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陳洪綬乃天縱之才,生逢朝代更替鉅變,一生不得志且放浪形骸隨波逐流,寄情書畫,筆墨長流天地間,晚明是一個星空燦爛的時代,他如董其昌一樣也是一個百代標程的巨匠。

陳洪綬(1599~1652),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詩人。字章侯,幼名蓮子,一名胥岸,號老蓮,別號小淨名,晚號老遲、悔遲,又號悔僧、雲門僧。漢族,浙江紹興府諸暨縣(今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陳家村)人。

年少師事劉宗周,補生員,後鄉試不中,崇禎年間召入內廷供奉。明亡入雲門寺為僧,後還俗,以賣畫為生,死因說法不一。一生以畫見長,尤工人物畫,與順天崔子忠齊名,號稱“南陳北崔”,人謂其人物畫成就“力量氣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蓋明三百年無此筆墨”,當代國際學者推尊他為“代表十七世紀出現許多有徹底的個人獨特風格藝術家之中的第一人”。

陳洪綬乃天縱之才,生逢朝代更替鉅變,一生不得志且放浪形骸隨波逐流,寄情書畫,筆墨長流天地間,晚明是一個星空燦爛的時代,他如董其昌一樣也是一個百代標程的巨匠。陳洪綬去世後,其畫藝畫技為後學所師承,堪稱一代宗師,名作《九歌圖》(含《屈子行吟圖》)、《西廂記》插圖、《水滸葉子》、《博古葉子》等版刻傳世,工詩善書,有《寶綸堂集》。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花鳥冊(十開之雙鳩圖)

陳洪綬祖上為官宦世家,至其父家道中落。出生前,有道人給他父親陳於朝一枚蓮子,說“食此,得寧馨兒當如此蓮”,所以陳洪綬出生後,小名即為蓮子(晚號老蓮),譜名則為洪綬,一名胥岸,字章侯。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花鳥冊(十開之花蝶圖)

陳洪綬幼年即喜繪畫,相傳陳洪綬四歲時到已訂親的岳父家讀書,見室內牆壁粉刷一新,便用桌椅做腳手架,在牆上畫了一尊八九尺高的武聖關羽像。九歲父親去世,隨藍瑛學畫花鳥。藍瑛讚歎道:“使斯人畫成,道子、子昂均當北面,吾輩尚敢措一筆乎!”有一次,陳洪綬在杭州學府裡見到李公麟七十二賢石刻像,用十天時間畫了一個摹本,人們都說臨得很像,陳洪綬聽了很高興。後來他又去臨了十天,邊臨邊加以改造,結果人們都說臨得不像,而陳洪綬聽了卻更高興。不滿二十歲時,祖父與母親去世,他哥哥一心想鯨吞家產,陳洪綬就將自己的一份拱手相讓,離家出走,客居紹興。

花鳥冊(十開之牧童圖)

在紹興師從著名學者劉宗周,深受其人品學識影響。1616年冬,洪綬作《九歌》人物十一幅,又畫《屈子行吟圖》一幅,僅用兩日完成。天啟三年(1623),洪綬妻蕭山來氏染病亡故,後繼娶杭州韓氏。崇禎三年(1630)應會試未中。崇禎十二年(1639)到北京宦遊,與周亮工過從甚密。後以捐貲入國子監,召為舍人,奉命臨摹歷代帝王像,因而得觀內府所藏古今名畫,技藝益精,名揚京華,與崔子忠齊名,世稱“南陳北崔”。但由於目睹政權的腐敗,當崇禎帝任命他為內廷供奉宮廷畫家時,他抗命不就。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花鳥冊(十開之崖邊獨釣圖)

崇禎十六年(1643),南歸隱居紹興。明朝覆沒後,清兵入浙東,陳洪綬避難紹興雲門寺,削髮為僧,自稱悔僧、雲門僧,改號悔遲、老遲,曾自雲:“豈能為僧,借僧活命而已”,“酣生五十年,今日始見哭”。一年後還俗,晚年學佛參禪,在紹興、杭州等地鬻畫為業。相傳一位官員為騙取陳洪綬的畫,便聲稱自己有件古畫,不知是宋畫還是元畫,請陳洪綬到他的船艙中去鑑定一下。不料那官員拿出來的不是畫而是絹,執意要陳洪綬為他畫畫。陳洪綬一面破口大罵,一面脫衣服準備往水裡跳,弄得那官員只好作罷。陳洪綬性格放浪而好色,試圖收藏或收購他的作品的人,競相到他經常出入的妓院去求畫。清軍攻佔南京時,大將軍固山額真從城中抓獲陳洪綬,大喜過望,當即指使陳洪綬作畫,陳不畫,拿刀威脅,也不畫;最後用酒和美女引誘才得以如願。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花鳥冊(十開之紅蘿花)

晚年曾在浙撫“田雄坐,嘗使酒大罵”,順治九年,“跌坐床簀,喃喃唸佛號而卒”。一說他“才多不自謀,有黃祖之禍”,被田雄所暗殺,一說是被杭州盧子由所害。逝後葬於紹興謝墅官山。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花鳥冊(十開之瓶花)

陳洪綬所畫的人物,體格高大,衣紋細緻、清晰、流暢,鉤勒有力度,整體效果在仇英、唐寅之上,人稱三百年間沒有他這樣格調的筆墨。明清之際,摹仿陳洪綬的畫家多達數千人,其作品和技法遠播朝鮮和日本。陳洪綬一生從事版畫藝術,以書籍插圖的形式廣泛流傳於世。他的作品數量很多,流傳下來有《九歌圖》、《西廂記》、《鴛鴦冢》、《水滸葉子》、《博古葉子》等五種,都由與他同時代的著名刻工雕刻,是明清木刻版畫的代表作。陳洪綬的著作,有《寶綸堂集》、《避亂草》、《筮儀象解》等。陳洪綬的版畫藝術,對清代畫家蕭雲從、任熊等名家從事版畫創作,都有著明顯的影響。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花鳥冊(十開之水仙)

明亡後,出家為和尚,名悔遲。後來在杭州賣畫。他畫仕女,裝束古雅,眉目端凝,古拙中透出嫵媚。曾為《西廂記》等戲曲小說作插圖,造型簡練概括,其作品有版畫《水滸葉子》、《博古葉子》、《西廂記》、《鴛鴦冢》、《九歌圖》、《屈子行吟圖》以及卷軸畫《戲嬰圖》、《仕女圖》、《花卉山島圖》等。藏書亦富於一時,其先人在元末曾建有“日新樓”以藏書,祖父陳奫又建有“寶書樓”。其父陳於朝(1573~1606),嘗讀書苧蘿山西竺庵。著有《苧蘿山稿》、《四書簡切講義》、《自得齋稿》。他將先人所有著述及其先人所藏古籍、字畫,建有“七章庵”以庋之,俞樾稱“七章庵陳氏藏書,遂為越中冠”。著有《寶綸堂集》。裔孫陳烈新(1817~1899),字蓴齋,藏書甚豐。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花鳥冊(十開之秋蟬枯葉)

陳洪綬雖不以書法名世,但其於書法藝術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是相當驚人的。陳洪綬作書嚴循中鋒用筆之法,他深諳掌豎腕平執筆的奧秘。其間雖小有以側鋒取妍處,但他能立即將筆調整過來。如此高超的控筆能力,無疑只能以掌豎腕平執筆法為之方可。再有,書法所要求的“回藏”、“提按”、“頓挫”、“絞衄”、“呼應”等等筆法要略,在他的運筆過程中,似無一處有缺憾,只是他做了無痕跡罷了,這也正是大相不雕、信言不美、修養至爐火純青境界的具體體現。從其書作中,我們可以感到,陳洪綬作書,心態是愉悅恬靜、輕鬆歡躍的,書寫過程對他來說似乎是一種最甜美適暢的享受。因此可以說,陳洪綬已找到了一種執運筆法的最佳方式,而這方式正是書法執筆、運筆的“真義”,在這“真義”中,書法的中鋒運行、回藏提按以及頓挫絞衄,全都是為暢爽書寫且寫出美感服務的。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花鳥冊(十開之雲下牧童)

陳洪綬的藝術成就,首先表現在版畫方面。明代至清初是中國版畫的黃金時代,尤以蕭雲從、陳洪綬兩位主持畫壇的大家之作為最。蕭的傳世木版畫以山水為佳,而陳洪綬則獨霸人物畫壇。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花鳥冊(十開之蒔花小蟲)

陳洪綬所作版畫稿本,主要是書籍插圖和製作紙牌(葉子)用,著名的有《九歌圖》及《屈子行吟圖》十二幅,《水滸葉子》四十幅,《張深之正北西廂》六幅,《鴛鴦冢嬌紅記》四幅,以及他逝世前一年所作的《博古葉子》四十八幅等。1638年,來欽之的《楚辭述注》付梓時,陳洪綬的《九歌圖》被作為插圖,付諸木刻,影響極大。他所創作的屈原像,至清代兩個多世紀,無人能超過,被奉為屈原像有經典之作。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花卉冊(八開之一)

《水滸葉子》是陳洪綬二十八歲時,花費四個月所作的另一組版畫精品。陳洪綬在這套《水滸葉子》中,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從宋江至徐寧凡四十位水滸英雄人物。陳洪綬大量運用銳利的方筆直拐,線條的轉折與變化十分強烈,能恰到好處地順應衣紋的走向,交代人物的動勢。線條均較短促,起筆略重,收筆略輕,清勁有力。這套圖一出世,不僅民間爭相購買而且博得了一班文人畫友的交口稱讚。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花卉冊(八開之二)

明末,陳老蓮的《水滸葉子》遍傳天下,以致後世繪寫水滸英雄的畫工很難脫出他的範疇。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花卉冊(八開之三)

《西廂記》是陳洪綬給書籍作插圖最多的一種,流傳有張深之的《正北西廂》、李吉辰本《西廂》及李卓吾《評本西廂》三種。張本的六幅插圖中,第一幅為鶯鶯像,其餘直接描繪原作內容有《目成》、《解圍》、《窺簡》、《驚夢》和《報捷》五幅,出色地表現了陳洪綬深厚的文學修養和高度的藝術水平。《博古葉子》(圖2)是陳洪綬去世前一年所作。由陳洪綬的好友、明末徽派最著名的刻工黃建中所刻。這套圖共四十八幅,黃建中的精湛技藝,與陳洪綬的設計堪稱珠聯璧合,忠實地展現了老蓮晚年的畫風和精神狀態。人物造型和線條要比壯年期高古,人物頭大身短,顯得頗有稚趣,線條佈置愈趨自然、散逸、疏曠,不像壯年期那樣凝神聚力,細圓而利索,但更加蒼老古拙,勾線也十分隨意,意到便成。其人物及筆墨的舒緩狀態,達到了中國傳統文人審美的最高境界。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花卉冊(八開之四)

曾經一度出家的陳洪綬,對於道釋圖像也多有涉足。《無法可說圖》畫一羅漢,高鼻深目,面頷奇異,手把藤杖坐在頑石上。羅漢耳孔穿環,嘴唇微啟,似乎正在向面前跪拜之人說法。這一跪拜的人形貌也頗奇異,神態專注而虔誠。人物造型很可能受五代禪月大師貫休的影響,並經陳洪綬特有的變形處理,古樸率真。《觀音像》是他晚年的另一幅佛畫精品。圖繪一男相觀音,身披白衣袈裟,手執拂麈,端坐菩提葉團上。細眼長眉,方面闊耳,雍容大度。其風格狀貌,一如論者所謂“軀幹偉岸,衣紋細勁清圓”。畫面上方以一半篇幅書《心經》,字體勁秀,末署“雲門僧悔病中敬書”。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花卉冊(八開之五)

綜觀陳洪綬在人物畫上的成就,壯年時已由“神”人“化”,晚年則更爐火純青,愈臻化境。造型怪誕、變形,線條清圓細勁中又見疏曠散逸,在“化”境中不斷提煉。直到近代,陳洪綬的作品還受到魯迅的極力推崇。魯迅早在壯年就著手於陳洪綬作品的蒐集,晚年還預備把他的版畫介紹出來。這一切,都說明了陳洪綬是中國藝術史上一位光彩熠熠的偉大畫家。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花卉冊(八開之六)

一、在中國美術史上,獨立創作一組個性極強的歷史人物而達到特殊效果的,《水滸葉子》是顯著的里程碑;

二、誇張的人物造型是基於深刻的精神氣質性格特徵,他的想象力在此顯示出極強的說服性,葉子成為他人物畫作風的有力說明,而且解釋了為什麼對後世有如此大的影響;

三、他利用各種作畫技法適應不同題材,如用折筆或粗渴之筆表現英雄、細圓之筆表現文士美人、用遊 絲描表現高古,成為中國傳統人物畫法的豐盛寶庫。陳洪綬一生秉性孤傲倔強,吞恨而終。他是一位擅長人物、精工花鳥、兼能山水的繪畫大師,與北方崔子忠齊名,號稱“南陳北崔”。當代國際學者推為“代表十七世紀出現許多有徹底的個人獨特風格藝術家之中的第一人”。著有《寶綸堂集》、《避亂草》等作品集。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花卉冊(八開之七)

陳老蓮四歲那年,到親戚家的私塾裡唸書。有一次,親戚因有事外出,對家童說:“牆壁剛粉刷好,別弄髒了。”就在親戚離開後,陳老蓮走進這間房子,他覺得在這高大的牆壁上畫些什麼會很好看的。可是因為家童在旁看守,是不允許他這麼做的。

“小哥哥,你為什麼不去吃飯呢?你放心好了,我不會弄髒的。”老蓮說。

家童聽後就放心地吃飯去了,陳老蓮這時的腦海中浮現了一尊不知在哪裡看過的關公像,於是三下五除二地拿起筆把它的樣子畫了下來。當家童看到這情況時,因為怕主人回來把他打一頓。

後來,陳老蓮的親戚知道以後,以為是關公顯靈,又是下跪又是作揖,從此就把這房子作為供奉神像的地方。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花卉冊(八開之八)

陳洪綬的藝術成就,首先表現在版畫方面。明代至清初是中國版畫的黃金時代,尤以蕭雲從、陳洪綬兩位主持畫壇的大家之作為最。蕭的傳世木版畫以山水為佳,而陳洪綬則獨霸人物畫壇。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花鳥四條屏

陳洪綬所作版畫稿本,主要是書籍插圖和製作紙牌(葉子)用,著名的有《九歌圖》及《屈子行吟圖》十二幅,《水滸葉子》四十幅,《張深之正北西廂》六幅,《鴛鴦冢嬌紅記》四幅,以及他逝世前一年所作的《博古葉子》四十八幅等。 1638年,來欽之的《楚辭述注》付梓時,陳洪綬的《九歌圖》被作為插圖,付諸木刻,影響極大。他所創作的屈原像,至清代兩個多世紀,無人能超過,被 1638年,來欽之的《楚辭述注》付梓時,陳洪綬的《九歌圖》被作為插圖,付諸木刻,影響極大。他所創作的屈原像,至清代兩個多世紀,無人能超過,被奉為屈原像有經典之作。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山水冊(八開)

《水滸葉子》是陳洪綬二十八歲時,花費四個月所作的另一組版畫精品。陳洪綬在這套《水滸葉子》中,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從宋江至徐寧凡四十位水滸英雄人物。陳洪綬大量運用銳利的方筆直拐,線條的轉折與變化十分強烈,能恰到好處地順應衣紋的走向,交代人物的動勢。線條均較短促,起筆略重,收筆略輕,清勁有力。這套圖一出世,不僅民間爭相購買而且博得了一班文人畫友的交口稱讚。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冰壺秋色圖

明末,陳老蓮的《水滸葉子》遍傳天下,以致後世繪寫水滸英雄的畫工很難脫出他的範疇。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摹李公麟乞士圖

《西廂記》是陳洪綬給書籍作插圖最多的一種,流傳有張深之的《正北西廂》、李吉辰本《西廂》及李卓吾《評本西廂》三種。張本的六幅插圖中,第一幅為鶯鶯像,其餘直接描繪原作內容有《目成》、《解圍》、《窺簡》、《驚夢》和《報捷》五幅,出色地表現了陳洪綬深厚的文學修養和高度的藝術水平。《博古葉子》(圖2)是陳洪綬去世前一年所作。由陳洪綬的好友、明末徽派最著名的刻工黃建中所刻。這套圖共四十八幅,黃建中的精湛技藝,與陳洪綬的設計堪稱珠聯璧合,忠實地展現了老蓮晚年的畫風和精神狀態。人物造型和線條要比壯年期高古,人物頭大身短,顯得頗有稚趣,線條佈置愈趨自然、散逸、疏曠,不像壯年期那樣凝神聚力,細圓而利索,但更加蒼老古拙,勾線也十分隨意,意到便成。其人物及筆墨的舒緩狀態,達到了中國傳統文人審美的最高境界。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摹李公麟乞士圖局部

曾經一度出家的陳洪綬,對於道釋圖像也多有涉足。

改穿僧服後的一段時間內,他專心致志,只攻佛畫。現舉兩例,予以說明。

一為《無法可說圖》(圖22)畫一歲漢,高鼻深目,面頷奇異,手把藤杖坐在頑石上。羅漢耳孔穿環,嘴唇微啟,似乎正在向面前跪拜之人說法。這一跪拜的人形貌也頗奇異,神態專注而虔誠。人物造型很可能受五代禪月大師貫休的影響,並經陳洪綬特有的變形處理,古樸率真。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無極長生圖

《觀音像》是他晚年的另一幅佛畫精品。圖繪一男相觀音,身披白衣袈裟,手執拂麈,端坐菩提葉團上。細眼長眉,方面闊耳,雍容大度。其風格狀貌,一如論者所謂“軀幹偉岸,衣紋細勁清圓”。畫面上方以一半篇幅書《心經》,字體勁秀,末署“雲門僧悔病中敬書”。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鑄劍圖

綜觀陳洪綬在人物畫上的成就,壯年時已由“神”人“化”,晚年則更爐火純青,愈臻化境。造型怪誕、變形,線條清圓細勁中又見疏曠散逸,在“化”境中不斷提煉。直到近代,陳洪綬的作品還受到魯迅的極力推崇。魯迅早在壯年就著手於陳洪綬作品的蒐集,晚年還預備把他的版畫介紹出來。這一切,都說明了陳洪綬是中國藝術史上一位光彩熠熠的偉大畫家。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清供圖

陳洪綬雖不以書法名世,但其於書法藝術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是相當驚人的。陳洪綬作書嚴循中鋒用筆之法,他深諳掌豎腕平執筆的奧秘。其間雖小有以側鋒取妍處,但他能立即將筆調整過來。如此高超的控筆能力,無疑只能以掌豎腕平執筆法為之方可。再有,書法所要求的“回藏”、“提按”、“頓挫”、“絞衄”、“呼應”等等筆法要略,在他的運筆過程中,似無一處有缺憾,只是他做了無痕跡罷了,這也正是大相不雕、信言不美、修養至爐火純青境界的具體體現。從其書作中,我們可以感到,陳洪綬作書,心態是愉悅恬靜、輕鬆歡躍的,書寫過程對他來說似乎是一種最甜美適暢的享受。因此可以說,陳洪綬已找到了一種執運筆法的最佳方式,而這方式正是書法執筆、運筆的“真義”,在這“真義”中,書法的中鋒運行、回藏提按以及頓挫絞衄,全都是為暢爽書寫且寫出美感服務的。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水仙靈石圖

陳洪綬作品的近期成交價格

陳洪綬 花鳥草蟲冊 冊頁 成交價:4577萬

陳洪綬 出處圖 手卷 成交價:3920萬

陳洪綬 眷秋圖 立軸 成交價:3472萬

陳洪綬 花鳥草蟲寫生冊 成交價:2979.2萬

陳洪綬 花鳥 冊頁 (十 成交價:2860萬

陳洪綬 高士論道圖 鏡心 成交價:2464萬

陳老蓮 文姬歸漢圖 立軸 成交價:2300萬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觀音圖

陳洪綬的人物畫形象大都具有造型古雅、奇駭誇張的特點,在比例上有一定的變形,尤其喜歡用古器物作為畫面的構成部分。帶有紋樣化的圖案在他的畫中被大量運用,如傳統器皿、衣紋、雲霧等,以此突出了畫面的古樸與厚重,同時也加強畫面的高古氛圍。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墨竹圖

綜觀陳洪綬在人物畫上的成就,其壯年時作畫水平已由“神”人“化”,晚年則更爐火純青,愈臻化境。造型怪誕、變形,線條清圓細勁中又見疏曠散逸,在“化”境中不斷提煉。其人物及筆墨的舒緩狀態,達到了中國傳統文人審美的境界。直到近代,陳洪綬的作品還受到魯迅的極力推崇。魯迅早在壯年就著手於陳洪綬作品的蒐集,晚年還預備把他的版畫介紹出來。這一切,都說明了陳洪綬是中國藝術史上一位光彩熠熠的偉大畫家。陳洪綬的作品雖然極少出現在拍賣會,但早已被市場視為重量級器物,特別是近些年以來屢創新高。早在2004年中國古代書畫市場的成交排行中,陳洪綬一幅十開《花鳥冊頁》起拍價為500萬元,最終以2860萬人民幣成交,在中國古代書畫的全球拍賣紀錄中排名第三;他的《執扇仕女》以1430萬人民幣的落槌價位居第九。現如今,此類作品估價變身上億也有可能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來魯直小像

陳洪綬人物畫創作題材廣泛,主要有仕女、聖賢、佛像、羅漢、觀音等人物雅逸的情景。其中仕女畫多表現世俗生活中的侍女嬰婦形象。這類形象大多數取材於市俗女性,並將她們日常聽琴、讀書、賞花、撲蝶等悠閒的生活情景,作為創作的題材進行描繪。所畫仕女臉龐豐滿但不顯肥,有著端莊溫柔,毫無冶豔之態。作品中人物不重於寫形,而更在於風韻儀姿和不俗精神狀態的表現。陳洪綬人物畫題材除了仕女和肖像畫之外,基本都取材於古代文人高士。如他在作品中多次繪製陶淵明、老子、鍾馗、白居易、蘇東坡等形象。陳洪綬此類的作品較多,如《陶淵明像》、《老子騎牛圖》、《李白宴桃李園圖軸》、《籠鵝圖軸》等,都源於文人高士或歷史人物,可見“深得古法”.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來魯直夫人像

有些人手上有好的藏品,但是都不知道他的價格怎麼樣?在哪裡可以賣個好價格?怎麼樣出手私下賣的價位是多少,自己手上有一件藏品現在出手的方式有幾種,第一種是通過自己玩收藏的朋友圈相互轉讓,以物換物,價值不等的情況下就以價值低的一方另補一些錢給藏品價格高點的藏友,這樣的方式出手價格肯定是不理想的。還有一種方式是直接私下賣給別人,私下賣的藏品價格就跟擺地攤一樣,價格都很低,稍微高一點的價格買家都不會去買,買的也不放心,怕自己買到贗品。只有想撿漏的藏友才會在地攤上去買些便宜的藏品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歲朝清供圖

還有一種方式是,通過國內知名有實力的公司來找到買家,這樣的公司銷售渠道多,買家資源多,做的都是全方面的宣傳展覽及展銷藏品,現在是經濟時代,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掉餡餅的事情,時間寶貴,如你就因為一點費用而耽擱你的藏品,沒有更好的成交,那你還不如放在家裡不賣。最專業的藝術品投資交易平臺,最專業的藝術品投資顧問。如果你手中或朋友手中有精美的藏品和寶貝要鑑定和拍賣出手交易,我會在第一時間給您支持。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羅漢松石圖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和平呈瑞圖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梅花圖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父子合冊(陳洪綬四開,陳字七開)

陳洪綬因其家途中落,後期靠賣畫為生,所以作品比較多,存世真跡頗多,而其中不乏上千萬之鉅作!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下面兩幅畫便是陳洪綬大師遺留民間的,隨著陳洪綬作品被市場的深度挖掘,可遇不可及。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名起陳洪綬,筆墨天地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