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那么多粽子,竟和端午节没关系?

吃了那么多粽子,竟和端午节没关系?

吃了那么多粽子,竟和端午节没关系?

还有几天便是端午节了,说到端午节,大家都会想到:粽子、屈原、龙舟,甚至还有人直接把端午节记成“粽子节”,端午节吃粽子这其中有什么关系呢?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吃了那么多粽子,竟和端午节没关系?吃了那么多粽子,竟和端午节没关系?

01

提起粽子,根据历史典故是用来纪念屈原的,原话如下: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将粽子投入江中,由此形成包粽子传统。

其实,粽子的起源确实和端午没啥关系,虽然粽子到底是啥时候出生的,现存文献并无明载,不过可以肯定它起源很早。有学者认为在炊具出现前,就有了粽子的雏形。

吃了那么多粽子,竟和端午节没关系?

02

直到南北朝时期,粽子还是作为夏至习俗的展示。南梁时代的《荆楚岁时记》就有明确记载:夏至节日食粽。因此,端午粽子与其说是喂鱼的,更有可能是遗留自上古时代祭祀夏至的用品。

吃了那么多粽子,竟和端午节没关系?

并且古人认为端午日阴阳交错,需用角黍(即粽子)来调和阴阳。晋代名人周处的《风土记》就记载:“一名糉,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 粽叶包米是以阴裹阳,取阴阳调和、驱邪避毒之意。

后来大概与端午的节日主题相契,逐渐从夏至转移到端午上。端午与屈原绑定关系后,粽子也随之成为了屈原的亲密战友。

03

总之,吃粽子显然不只为了纪念屈原,连起源都早于端午出现。但从历史长河中走过来的粽子,味道也越发丰厚起来,成为人们纪念和怀念的重要载体。如此看来,说端午节是“粽子节”,其实也无不可。

既然屈大夫作为一个端午节大IP,引领了龙舟潮流,带旺了粽子生意,挥挥衣袖,还留下了一个小长假,怎么能不好好纪念他呢?当然是该吃的粽子一个都少不了。

吃了那么多粽子,竟和端午节没关系?

04

最后温馨提醒大家:粽子虽美味,可别贪吃,以免消化不良。实在嘴馋忍不住想吃,怎么办呢?不如玩玩由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布的H5小游戏——“快来抢粽子,豪礼送不停”,不仅可以“抢粽止渴”,还有更多奖品等你来拿哦。想要玩游戏的心莫急,敬请等待6月17日,约你一起抢粽子

吃了那么多粽子,竟和端午节没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