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机构看后市:静待去杠杆高峰 中长期依旧抱定四条成长主线

海通策略:A股中期磨底 静待去杠杆高峰

①阶段性反弹在路上,逻辑类似2010、12、13、16年,即前期跌幅大、估值低,国内政策微调。中期圆弧磨底还需要时间,右侧需等去杠杆高峰过去。②未来行情向上超预期变量是国内改革,跟踪十九届四中全会,向下超预期变量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至其他领域。③短期反弹期科技类成长股弹性更大,银行估值修复。中期圆弧磨底角度,消费白马仍是较好配置品种。

六大机构看后市:静待去杠杆高峰 中长期依旧抱定四条成长主线

中信建投:股市或将迎来牛市 周期股存在非对称机会

2018年7月23日,国务院常务委员会指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扩内需政策要明确方向,金融机构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坚决出清“僵尸企业”,减少无效资金占用。市场普遍预期2018年下半年,财政政策开始发力,托底经济。在这种背景下,市场普遍预期货币政策放松,甚至预期央行将降低MPA考核。因此,本文将考虑在财政发力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应当如何配合?不同的政策搭配下,投资策略应当如何制定?

广发:货币宽松政策让位信用缓和政策 A股有反弹空间

我们在6.24《绝处逢生—2018年A股中期策略展望》中指出18H2触发A股反弹的三个因素先后印证。7.8《全方位比较A股历史底部的启示》,指出A股已处于估值底部区域;7.9《等待“宽信用”夯实底部》判断低评级信用债利差三季度见顶带来A股反弹也已发生;7.22《从可转债看A股绝处逢生》明确指出可转债已反转并将传导至A股,建议积极布局周期股。我们认为,“绝处逢生”的反弹已经确立,建议当下果断进攻周期股而不宜等后半段参与。

六大机构看后市:静待去杠杆高峰 中长期依旧抱定四条成长主线

中信策略:短期博弈周期 中长期依旧抱定四条成长主线

本期报告通过历史复盘来还原一轮反弹的“标准姿势”。从历史上每一轮超跌反弹行情来看,其实本身就遵循“超跌->有政策缓和/转向预期->博弈一轮预期->重新陷入低迷,等待短期内最高规格的政策验证->确认政策走向,短期市场分歧达到最大,市场震荡但成交开始放大,等待数据验证->实际数据验证->选择方向”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虽然每段历史都不完全相同,但投资者心态的变化周期基本是一致的。

华泰:政策转向助推经济内生韧性 周期突围有望持续

近期财政政策与信用政策出现转向信号,但市场认为经济刺激力度与空间有限、高杠杆率仍制约政策空间。我们认为:1)经济内生韧性有望持续释放,前期金融政策收紧平抑了需求的向上趋势,货币信贷政策与扩内需政策配合有望推动需求增速继续高于库存增速,补库存周期持续下经济向好或将使长端利率在3.5%左右见底,周期股业绩增长有望持续、成长股提估值空间受限;2)政策有望以结构性去杠杆为主,在对冲贸易冲突影响、修正前期紧信用“一刀切”对经济的影响、稳杠杆率三者之间寻找平衡点。行业配置继续关注周期突围组合(钢铁/机械/石油石化/建筑/金融)。

六大机构看后市:静待去杠杆高峰 中长期依旧抱定四条成长主线

国金:A股弱势行情特征是板块轮动快 不确定因素犹存

刚刚过去的一周,全球主要权益类市场“涨多跌少”。其中美三大股指(道琼斯、标普500、纳斯达克)周度表现分别为:1.57%、0.61%、-0.39%;德国DAX、日经以及恒生指数周度表现分别为:2.38%、0.07%、2.05%。7月2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美国Q2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初值4.1%,创2014年三季度来最高增速,前值由2%修正为2.2%。在减税政策刺激之下,美国各项数据均表现强劲,稳定的就业和宽松货币环境刺激了企业资本投资和增加美国企业盈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