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打或不打,中國大豆進口商逃不掉「買還是不買」選擇題

匯易資訊綜合消息:近階段,國際大豆市場仍然聚焦於中美貿易摩擦進程,市場也似乎回到了此前熟悉的“真真假假”節奏。除非確認不打貿易戰,否則無論打或者進一步磋商談判,都會給市場帶來趨漲的思路,而

對於中國大豆進口商來說,無論出現何種變數,依然會逃不掉“買還是不買”的選擇題。目前隨著7月6日時間關口臨近,市場避險情緒相當濃厚,而產地大豆貼水變化也不僅僅體現產地和需求國之間的供求關係,在中美貿易戰格局之下,更意味著中國的大豆進口成本將不能由CBOT大豆期價來確定。所以在一個傳統分析邏輯被打破的背景下,市場也在進一步尋求供需面、政策面乃至天氣市題材,來找到進一步平衡。

1、中美經貿摩擦“信號混亂”,美豆期價、貼水各方均已作出提前反應

距離中美雙方計劃徵稅的日期還有不足十天時間,談判是否仍有緩和可能?來自彭博消息稱,川普貿易團隊陷於分裂,部分官員正爭取在7月6日對華關稅生效前重啟對華磋商,但也引發了主張對華強硬人士的內鬥。中國時間週四特朗普政府表示,將使用強化後的安全審查程序來阻止中國收購美國敏感技術,這與之前專門出臺措施阻止中國投資的言論相比,態度有所軟化,但到底是否再次釋放緩和的信號難以判斷,但市場各方已對此作出種種提前反應,包括期價、貼水等等。

譬如週三(6月27日)國內市場對貿易戰預期再度升溫、四季度千萬噸進口大豆供應缺口擔憂疊加人民幣大幅貶值突破6.60關口,導致當日連粕資金單日淨流入逾6億元,M1809增倉逾20多萬手,領漲國內農產品

2、除非確認不打貿易戰,否則無論何種變數都會給市場帶來趨漲思路

但無論7月6日中美間出現何種變數,對於中國大豆進口廠商而言,都依然會面臨“買或者不買”的問題;除非確認不打貿易戰,否則無論打或進一步磋商談判,都會給市場帶來趨漲的思路,從這一點來看,後期國內豆類價格會逐漸追趕增稅之後的成本,從這個角度來看,可能即便是月末的USDA報告也不會帶來太大的波瀾。而至於昨日連粕盤面的明顯增倉上漲也可視為市場的一個試探,即我國油廠四季度買船進度若跟不上、國內現貨庫存出現拐點甚至下降,那麼任何消息都有可能會刺激盤面,並修復現貨基差,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人民幣走貶疊加巴西大豆貼水高企,已部分抵消近期盤面榨利的改善。

3、巴西大豆出口面臨更嚴峻形勢,市場尋找進一步平衡(包括裝船、貼水)

巴西6月份裝往中國的大豆數量預計800-820萬噸,遠高於去年同期的572萬噸,但對於巴西而言,眼下的問題是,隨著二茬玉米收割工作的推進,物流擠佔以及運費糾紛可能會使得近月巴西大豆出口形勢更加嚴峻。根據貿易商反饋,第26周迄今中國採購7-8船7-9月船期船貨,CNF成交價+250X至+260X;有消息稱中國買家希望裝船推遲,一方面緩解滯港,另一方面四季度的採購窗口越來越小,中國部分美西大豆船已轉運至臺灣或者越南。目前巴西大豆9月之後船期仍在繼續走高,9月280X,10月290X,11月305X,美灣大豆則無太大變化,9月185X,10月195,X11月205X,在中美貿易戰格局之下,產地貼水變化已不僅僅體現產地和需求國間的供求關係,在傳統分析邏輯被打破的背景下,市場仍在尋找進一步的平衡。

4、美豆生長狀況堪稱完美,後期USDA平衡表調整核心仍在中國需求

自從4月份中美經貿關係波瀾不斷並波及國際豆類市場以來,市場認為伴隨著7-8月份美豆天氣市的來臨會成為市場的救命稻草。但至今美國中西部產區天氣堪稱完美,據美國農業部作物周度生長報告顯示,截止6月25日,美豆優良率73%,環比上週持平,但仍然處於往年同期最高水準,接近完美的天氣正在進一步提振大豆豐產預期。不過匯易資訊認為,當前良好的作物評級,包括6月末USDA種植面積的數據偏空,都已反應在當前的美豆期價中,而對於後期USDA平衡表的核心焦點或者調整方向,還在於中國需求是否缺失,以及是否會進一步影響到全球大豆的貿易格局;

對此基金的持倉方向很是關鍵,截至6月27日基金在美豆上淨空單5.8037萬手,而年內淨空單最低於今年1月底曾觸及10萬手。

綜上所述,目前中國進口廠商已暫停對今年四季度美豆新作的採購,已採購的舊作和遠期新作或難逃相繼洗船的命運。若7月6日中美雙方徵稅落下實錘,則國內進口廠商從8月中下旬起將要依賴南美大豆貨源,我國四季度進口大豆也將會存在近1000萬噸缺口;若中美貿易問題再次緩解,則後期我國進口大豆到港仍將持續充裕,但相較上半年,6月份之後能夠給到中國油廠的高榨利時段較少,而目前來自人民幣大幅走貶疊加巴西大豆貼水高企,已逐漸抵消近期盤面榨利的改善。可以看到,無論中美貿易戰打還是不打,中國大豆進口商豆逃不掉“買還是不買”的選擇題,而在中美貿易戰格局之下,中國的大豆進口成本也不能完全由CBOT大豆期價來確定,在一個傳統分析邏輯被打破的背景下,市場將進一步尋求供需面、政策面乃至天氣市題材,來找到進一步平衡,對於我國相關行業而言,如何做好風險規避,將是一個長期擺在面前不小的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