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曙光將至?從6次雷潮中,推測出P2P或會迎來新發展

網貸曙光將至?從6次雷潮中,推測出P2P或會迎來新發展

6月和7月的雷潮突襲,據網貸之家停業及問題平臺彙總中統計:問題平臺已達214家(數據截止至18/7/23)。其中,成交量超過百億的平臺有唐小僧(800億),聯璧金融(未知),牛板金(390億),PP基金(382億),錢爸爸(325億),人人愛家(230億),銀票網(140億),金融圈(136億),投融家(103億),普資金服(107億)合計10家平臺。

這次雷潮所有派系都涉及到了,雷系分類:高返雷,小平臺雷,國資雷,車貸雷,上市系雷等,雷潮將所有派系都雷個遍!

接下來,跟投君會就從“網貸發展史中分析雷潮”,“18年雷潮又有何不同?”“為什麼跟投君覺得網貸至暗期已過去,曙光將至?”這三個話題跟大家聊聊:

一、網貸發展史及伴隨著的風險

綜觀其在中國的發展歷程,自2007年—2017年大約經歷了5個階段,平臺數量、每月成交金額及投資人數量的增長數據可參考下圖。

網貸曙光將至?從6次雷潮中,推測出P2P或會迎來新發展

接下來,跟投君會從網貸的發展中,和大家講解網貸行業在發展中,遇到的5個難題(雷潮):

第一階段:2007年—2012年(以信用借款為主的初始發展期)

P2P正處於起步階段,從上海出現第一家網貸平臺到全國的網絡借貸平臺發展至20家左右,活躍的平臺只有不到10家,截止2011年底月成交金額大約5個億,有效投資人1萬人左右。

這階段裡,大部分平臺以信用借款為主,只要借款人在平臺上提供個人資料,平臺進行審核後就給予一定授信額度,借款人基於授信額度在平臺發佈借款標。

但由於我國的公民信用體系並不健全,平臺與平臺之間缺乏聯繫和溝通,隨之出現了一名借款人在多家網絡借款平臺同時進行信用借貸的問題。

以信用借款為主的網絡借貸平臺於2011年11月—2012年2月遭遇了第一波違約風險,此時網絡借貸平臺最高逾期額達到2500萬,諸多網絡借貸平臺逾期額

超過1000多萬,截至目前這些老平臺仍有超過千萬的壞賬無法收回。

然而,這些現象在網貸史中只是小打小鬧,並不能稱為雷潮。

第二階段:2012年—2013年(以地域借款為主的快速擴張期)

一些具有民間線下放貸經驗同時又關注網絡的創業者開始嘗試開設P2P網絡借貸平臺,並有一定的技術模版,此時開辦一個平臺成本大約在20萬左右,國內網絡借貸平臺從20家左右迅速增加到240家左右,截止2012年底月成交金額達到30億元,有效投資人在2.5到4萬人之間。

這階段的平臺,採取線上融資線下放貸的模式,以尋找本地借款人為主,對借款人實地進行有關資金用途、還款來源以及抵押物等方面的考察,有效降低了借款風險,這個階段的P2P網絡借貸平臺業務基本真實。

但由於個別平臺老闆不能控制慾望,在經營上管理粗放、欠缺風控,導致平臺出現擠兌倒閉情況,2013年投資人不能提現的平臺大約有4、5個左右。

總的來說,2007~2013年間的兩個階段,只有零星的暴雷現象,並沒有影響到大部分的用戶,平臺也還沒開始露出他們醜惡的嘴臉。但是,在2013年後,風來了。

第三階段:2013年—2014年(以自融高息為主的風險爆發期,雷潮初現。)

在2013年網絡借貸系統模版的幾百塊低廉就能獲得模版和銀行收縮貸款的背景下,投機者從P2P網絡借貸平臺上看到了商機,就開始簡單的裝修就開始上線圈錢。

這階段國內網絡借貸平臺從240家左右猛增至600家左右,2013年底月成交金額在110億左右,有效投資人9到13萬人之間。

這階段上線平臺的共同特點是以月息4%左右的高利吸引追求高息的投資人,這些平臺通過網絡融資後償還銀行貸款、民間高利貸或者投資自營項目。

由於自融高息加劇了平臺本身的風險,2013年10月份這些網絡借貸平臺集中爆發了提現危機。

其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10月份國慶7天小長假過後,很多平臺的資金提現積累到了幾百萬以上,由於這些平臺本身沒有準備或者無法籌集現金應對提現,造成追求高息的投資人集體心理恐慌,集中進行提現,使這些自融的平臺立刻出現擠兌危機。

其中,最大的雷臺:當屬“網贏天下”,涵蓋了所有當時P2P平臺的醜惡:高息、組團、假標、自融、拆標,說他是“天下最假”平臺也不過分,運營4個月累計成交額高達7.8億元!

從2013年10月—2013年末,出現了中國的第一次雷潮——持續了兩個月的雷潮,大約75家平臺出現倒閉、跑路、或者不能提現的情況,涉及總資金在20億左右。

第四階段:2014年—2015年(以規範監管為主,行業風險暴露的政策調整期,接連而至的兩波雷潮。)

這一階段,國家鼓勵互聯網金額創新的態度,並給予大力支持,所以,很多企業家和金融巨頭看到機遇,紛紛開始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組建P2P網絡借貸平臺。網貸平臺的規模開始劇增,從14年的1500多家到15年的2500多家的規模,增速十分迅猛。

說到雷潮,2014年和2015年間產生了後面我們很熟悉的兩種雷:自融雷、經偵雷,而且,在2015年春節過後的股市形勢大好,眾多P2P投資人紛紛轉戰股市,導致資金流向了股市,P2P行業迎來第一次流動性緊張,不少平臺沒有抗住股市的抽血直接掛了。

同時,2015年P2P發生了很多影響行業的大事,最為知名的當屬涉案金額高達700億元的e租寶,涉及未償付資金380億元,涉及投資人數十萬人,對市場的震撼和影響至今仍有餘波。

網貸曙光將至?從6次雷潮中,推測出P2P或會迎來新發展

深圳當年號稱有數百家P2P平臺因為經偵介入而停業,經偵雷成為P2P行業的新名詞,也成為了2015年雷潮的主旋律,而15年累計暴雷平臺已突破1000家以上,不完全統計達到1263家。

雷潮中行業也是快速發展的,2015年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突破了萬億元大關,網貸行業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2015年12月底銀監會等多部委共同發佈《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所有人都意識到:P2P行業的監管馬上就要來了。

第五階段:2016—2017年(以合規監管為主的行業規範期,行業之殤出現)

2016年網貸“行業之殤”出現了,何為“行業之殤”?2016年一年雷了1741家平臺,創下了兩個歷史記錄:暴雷平臺月曆史記錄(200多家)和暴雷平臺年曆史記錄(1741家)。

在16年末~17年初,假國資的陰謀暴露,投資者紛紛撤資,同年監管意見的出現,引起投資者的恐慌,進而造成了大規模雷潮,造成了“行業之殤”的出現。

聰明投、奶瓶兒、早點兒、火牛財富、玩兒家、錢罐兒、樂行理財、海新金服等8家國資背景平臺在2017年1月同一天宣佈暴雷,揭露了“假國資”的龐大騙局!!!

二、2018年雷潮覆盤

2018年雷潮影響巨大,這次雷潮的影響,不再僅僅是野雞和小平臺,甚至動盪到了一二線平臺,保守估計這次雷潮可能影響到10w人。所有派系都無可避免地踩雷,現在跟投君分3點為大家覆盤一下:

1) 資本空轉嚴重

有很多網貸平臺已淪為資本家的工具,稱為資本家的輸血工具。這次雷潮裡,例子比比皆是,在這就舉兩個例子:上市系平臺“錢滿倉”,淪為上市公司天馬股份提款機;聯璧金融與斐訊的自融和關聯。資本家帶著光環入場,卻把平臺作為資本運轉工具。沒有底層資產,只有資本空轉,只能暴雷。

2) 流動性風險

眾所周知,目前中國的整個金融環境都發生了系統性流動風險,從外匯,到A股,到房地產,再到P2P行業,不同領域的金融市場都有一種明顯感覺:缺錢。

這和中美**戰,美國參考加息等,當然脫不了關係。流動性風險出現後,國內資產價格萎縮,投資人都在恐慌性逃離,進一步加劇了流動性風險。

3) 平臺合規性

如果是一個真正合規的P2P平臺,理論上是不會收到擠兌的影響。

因為P2P本身是做信息撮合的,如果沒有人投資,那最終造成的結果:大不了我就不放款,然後正常回款,借款人借不到錢。

但如果這個平臺,本身就存在不合規地方,例如存在自融,資金池,資本空轉,拆標等等問題,那可能就會受到流動性風險的影響。

三、雷潮已過,曙光將至

為何跟投君覺得,雷潮已過,曙光將至呢?以下兩點為大家詳說:

1) 政策加速推進、地方監管大力推進

近日,有消息稱:監管方或將於7-8月間落實180餘條的網貸備案驗收細則。具體細則據傳為187條。這次是由國家體系制定、並將在全國執行的網貸備案驗收細則,杜絕因地方監管套利而出現驗收問題及風險隱患。P2P平臺或將被分為合規、整改、兼併、清退四大類。

國家層面的政策加速推進,七大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組織(中國互金協會、江蘇互金協會、廣州互金協會、上海互金協會浙江、深圳互金協會、浙江互金聯合會、杭州互金協會)也紛紛響應,並表態:穩定P2P市場,呼籲P2P平臺有序退出,妥善度過行業風險期。

2) 實力平臺依舊穩定、行業或許破而後立

大家都看到在所有派系都踩雷的情況下,背景雄厚、用心經營、合發合規的P2P平臺,在雷潮中還是安如磐石,風險極小。

跟投君特地圍繞著網貸發展史來為分析,在其中,大家不難發現,行業最近幾年都發生或大或小的雷潮事件,影響了行業的投資者信心,但是,經過每一波雷潮的洗禮,P2P行業都會升級,行業的資產端規模、資本端規模或投資者人數都會有所躍升。

最後,跟投君也希望投友們能夠掌握一定的避雷技巧和辨別問題平臺的能力,例如:判別自融、假國資、假標之類的判斷,這才能避免陷入不良平臺的套路。跟投君也會一如既往地為大家觀察和評測平臺,也會繼續分享網貸行業的知識給於大家。

願雷潮已過,曙光將至。P2P行業迎來新的發展!

互金跟投已更新獨創119家P2P平臺預警名單,預警命中率超50%,成功避開雲聯惠,唐小僧,聯壁金融等暴雷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