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將此文轉發給975萬高考考生!

請將此文轉發給975萬高考考生!

1、

2018高考成績已經公佈。

這幾天,不少朋友問我,不知道該如何選學校、選專業,對此很是迷茫。

的確,擇校選專業是件大事,關乎個人前途,現實中前途又等於錢途,既然和錢有關,今天小進就儘自己所知所悟,分享下自己的看法。

上來先說結論對大多數人而言

學校選擇上,讀綜合性大學,首選985/211(現在換個馬甲叫“雙一流”);讀專業性大學,首選該專業全國排名靠前的高校;

地域選擇上,首選北上深廣,一線城市普通一本和欠發達地區211/985,也要選前者,優先爭取大城市。

專業選擇上,首選IT、金融相關專業,少扯什麼個人興趣愛好。

以上各要素,按重要性排序就是:

城市>學校>專業>興趣

不知道該如何擇校選專業時,可參考這個大的原則。

2、

上面這個結論,有人可能會嗤之以鼻、大聲反對:

都什麼年代了,還惟985/211是從?!一線城市有這麼好嗎?你這是赤裸裸的地域歧視!竟敢如此忽視個人興趣愛好,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嗎?!

親,先不要急~

這些結論,絕對是過來人的肺腑之言

擇校上,首選985/211或知名專業性大學,原因在於這些學校牌子夠硬。

無論是今天報考,還是幾年後就業,學校永遠在專業前面,

天下沒有“××專業”,只有“××大學××專業”,牌子越硬的學校,各專業教學質量不會差到哪裡去。

這個道理最淺顯,其實根本不用講。

但是,在追求個性的今天,出現許多無知少年diss 985/211,認為這些已不重要,等畢業找工作時才發現此時流的淚,是當年選學校時腦子進的水。

中國目前有2631所普通高校,每年有數百萬畢業生,這個本科多如狗,碩博滿地走的時代,依舊是個處處都要“看臉”的時代。

你畢業證上燙金的學校校徽,就是你找工作時的顏值擔當

若在普通一本院校的好專業和985/211高校的一般專業前,不知如何選,建議選前者。

想靠專業技術吃飯,讀專業性大學的,就選該領域全國排名靠前的院校,原因也是同理,畢業後在該行業,學校就是你最好的背書。

此外,牌子硬的學校還有個好處:人脈資源質量高

中國是個人情社會,人脈最重要,所謂人脈不是簡單指你認識了多少人,而是由於你的努力,你能達到的層次所接觸的人。北大最差專業成績倒數第一的人,也有一群北大的同學、朋友,發展機遇就比其他人多許多。

請將此文轉發給975萬高考考生!

3、

城市選擇上,建議選發達地區的大城市

說句玩笑話,在大城市打遊戲,網速都會比小縣城快!

一線城市帶來的視野,可能遠超大學書本上教你的那點知識。

十七八歲的青年人,人生道路還很漫長,外面的世界波瀾壯闊,去北上廣深杭讀大學,全方位感受下它們的文化、經濟、人文、創業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中西部偏遠地區的211高校,和一線城市的普通一本院校,不知如何選擇時,建議選擇後者。

這和前面擇校並不矛盾,我們有一百多所211高校,除了前20名,後面這麼多高校間的差距並不大,更何況許多高校“211頭銜”是國家政策照顧,出於“教育均衡”目的獲得的,這點要明確了。

舉個例子:拉薩大學(211)和深圳大學(非211非985),選哪個?

答案不言而喻。

4、

最後是最具體的選專業,什麼專業以後最賺錢,自然是首選,在此推薦IT和金融相關專業。

任何一個行業,都是有周期的,往前看幾十年,你會發現每隔十年,最賺錢的行業都不一樣。

IT和金融屬當下最賺錢的行業,未來幾年依舊處於黃金期,即便以後過了黃金期,之後還有很長一段白銀期,選它們還是很靠譜的。

選專業,把個人興趣放最次要位置的原因有二

1、 我們的教育從小都在圍繞高考轉,沒有重視學生興趣、特長這麼一說(喊口號永遠大於行動),所以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因為就沒有興趣),有也頂多叫愛好,那不叫興趣;

2、 對90%的人而言,畢業後能否找份高工資工作,遠比興趣愛好重要

,這點等畢業後就會明白,但此時明白就晚了;

以上就是對擇校選專業的看法。

畢業時間越久,回頭再看,其實高考報志願很簡單:除非學校牌子特別硬,儘可能去發達城市讀大學,這個要遠比專業、興趣重要,原因只有兩個字:視野。

如果分數不夠,學校牌子不夠硬,就學個和IT相關的計算機,選個風口的行業,畢業找工作時才能事半功倍。(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