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存吧:高考後給家長們的理財錦囊

一年一度的高考拉開大幕,據瞭解2018年全國高考報名考生人數達到975萬人,跨過這座獨木橋,學子們將開啟人生的新篇章,家長們也要開始為孩子們準備好上大學的學費和相應的生活支出,這筆不小的開支需要家長們提前做好理財規劃,合理安排支出,科學創造收入,進而減輕家庭負擔。

來存吧:高考後給家長們的理財錦囊

教育基金穩字當前

除了準備第一學期的費用,家長可以利用剩下的資金進行理財規劃。由於子女上大學期間費用大,但學費和生活費的支出時間相對固定,因此家長在預留一部分流動現金之外,可以選擇一些安全穩健的理財產品,避免高風險高收益類型,在保障本金安全的情況下,也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益。

保障和收益兩不誤

兒行千里母擔憂,為在外求學的子女購置保險也十分有必要,建議家長們選擇在保險配置上以意外險(意外身故、意外殘疾及意外醫療等)為主。有條件的家長還可以利用一些包含意外險內容的理財產品,既可參與市場風險博弈,也可利用賬戶轉換功能獲取穩定收益,並增加人身意外險的保障,實現“保障、收益兩不誤”。

入學前做好“理財家教”

高考之後應有意對孩子進行理財引導和理財教育,形成一個良好的理財習慣,掌握一些必須的理財常識。大學生理財應遵守“開源節流”的原則,“開源”包括:勤工儉學、做家教、到公司企業兼職打工等。 “節流”則不妨從記賬開始,防止大學生“月光族”現象發生。學生在日常消費時,堅持每天及時記錄,保留所有收支單據。一段時間後,通過檢查賬本,判斷哪些是該花的,哪些是可以節省的。

培養創業意識收入

教育孩子利用空閒時間紮實學習專業知識,對自己的專業進行深入瞭解,獲取獎學金也是不錯的創收手段;通過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創業,如文學、新聞系的學生可以嘗試進行寫作創造收入,計算機系的學生可以通過參加項目實踐並獲得收益。有條件的學生可以嘗試進行理財投資,小小地投資一下各種理財產品,風險高的股票、門檻低的互聯網金融等都可以嘗試,為未來畢業工作後處理資產做好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