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愤慨《海国图志》被埋没了二十多年,但其在日本却广为传播

导读:中国辜负了林则徐、魏源的一片苦心,历史再次停滞了。左宗棠在为《海国图志》作序时愤然写道:“书成,魏子殁,廿(二十)余载,事局如故。”

道光二十一年(1841 年)七月,鸦片战争中力主抵抗的林则徐被清政府视为“肇事者”发配伊犁。途经镇江时,他与老友魏源一聚。回顾往事,林则徐、魏源感慨万千;遥望漫漫前途,林则徐大约不敢奢望还有机会重返中原。临别时,林则徐将尚未完成的《四洲志》托付给魏源,希望魏源修订、充实,并尽快出版,以开拓国人的世界视野。

左宗棠愤慨《海国图志》被埋没了二十多年,但其在日本却广为传播

遵照老友的嘱托,魏源将《四洲志》扩编为《海国图志》,并于两年后在扬州初刻五十卷本。为了介绍外国知识,魏源把当时所能搜集到的材料全部汇辑进去而又特别重视采用出自外国人的撰述,即所谓 “西洋人谭西洋” 的资料。

除了采辑林则徐派人翻译的《四洲志》 外, 他如英国人马礼逊《外国史略》、 葡萄牙人马吉斯《地理备考》、 美国人高理人《美理哥国志略》, 都大量引用。

全书采用

“图” “志” 配合的编撰方法。 “志” 是全书的正文,记述亚洲、 非洲、 欧洲、 美洲各国情况, 包括历史、 地理、物产、 经济发展、 交通贸易、 政治情况、 风俗、 宗教等。 同时收入各种地图七十五幅,包括东西半球地图、四大洲各国地图和中国邻近国家的沿革图。它第一次把世界的真实面貌摆在中国人民面前

左宗棠愤慨《海国图志》被埋没了二十多年,但其在日本却广为传播

鸦片战争英军进犯路线

魏源有密切关系的还有姚莹,1838 年他被擢为台湾兵备道。1841年秋和 1842 年春, 英侵略军屡次进犯台湾姚莹与台湾总兵达洪阿率兵把它打败。《南京条约》 签订后, 总督怡良竟秉承外国侵略者和投降派首领穆彰阿旨意,诬以妄杀 “遭风难民”,姚莹被逮捕入狱。后贬官四川再罚往西藏

姚莹早在台湾期间,就怀有 “控制外夷, 屏藩数省” 的目的,

搜集了沿海形势的资料,与西人所著舆地书籍相对照。对英国的侵略,他主张实行坚决而有效的抵抗,反对投降和冒险。他还通过亲自审讯英俘了解外国情形

《南京条约》 签订后, 他对中国人因昧于外事招致失败无比痛心,说: “然而 (海夷) 所至望风披靡者何也?正由中国书生狃于不勤远略海外事势夷情平日置之不讲,故一旦海舶猝来,惊若鬼神, 畏如雷霆。 ……不待兵革之交,而胜负之数已较然矣。”

认识到古今时势已完全不同,今后的局面更加 “可忧可惧”!因此, 当他在贬谪西南途中读到魏源《海国图志》 一书时, 不禁大喜, 赞曰 “大获我心” ,又说“余数十年之所欲言所欲究者,得默深此书, 可以释然无憾矣

”。

左宗棠愤慨《海国图志》被埋没了二十多年,但其在日本却广为传播

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复仇女神号(最右后方)战舰击毁一艘清朝戎克船

《海国图志》是中国人用主权、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经验教训。这部书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资源、行政、社会、教育等,其编辑主旨就是打开国人眼界,让国人能“

睁眼看世界”,激励国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来就是中国圣贤的教诲。魏源按着这样的思路往下走,顺理成章,无可挑剔。清王朝按照这个方向往下走,路虽艰难,但仍可见一线光明

然而,“天朝大国”的惰性实在太强大了,失败很快就成为被忘却的过去,醒来的雄狮似乎打了个哈欠又睡着了中国辜负了林则徐、魏源的一片苦心,历史再次停滞了。左宗棠在为《海国图志》作序时愤然写道:“书成,魏子殁,廿余载,事局如故。”

“事局如故”是说这二十多年根本没有什么变化。林则徐、魏源的心声根本无人理会。令人感叹的是,

《海国图志》在中国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却在日本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不少日本知识界的人都读过这本书,这本书启发了他们以近代的眼光来审视西方,规划日本的未来

左宗棠愤慨《海国图志》被埋没了二十多年,但其在日本却广为传播

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

当时,日本正处于 “幕末

” 时期, 社会状况及对外关系均与清朝相类似,都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威胁。《海国图志》撰成后, 自 1852 至 1854 年, 就有三次运入日本,总数二十多部。 此后, 日本人士纷纷为之翻译、 注解、 刊刻。1854—1856年间翻刻版本竟多达二十余种(均是部分翻刻)。

《筹海篇》 译成日文的学者盐谷世弘对这部著作极为推崇, 称为“实武备之大典”,并感慨说: “ (魏源) 忠智之士, 忧国著书,其君不用, 反而资之他邦, 吾固不独为默深悲, 抑且为清主悲也夫!”

日本学者大谷敏夫精辟地指出:“在幕末时, 《海国图志》 起了决定日本前进道路的指南针的作用。” 第一,《海国图志》 成为 “幕末” 有识人士的必读书

,使他们了解西方列强的存在,以及因列强武力威胁清朝开放,使日本人士认识本国面临着同样严峻的形势,因而成为他们转向主张开国的契机

第二, 《海国图志》 影响了一批开明人物,他们成为肩负日本明治维新事业的阶层。《海国图志》 所介绍的西方议会制等知识,成为此后日本实行立宪政体的途径之一。日本“幕末” 许多著名人物都因读了 《海国图志》 而警醒

左宗棠愤慨《海国图志》被埋没了二十多年,但其在日本却广为传播

日本"捡"来的强国秘籍——《海国图志》

此书由长崎传入,再转到商业和文化中心城市大阪、江户 (东京)和京都, 成为当时文化人了解列强实力和世界状况的必备文献。当时的私塾诗社是传播文化的组织形式,就普遍以此为教材。如:

广濑淡窗在九州的日田 (位于长崎通向大阪的交通线上)开办私塾, 不问身份高低, 都可作入门弟子, 有三千门人云集,形成了一个思想活跃的中心。梁川星岩在广濑门下深受影响,随后自己在江户创办玉池吟社,幕末时期一批忧国忧民之士即聚集于此,慷慨议论国事

其中有人著有

《鸦片始末》 一卷,是日本最早记载鸦片战争事件的论著梁川本人即在此时读了《海国图志》,痛感加强海防和洞察外国情形,乃日本当务之急。他有诗云:“百事抛来只懒眠,衰躬迨及铺糜年。忽然摩眼赶快读,落手邵阳 《筹海篇》。” 形象地讲出因读了此书后, 从 “懒眠”到惊醒的突变

左宗棠愤慨《海国图志》被埋没了二十多年,但其在日本却广为传播

日本对美国军舰叩关反应,积极学习西方

长州藩的吉田松阴创办 “松下村塾”。 松阴力主开国的志士,企图秘密出国, 事败被禁, 却被准许讲学,因而培养了一批有才能和识见的门生松阴特别重视读 《筹海篇》。 他以 《海国图志》 作为教授学生掌握日本开国后应具有的外交学识的教材,培养了高杉晋作、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倒幕维新领导人。

幕末“经世派” 著名人物横井小楠, 其思想倾向是用具有以议会制色彩的制度代替幕府的专制制度,其来由也是读了 《海国图志》而形成的。 因而 《海国图志》 介绍的西方政体, 实际上就成为此后日本实行君主立宪的途径之一。

幕末另一著名开国论者佐久间象山,十分赞赏魏源倡导瞭悉敌情的主张。他这样表达与魏源思想的共鸣:“呜呼! 余与魏各生异域, 虽不相识姓名而诚可谓海外同志。”

左宗棠愤慨《海国图志》被埋没了二十多年,但其在日本却广为传播

甲午中日黄海大战

梁川星岩

佐久间象山等幕末学者由于读了《海国图志》而惊醒, 立志走上开国、 维新的道路, 确实证明这部书为日本社会输入了新的活力,起到了当时日本前进的指针的作用。

诚如梁启超所说:“日本之平象山 (即佐久间象山)、 吉田松阴西乡隆盛辈,皆为此书所激刺,间接以演尊攘维新之活剧。不龟手之药一也,或以霸,或不免于洴澼 , 岂不然哉!”

日本学者井上清则说;“在嘉永、安政之交 ( 嘉永、安政年号为 1848—1853 年、1854—1859年), 从佐久间象山吉田松阴安井息轩横井小楠

桥木佐内起, 谈论外交、 有志海外事务的人, 都争读这本书。幕府末期人士又经由中国文献的媒介,最初获得关于国际法和立宪政治的知识。”

左宗棠愤慨《海国图志》被埋没了二十多年,但其在日本却广为传播

梁启超说中国甲午战争惨败之后方才醒过神来

魏源所提出来的主张,本来为中国寻找学习西方、由弱变强的起点,提供了一次

重要的机遇。不幸的是, 由于整个社会保守拒外的势力占据统治地位,致使中国失去了这次历史机遇。然而, 东邻日本却正因传入《海国图志》而获得了历史转折的契机

这一史实同样证明:在中西文化冲突面前,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确实具有它一定的应变力。我们反思历史, 不应因愤慨于封建统治的昏愦腐败, 而有意无意地低估了先驱者的功绩

左宗棠愤慨《海国图志》被埋没了二十多年,但其在日本却广为传播

作者陈其泰受教陈寅恪弟子刘节先生、师从史学大家白寿彝先生。

八旬长者士人风范薪火相传,三十余年治学菁华今朝问世 。

目录

总论 中国近代史学发展趋势

近代史学:跨世纪的历程

近代史家对传统史学的批判继承

近代史家对通史体例的探求

上编 19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学

龚自珍的社会历史观

《圣武记》对清代盛衰的探索

魏源与鸦片战争史

魏源与中西文化撞击

徐继畬《瀛寰志略》的价值

近代爱国史家夏燮

《海国图志》《日本国志》比较

黄遵宪的中西文化观

黄遵宪与客家研究

《人境庐诗草》与近代文化觉醒

下编 20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学

梁启超: 近代学术文化的开拓者

夏曾佑与通史撰著

20世纪初宣传革命的历史思想

陈寅恪治史风格

陈垣学术思想的升华

郭沫若史学的时代精神

范文澜: 从国学向唯物史观的跨越

侯外庐学术的特色

增订篇目

龚自珍: 锻造新的哲学武器

张穆的经世学风与《蒙古游牧记》的撰著

何秋涛《朔方备乘》的著史宗旨和史学价值

黄遵宪文化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 的形成及其意义

陈垣: 宗教史的开山之作

胡适: 《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新范式

民国初年历史观领域的新变革

“民族—文化” 观念与傅斯年、陈寅恪治史

陈寅恪治史风格续议

跋 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