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八十年代的年味,为啥比现在“浓”,肉吃起来比现在“香”?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转眼之间2018年已正式开始,2017年挥手说再见,距春节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在记忆中,春节最不差的便是浓浓的年味儿了,虽然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心里却是那么的期盼春节赶快到来,记得之前过年,家家户户的春联还不是如今集市上随意购置的光鲜亮丽有余,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过年时家家放鞭炮,贴对联的的热闹场景,一直记忆犹新。似乎闭上眼,也能听到咚咚嚓嚓的锣鼓声,看到花花绿绿的社火队。满村子老老少少前后簇拥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上,露出的是发自内心的欢乐。

农村八十年代的年味,为啥比现在“浓”,肉吃起来比现在“香”?

不知道是岁数的缘故还是大环境下的原因,对春节似乎已经完全不期待,甚至是以抗拒的心态来面对它了。心里对过年“越来越恐惧”。没有期待,如果说有期待,只是过年带来的假期,仅此而已。说到现在的“年味”和七八十年代的“年味”来比较的话。之前的年味只能在回忆里,为什么农村七八十年代的年味比现在“浓”呢?老农认为有以下一点:

农村八十年代的年味,为啥比现在“浓”,肉吃起来比现在“香”?

一,娱乐方式多了

之前过年家家户户都是聚在一起畅谈聊天,孩子在院子里放着鞭炮,甭提多热闹了。或者家人坐在一起玩一会扑克开心下就行,这些对农村人来说也只是一种娱乐活动,和唱歌看电影并没有什么区别。适度的打牌对人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打发闲暇的时间还会有些许的帮助。而现今打麻将,扑克,牌九,等等等上瘾的成为一种风气,纯粹是为了赚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或者现在一到过年最多就是在一起吃个饭,拿起手机直接开始玩耍,和亲朋好友也不怎么走动。

农村八十年代的年味,为啥比现在“浓”,肉吃起来比现在“香”?

二,节日多了,节目多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都有如春节、中秋、端午节等,过节时也都有一定的安排,像春节,要一家人吃团圆饭,尤其是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着饭聊着天,看着电视节目。而现在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这些洋节日平常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而在除夕夜基本上家家都在家里看电视节目,现今各种娱乐等节目也泛滥了起来,人们看多了,这天跟平常没啥两样基本不会坐在一起看电视聊天。现代社会呢,过年是过年了,还要出去吃饭,还能上网,干的事情多了。世界大了,身边的圈子感觉扁平化了,不再是那么紧密而不可或缺了。

农村八十年代的年味,为啥比现在“浓”,肉吃起来比现在“香”?

三,炫富攀比惹的祸。

一到春节,在外辛苦一年回到农村后,除了回家看看,更多的是在一起相互攀比谁谁谁买了什么车,在哪买了房,穿什么名牌衣服等等,一味的聊这些话题,双方都会很尴尬,但又不好意思给你呛回去。与其说是回家过年,不如说是回家炫富。

农村八十年代的年味,为啥比现在“浓”,肉吃起来比现在“香”?

至于肉为什么吃起来比现在香。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今农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经济能力都提高了的缘故,记得之前过年,心里想到的就是能吃到各种美食了,认为那天的特殊就是吃的不同,平日里都比较节省,不会去买肉和各种美食,终于到了这一天,大家可以互相拜访,吃些平日里没有条件吃的。简单点儿就是奢侈一把。尤其对于孩子,平时自己想到的没有想到的东西,过年的时候都会涌现。

农村八十年代的年味,为啥比现在“浓”,肉吃起来比现在“香”?

现今甭说吃肉香了,更多人也都改吃“素”了,毕竟什么好东西吃多都会吃腻,加上现在人对饮食上的注意,和健康问题。都认为吃素对身体好。其实在老农看来如果你内心依然对这个节日充满期待,你会发现处处都是年味,家人做的美食怎么吃都会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