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用户破亿4年估值80亿,网易云音乐这套升级套路,价值100个亿

消费升级产品也得跟着升级。产品究竟该如何升级,成了老板们的心头问。其实晨光文具、旺仔饼干都还算不上产品升级的典范。产品升级你得多学它。

本文约字数1819字,约6分钟阅完

2年用户破亿4年估值80亿,网易云音乐这套升级套路,价值100个亿

它是网易云音乐,成立一年用户增长率就在音乐软件排行第一,超过巨头QQ,酷狗,成立两年就用户破亿,成立四年就估值80亿,用户破4亿,;真正实现了从0到1,从1到亿,从1亿到4亿。

01

网易云音乐诞生的初衷非常有趣。关于一个人,丁磊。丁磊喜欢音乐,不仅如此,还是资深音乐发烧友,他非常喜欢一些比较小众,甚至是小语种的音乐,比如南斯拉夫的音乐。

但他发现,市场上的音乐软件并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于是有了创建音乐APP的想法。

但在当时,市场市场可谓是一片红海,强敌环伺,酷狗音乐,QQ音乐,百度音乐,酷我音乐,虾米音乐,多米音乐等等。

这些音乐都是典型的互联网产品,不缺乏迭代精神,换言之不缺乏升级精神,如何与之斗?

是的,曾几何时它们极富创新精神,在几年前,打开QQ,QQ音乐随之被同步在QQ状态栏,你听的什么歌,网友都能看见,酷毙了;打开酷狗,一句哈罗酷狗,浓烈的音乐气氛就来了,整个人跟着轻松下来,爽呆了。

可现在呢,通过市场分析,这些音乐软件的升级几乎都是戴着枷锁在跳舞,根本谈不上严肃意义上的升级。你甚至可以这么说,随着时间流逝,这些音乐App都在丧失创新,音乐APP市场就是一个缺乏创新的大市场。

你可以见到它们不断优化APP细节,但从未想过主动营造一个新消费体验,可以见到,直播火了,它们才亦步亦趋跟着人家脚步。

02

网易云音乐从一开始,就有了消费升级的新动力。定位从用户入手,也就是回归用户,重塑体验,为此,将用户重新划分。

按照对音乐的喜欢程度,可以将用户分为音乐发烧友、以音乐为生的人、普通用户。

再通过走访周边人,做研究,发现音乐不仅与人有关,更与年龄有关,人们喜欢音乐的风格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变化。

如果不能体现出这个变化,就一定是个失败的音乐。

通过综合研究,网易云音乐就选择了当时还比较空白一个用户区间:即年龄层较低,而对音乐的喜好程度中等及中等偏上区域的这些人。

03

有了定位,匹配这些定位的创新就来了。

网易云音乐的UGC歌单绝对是音乐APP里空前的。解释下UGC歌单,就是普通用户可以自由上传的歌单,它制作非常简单,却能能够将上面我们分析过的高端用户和普通用户很好的链接在一起。

在这里,音乐达人等级用户根据某一主题(比如风格、场景、语种等类别)自建歌单,分享给其他用户收藏。

每个用户都可以创建自己的歌单,并进行站内分享。也可分享至绑定的社交账号(微博、人人),提供了流量导入,品牌唤醒的可能性。

其次是专栏。

网易云音乐特有的官方专栏、原创手记、乐评以及音乐心情等细分领域,内容多为音乐相关人士撰写,与音乐主题结合度高。

看似把音乐这件事做重了,实则延长用户使用时间的手段。另外,无论是为了促成用户交流或是分享,在一定程度可以给用户带来“快乐”价值。

紧接着是评论,网易云音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播放器,而是一个关于音乐的社区,喜欢音乐的人可以在这里玩的很爽。

在pc端,评论就在歌曲播放界面的下方,用户可以一边听歌一边看评论。移动端会在播放界面会显示评论数,用户点击就能观看歌曲评论。

几乎每一个用过网易云音乐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印象,这好像一个微博。它天生就不像一个孤单的产品,即使是孤单也是一群人的孤单。

评论、点赞,共鸣和互动都来了。再加上动态/话题的设定,一种个人音乐空间的感觉立即来了,就像发朋友圈,用户登录后可以在站内发布动态,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的同时,可以添加图片(包括gif最多四张)添加文字,还可以@某人,再次营造“分享与发现好音乐”的氛围。

再然后是个性化推荐。服装市场,个性化定制的红岭成为了行业标杆,美甲市场,个性化服务的河狸家成功击垮了嘟嘟美甲。

个性化是时代刚需。音乐更是一个个性化的产品,如何让每个人听到适合自己的歌曲,绝对是个升级重点。

网易云音乐是升级的典范,它不同于局部的调节优化,小打小闹,它围绕用户,以内容运营用户的思路,为产品升级打开了新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