過我這幾個月都在學習有關平仄的知識,還是小學生的水平,沒有能力答這個問題。但看我的媳婦、孫女,隨便說一個字,她們都立即知道是平仄,不用象我一樣要把四聲都念一遍,有時一聲和三聲還錯,或是查字典。我就知道是我小學漢語拼音部分沒學好。

古人在私塾裡學習完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識字的基本課程後,開講四書五經時,對對聯是一項基本能力訓練,不僅是為了寫詩的需要,八股文中有四段對偶排比的句子,也需要較強的對仗功力,所以平上去入是老師會嚴格要求,並強化訓練的基本功,而老師會自己使用韻書或字典,並要求學生嚴格遵守,背誦,讀書人為了功名,平仄是一定要學會的。而且古人沒有我們現在這麼多的功課,一心只讀聖賢書,所以並不奇怪。


旁觀者嵐


古代是有拼音的,不過不是英文字母,是漢字的部首與編旁,還有片假名,都有發音的,跟英文字母拼音有讀音差異,請悟空白痴不要再拿著蘋果手機說愛因斯坦沒你有文化,他微信都不會用😊


邁克爾35


古人用切韻,即第一個字的聲母和第二個字的韻母相拼。比如,空字發音,用苦紅兩字切,即苦字聲母K和紅字的韻母Ong相拼,就是KONG,空了。


qzuser1981738


不請自來哦。古代雖然沒有拼音,但是字的發音還是會的,拼音只不過是發展到現代,人們後來給加上去的。口中可以發出各種聲音,但不是每種聲音都有拼音來標註。

中國的文明五千年,文化積累豐富,字體和讀音隨著發展有變化,但是都是傳承下來了,這是語言自身的力量。平平仄仄也可以靠語感來做到,就像我們自己做個打油順口溜,朗朗上口也沒有去看拼音。要相信古人的智慧和文化修養。


谷小咔


大部分現在人比古時人笨了


一個烏鴉59286269773



夜1671947


上墨客島,發文章!

上墨客島,看視頻!

上墨客島,學藝術!

上墨客島,交朋友!

上墨客島,撿墨寶!

上墨客島,展示才華,成全個性!

上墨客島,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搜索並下載墨客島App登錄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