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合科技能否徹底撕下「行賄」標籤?

文章導讀:行賄案件連續被曝光,重要人員接連“中槍”,力合科技能否徹底撕下“行賄”標籤,一償上市夙願呢?《中國經濟週刊》記者針對其前員工行賄、公司目前的發展情況、IPO進展等問題採訪該公司及其相關部門和人員,但都未予回應。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李永華 | 北京報道

2018年6月29日,證監會官網披露了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最新版招股說明書,此時,距離力合科技上一次IPO被否還不滿一年。

在這短短一年中,力合科技迎來業績爆發、案件改判等重要轉折點,繼原副董事長、副總經理左頌明之後,又有兩名核心人員疑似因涉嫌行賄離職,曾被視為最大阻礙的單位行賄罪被推翻,緊閉的IPO大門似乎又有了開啟的希望。

然而,行賄案件連續被曝光,重要人員接連“中槍”,力合科技能否徹底撕下“行賄”標籤,一償上市夙願呢?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針對其前員工行賄、公司目前的發展情況、IPO進展等問題採訪該公司及其相關部門和人員,但都未予回應。

深陷行賄門,2017年IPO闖關失敗

力合科技位於長沙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一家環境監測儀器製造商,主要從事環境監測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運營服務,公司客戶主要為環保、市政、水利等具有環境管理職能或具有環境監測需求的部門,以及需要進行環境監測監管的汙染源企業。其訂單主要通過招投標程序獲得。

招股書顯示,力合科技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000萬股,募集資金6.79億元,其中2.96億元用於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項目,2億元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其餘募資將用於環境監測系統擴產項目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力合科技本次重新申請IPO,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一年前,力合科技深陷行賄風波。更糟糕的是,公司在2015年4月20日報送的初版招股書上,對行賄一事隻字未提;在2016年10月27日更新預披露時,也僅是簡單交代了公司創始人之一的左頌明曾因向珠海市環境保護站監測站原站長行賄而在2014年7月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

當時力合科技在合規經營方面的實際情況遠非其披露的信息那樣清白。

2015年8月,湖南省衡陽市雁峰區人民檢察院以力合科技涉嫌單位行賄罪對公司立案偵查。

2016年9月7日,衡陽市雁峰區人民檢察院分別對力合科技、左頌明作出的《不起訴決定書》顯示,2011年5月,左頌明從公司賬上支取30萬元送給湖南省發改委原總經濟師楊某某。該案中,力合科技還涉嫌偽造單位存款證明以騙取國家發改委項目資格,獲取中央預算內投資300萬元。

上述《不起訴決定書》認為,力合科技通過左頌明於2011年5月實施了單位行賄行為,但犯罪情節輕微,可以免除刑罰。

2017年1月,有媒體曝出公司饒姓員工先後4次行賄四川省德陽市環境監測站原站長應某某。中國判決文書網《被告人應某某犯受賄罪一審刑事判決書》顯示, 2012年至2013年國慶,應某某為湖南力合公司謀取設備驗收、款項撥付等方面的利益,先後4次收受該公司工作人員饒某某給予的人民幣7.9萬元。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綜合多方信息來看,除上述兩起案件外,力合科技陸續被曝出的還有數宗行賄案件,員工及單位均牽涉其中,如力合科技福建運營區域經理陳某某行賄羅源縣環境保護局全某某一案;業務員彭某某行賄龍巖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邱某某以取得紫金礦業水質監測購銷合同等。

不知是否是受行賄案影響,原定於2017年1月23日上會的力合科技,成為2017年首家IPO申請被取消審核的公司。

雖然力合科技之後重回審核隊伍,並於2017年7月11日上會,但發審委連發七問,猛攻其商業賄賂問題。

發審委要求力合科技說明衡陽市雁峰區人民檢察院對公司立案的具體情況,以及公司未披露相關情況的具體原因;其歷次提交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等申請材料中均未對發行人存在因涉嫌單位行賄被立案等事項進行披露的具體原因等。

最終,力合科技倒在了IPO門外。

擺脫單位行賄罪名,涉案員工先後離職

不過,力合科技顯然並未就此放棄它的上市夢。IPO被否不到4個月,公司便放棄原保薦機構廣發證券,與第一創業證券簽署了上市輔導協議,並在2017年11月3日向湖南證監局報送了輔導備案,當年內又踏上了第二次的IPO之旅。

不過,發行人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無疑是IPO路上一塊巨大的絆腳石。根據上市規定,發行人不得有下列情形:最近36個月內違反工商、稅收、土地、環保、海關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受到行政處罰,且情節嚴重;報送的發行申請文件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涉嫌犯罪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尚未有明確結論意見。

尤其是最引人關注的力合科技涉嫌單位行賄案,雖然雁峰區人民檢察院分別對力合科技、左頌明作出《不起訴決定書》,但發行人依舊戴著涉嫌違法的帽子,想過IPO的關卡,無疑十分困難。

如今,該案件劇情峰迴路轉。

據最新招股書披露,2017年3月22日,衡陽市雁峰區人民檢察院認為力合科技是否謀取不正當利益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分別對左頌明、力合科技撤銷《不起訴決定書》。

如今,行賄的員工已與公司無關。左頌明2015年離職,但新版招股說明書顯示,左頌明仍持有力合科技12%的股份。

力合科技披露,包括前述饒姓員工在內的3名市場部員工,存在涉嫌行賄行為,且均屬於個人行為。對於涉案的“饒某某”和“陳某某”,力合科技分別於2017年1月及2月解除了勞動合同。“巧合”的是,力合科技市場部原市場總監饒寧聰、原區域經理陳典議也分別於該時段離職,難免讓人產生對號入座的聯想。

招股說明書顯示,饒寧聰和陳典議均為力合科技員工持股平臺長沙旺合的普通合夥人,屬最初49名核心員工之列。饒寧聰持有長沙旺合8.33%股權,為持股比例最高的合夥人。

不過,力合科技員工彭某某涉嫌向福建省龍巖市環保局原副局長邱某某行賄一事,未查到相關披露。

一位環保行業內人士感慨,作為民營環保企業,要拿下各地政府與國企手中的訂單,做到完全合法合規非常難,已上市企業也不乏被捲入貪腐案的企業家。力合科技在行賄問題的處理上不遺餘力,但其所涉案件之多、與重要人員牽連之深,在IPO企業中並不多見,加上此前隱瞞披露的“黑歷史”,是否能過發審委這關,仍是未知數。

業績爆發,或成IPO助力

第一次申請IPO時,力合科技的業績指標不甚理想,報告期內淨利潤一直未能突破4000萬元,其2014年、2015年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為9.9%和16.55%,淨利潤增長率也僅為4.15%和11.28%。

應收賬款高企是另一風險點。報告期內,力合科技每一年度應付賬款餘額佔營業收入比例均超過60%。發審委去年7月要求公司解釋“應收賬款餘額較高、逐年大幅上升且應收賬款中一年以上的佔比較高和逾期佔比較高的具體原因”。

據最新招股書數據,力合科技進入2016年下半年後,業績突飛猛進,應收賬款週轉率、現金流等各項財務指標得到大幅改善。

2015年至2017年,力合科技營業收入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31.39%;2017年,營業收入突破3.69億元,同比增長36.79%;淨利潤為7761萬元,同比增長45.76%。天眼查數據顯示,力合科技今年拿下大量訂單,合計金額超過4億元。

力合科技能否徹底撕下“行賄”標籤?

資籵圖

收入猛增的同時,其之前備受詬病的應收賬款餘額佔營收比例也從63.67%降至44.66%。

此外,與通過簡單塗抹來掩蓋瑕疵的舊版招股書相比,新版招股書更注重通過精修來突出亮點、隱去不足。

在計算稅收優惠、其他政府補助佔利潤比例時,新版招股書均採用數額較大的利潤總額取代了舊版中的淨利潤作為分母,財務指標看上去更“令人滿意”。

一些具體的項目分析則直接被砍掉,如在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分析中,對於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明細項目的對比分析不見了蹤影。此前,發審委曾針對此處業務招待費的對比數據,提出是否存在商業賄賂的質詢。因為2013年至2015年,力合科技的銷售費用中,業務招待費佔比較高,分別為24.45%、19.45%、18.19%。與同行來比,其業務招待費佔營業收入的比重也較高,如2015年力合科技業務招待費佔比為2.48%,而先河環保(300137)、聚光科技(300203)、雪迪龍(002658)平均為0.82%。

業內人士認為,這些似乎充斥著“小心機”的調整與改變,終究只是輔助,能否成功實現上市,還得靠可持續盈利能力說話,能否撇清商業賄賂嫌疑也是關鍵。

或許是有了業績撐腰,力合科技直接將募資金額從原來的2.06億元提高到6.79億元,發行股數不變。這意味著,每股的目標估值直接上漲2倍有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