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拆可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清朝时期的拆迁更加残忍和暴力!

​“拆迁”这个词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指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政府根据城市的建设规划需求,对规划建设用地内的建筑进行拆除,并且对范围内的居民进行安置和补偿。那么在城市发展较缓慢的古代,有拆迁这种事发生吗?答案是肯定的。

​清朝顺治时期,郑成功率部占据着东南沿海的部分海岛,与清朝军队进行周旋,而清军因为不善水战,面对郑家军来自海上的袭击也是无可奈何。不堪其扰的清政府无奈之下,于顺治13年搬出了明朝时的“禁海令”,企图将郑家军困死在海上。

强拆可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清朝时期的拆迁更加残忍和暴力!

相关剧照

​这个禁海令要求“寸板不许下海、片帆不许入口”,不仅严禁商船出海贸易,甚至于出海捕鱼的渔船也不准下海,可见当时的清政府确实是拿郑家军没有办法,不然也不会颁布这样竭泽而渔的命令。

​这项禁令颁布以后,郑家军有没有受到影响不清楚,沿海的居民却是被这道命令弄得苦不堪言,虽然清政府没有强迫沿海居民迁移,但是沿海的居民主要是以捕鱼贸易为生,不能出海捕鱼简直就是从根本上断绝了沿海渔民的活路,于是很多渔民也只能举家内迁或者远投海外。

​到了1661年郑成功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成功收复台湾以后,清政府顿时急了眼,除了原先的禁海令加大力度以外,还颁布了更加残暴的“拆迁令”,要求山东至广东所有沿海居民,一律往内陆迁移五十里地,同时将沿海的所以船只通通烧毁,以此来杜绝台湾郑家军与大陆的联系。

强拆可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清朝时期的拆迁更加残忍和暴力!

相关剧照

​ ​清政府给沿海居民拆迁的时间只有三天,要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迁走的,不论原由一律处死,因为这一命令,直接就导致了沿海超过十万渔民因此而遇难。后来清政府还嫌迁移的不够彻底,再次下令沿海百姓内迁三十里,很多的百姓就因这几次迁徙,落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当时清政府的官员们为了执行这个拆迁令,还想出了一个丧心病狂的办法,派人拉着绳索划定界限,如果超过这条界限有房屋建筑,那么界限内的建筑一律全部拆除。如果一个房屋正好在界限中间,那就将房屋在界内的部分拆除,剩余的部分百姓能不能住却懒得去管。

强拆可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清朝时期的拆迁更加残忍和暴力!

相关剧照

​这次迁徙时间波及了沿海的28个州县,被迫迁走的百姓高达上百万人,这些百姓为了身家性命,不得不抛弃良田,背井离乡。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这次迁徙,病死、饿死在了这条逃亡之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