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嘴贱引发的政变(五胡乱华—明争暗斗(3))

来时意气风发,去时垂头丧气。

谢尚倒还好,兹当是公费旅游了。

说话间,部队撤到了安徽寿春。

在这儿,谢尚遇见一个人——姚襄。

一场嘴贱引发的政变(五胡乱华—明争暗斗(3))

姚襄,姚弋仲的儿子。

不知道还有没有兄弟记得这家羌人。

咱上文提到他们时,还是在氐人入关中时;当时姚羌和蒲氐干了一架,结果老姚败了,蒲氐入主关中。

说到这儿,咱就没接着交代他们。

那一仗老姚败的很惨,被斩杀三万多人;大伤元气。这一年,老姚同志已经72了,这刺激太强烈,老姚受不了这个打击,回去就病了;而且时间不长便挂了。

临死前,老姚把小姚,也就是姚襄叫到床边嘱咐了一番,大意是中原乱哄哄,你们太嫩,赶紧找棵大树靠着吧,老爹看东晋就不错,我死以后,你们南下投东晋去吧。

说完这话没多久,老姚便撒手人寰;小姚开始统帅其部众。

因为老爹临终前有话,小姚遵照行事,便带着族人南迁,准备依附东晋;结果半道上,碰上了前秦兵,带队的是苻洪的孙子,前秦景明帝苻健的儿子,苻生。

羌氐世仇,见面也没废话,拉开架势就打。

一场嘴贱引发的政变(五胡乱华—明争暗斗(3))

一仗下来,小姚落荒而逃,连老爹的尸首都没顾得上带,可见其败得有多惨;后来老姚的灵柩被苻生缴获,带回了关中。

拼死冲出战场后,小姚收集残存部众,继续向南;并且遣使晋室,表达归降之意。东晋朝廷便把姚羌一脉安置在谯城(现在安徽亳州)。

安顿好了部众,姚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氐族人报仇;别的不说,先得把老爹的尸首抢回来啊。

这天,下面人来报,东晋北伐军前敌总司令谢尚退到了离此不远的寿春,姚襄的心眼儿活动了,如果能拉上东晋一道,报仇之事,可就容易成功的多了。于是姚襄单人独骑来见谢尚。

这一年谢尚45岁,姚襄呢?22岁。

俩人几乎差了一辈儿。

但是,一聊开,好家伙,相见恨晚。

这会儿谢尚正恨呢。

恨谁?张遇呗。

他恨张遇投靠氐族搞得他灰头土脸;这会儿正想找个倾述对象呢。

因此就把这次北伐来龙去脉对姚襄说了。

姚襄一听,大喜过望;这可是瞌睡给个枕头;敢情大人您也跟氐族人有仇啊。那这么着吧,咱合兵一处,一起攻打氐人。凭咱们的力量,稳赢。

二人一拍即合。

接着晋军、羌军整军备战,再次北上。

再说前秦那边儿,张遇以许昌、洛阳二地来投,苻健自然笑纳,大笔一挥封张遇为征东将军,豫州刺史(当时社会就这么乱,尤其是几方犬牙交错的地方,东晋、前秦、前燕都有任命官员。)。

刚任命完,谢尚带着姚襄来了。

吃到嘴里的肉,岂能再吐出来;苻健属貔恘的,只能进不能出。他派东海王苻雄、平昌王苻菁率军两万,增援张遇。

双方在许昌城外遭遇立即展开大战。

估计兄弟们应该能猜到结局,您想谢尚连张遇这种土鳖都摆不平,怎么可能跟前秦军野战争雄。

一场嘴贱引发的政变(五胡乱华—明争暗斗(3))

直接说结果吧,一仗下来,晋羌联军被斩首一万五千余级;剩下还能跑的,被前秦军一路踹着屁股赶出了河南。

这人算是丢到家了。

这么大的败仗,想瞒是瞒住不的;不久之后,朝廷发来旨意,北伐军前敌总指挥谢尚玩忽职守,损兵折将,撤职。北伐军总司令殷浩,革职留任。

如果啊,如果;如果殷浩能吸取这次北伐失败的教训(没啥经验好总结),缓一步,等着前秦和前燕矛盾爆发的时候再出兵北上,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可是,吃了这么大的亏,折了这么大的面子;以“栋梁”自居的殷浩岂能善罢甘休。

被革职留任之后,这厮几乎以每天一封奏章的频率上书朝廷,要求再次北伐。

后来朝廷被他烦的不行,而且,也觉乎着这殷‘栋梁’会知耻而后勇,没准儿真能北伐中原,收复两京呢;因此也就勉强批准了他的要求。

但是,谁也没想到,殷浩的二次北伐,犹如中国股市一贯的表现一样——高开后断崖式低走;再次以惨败收场。

说他高开,是因为他二次北伐的时候,又一次遇上了对方阵营动荡。

这阵营是谁?

前秦。

事儿挺逗——

那位刚刚投降前秦的张遇,造反了。

啥原因呢?

一个女人。

说张遇有个后妈,叫啥不知道,史籍上称其为韩氏。

这位韩氏应该长的不错,否则不会被苻健看上,而且还给纳进宫封了昭仪(这个职位后来武则天也干过)。

这一年,苻健35岁;张遇多大,不知道。

但是从张遇的经历看,这货早年跟着石虎打仗,后来又跟着冉闵混;年龄上至少不会比苻健小。

有意思的事儿来了,之前张遇刚投降前秦的时候,苻健管张遇叫‘爱卿’;结果等苻健娶了张遇的后妈以后,这哥们儿相当不拿自己当外人,每次见着张遇,张嘴就喊,嗨,儿砸!

喊的张遇就像吃了苍蝇一样腻歪。

不过他没想到,更腻歪的还在后面呢;苻健是个人来疯儿,每次朝会,群臣文东武西站列两厢,苻健管别人都叫‘爱卿’,唯独到了张遇这儿,他来句,儿砸!而且就像怕别人不知道一样,特意给群臣解释一句:看见没,这是我干儿砸。

每到这时,张遇臊的死的心都有。

咱之前介绍过,张遇是个自卑的粗人,你这让一把年纪的张遇情何以堪!

一场嘴贱引发的政变(五胡乱华—明争暗斗(3))

去你大爷的吧,这儿子谁爱当谁当,老子是当够了。为了不再被苻健儿砸儿砸的叫,张遇一咬牙,反了!

这货的老盘子在许昌,自打投了前秦,苻健把连他们家在内的许昌、洛阳一带的军民,全给迁到了陕西;一来打散原有编制,降低风险;二来,监视居住。

因此他想造反,可不大容易。

怎么办呢?张遇琢磨来琢磨去,琢磨出一个主意,干脆,咱玩儿个现代点儿的吧——斩首。他打算带兵入宫,直接干掉成天睡他妈,喊他儿的苻健。

可是皇宫又不是菜市场,谁想进就能进的。

张遇又一琢磨,看来我还得找个内应。

他花重金买通了苻健身边一个太监,名叫刘晃;估计张遇是下了血本了,这个太监答应帮张遇“夜袭健”。

不过张遇这事儿没成。

《晋书》中关于这事儿的记载,在“夜袭健”后面紧接着就是“事觉,遇害。”四个字。

房玄龄老先生也没给咱说清楚,怎么就事觉了,咱就瞎猜一下吧;无非两种可能,一是这个刘晃不老地道,收了张遇的银子,转身就去告密了。二是,刘晃收了银子,也想帮张遇做成这事儿,但碰上跑肚拉稀,或者摔了个满地找牙,总之是放了鸽子;张遇按约定的时间来了,一喊芝麻开门,没人理,再喊,把御前侍卫喊出来了。然后,然后就然并卵了。

张遇一死,原先和他一起投靠前秦的将领们可不干了,他们纷纷起兵反秦,同时联系北伐军总司令殷浩和东晋西部战区司令桓温,要求他们赶紧北上,里应外合,共破前秦。

前秦自己乱的一塌糊涂,这多好的机会;殷浩干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