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到底有何风流?

古代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有着“诗、书、画三绝”的美称。名唐寅,字伯虎。他生于公元1470年,死于1523年。他的“风流才子”称号一直伴随着世人或褒或贬。喜欢他的人说他是风流才子,是因为他有真才学,能说会道,言语幽默。不喜欢他的人说他是风流才子,是因为唐伯虎喜欢女人,找唐伯虎要去女人堆里找。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真的很风流吗?他“风流才子”的称号到底是怎样得来的呢?

古代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到底有何风流?

我们判断唐伯虎是否风流,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判断:一是持才放荡;一是流连风月。唐伯虎有才是肯定了,被称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诗、书、画号称“三绝”,他才华横溢、持才傲物、不拘礼法,是很自然的。其实唐伯虎的一生,坎坷崎岖,因多次到重大打击之后,他沮丧、失望、屈辱、悲愤,使得他的行为更加放荡不羁。因此频频出入于风月之地,留恋于烟花柳巷,同时也创作出了大量有关女色、享乐的诗词和书画作品。当他这样一个持才文人,不能取悦于现实,不能被现实所接受的时候,他的你背后又包含了多少泪水辛酸水!就在唐伯虎日益消沉的时候,他的好友祝允明规劝他苦读诗书,以成功名,重振家业。29岁时,唐伯虎参加了应天府乡试,中解元第一名,一时名震江南.盛名之下,大家闺秀何氏爱慕于他,做了唐伯虎第二任妻子。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唐伯虎人生得意之时,又一场牢狱之让他难以承受。

古代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到底有何风流?

也就是在他30岁时,唐伯虎进京参加会试,其才学得到主考官程敏政的赏识。但由于“江阴富人徐经贿金预得试题”事发,程敏政被卷入此案之中,最后也牵连到唐伯虎,结果唐伯虎求取功名不成,反而因此入狱。唐伯虎在狱中的生活十分悲惨,他在给文徵明的信中写道:“至于天子震赫,召捕诏狱,自贯三木,吏卒如虎,举头抱地,涕泪横集。”,读来不禁让人心动容心酸。当时,唐伯虎的科考案四处传播,已是声名扫地,他自述道:“海内遂以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指而唾,辱亦甚矣!”一场科考案,让唐伯虎“扶案而思,仰天而叹”、“愤悒而哀伤”。这场科考案完全击碎了唐伯虎的所有的功名之梦,吹散了他的一腔豪情,也委屈一位绝世才子。

古代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到底有何风流?

而后,虽然洗清了唐伯虎冤屈而出狱,但朝廷仍然革除了他的“仕”籍,并把他发配到浙江偏远之地做了一名小吏。唐伯虎却以此为耻不去上任,而是带着一身失意回到了家乡。可是,他回家之后,原本追求富贵的续弦妻子何氏见他落魄如此,追求功名无望,竟然毫不留情地离他而去另攀高枝了。唐伯虎仕途受挫,妻子离去,顿觉心灰意冷。无奈之下,遂游历名山大川,放浪形骸,翩翩远游。所有盘缠用尽之后,唐伯虎孤独地回到家乡,看着空屋无人,家徒四壁,欲哭无泪,手握残杯,却无人对饮,欲取鸣琴弹,却恨无知音。

古代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到底有何风流?

就在唐伯虎最失意最无助最孤独之时,当年相识于青楼酒肆之间的红颜知己沈九娘来到了他的身边。沈九娘的到来,至少在精神上给予了唐伯虎莫大的慰藉,一代才子唐伯虎又重新提起那支散发无限才情的如椽之笔,这背后有沈九娘温热的目光与坚定地支持,是沈九娘无私专注的爱情,让唐伯虎的才情再次得到勃发,激情再次得到点燃。在沈九娘的鼓励下,唐伯虎重新振作起了生活的勇气。此时已是三十六岁的唐伯虎与沈九娘成婚,夫妻俩以卖字画为生,正如唐伯虎诗中所写:“闲来写幅丹青买,不使人间造孽钱。”,夫妻俩用卖字画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共度危难,同甘共苦。

古代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到底有何风流?

之后,唐伯虎用卖字画得来的钱在姑苏城北桃花坞,建了一处简易的住所,起名“桃花庵”,过起了平淡又清净的生活。不久,他们有了一位可爱的女儿,取名为桃笙。唐伯虎在《桃花庵歌》中吟唱的“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这正是他此时隐逸知足生活的写照。

古代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到底有何风流?

但卖字画为生又何尝容易,正如唐伯虎所说,有时常常是“风雨浃旬,厨烟不继,涤砚吮笔,萧条若僧。”他在《贫士吟》中叹道:“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在这样艰难的日子里,沈九娘用自己的勤劳竭尽全力维持着家里日常生活。1512年,年仅37岁的沈九娘因操劳过度,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相思两地望迢迢,清泪临门落布袍”、“明日河桥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遥。”,沈九娘的离世,让唐伯虎十分悲痛,常常生活在无尽的思念之中。此后,唐伯虎再也没有继娶妻室,而是皈依佛教,号称“六如居士。”

古代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到底有何风流?

1523年,生活贫苦、一生失意的唐伯虎走完了他悲情的一生,终年54岁。“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这是唐伯虎临终时写下的一首绝笔诗,只有经历过无数磨难的人,才能把生死看得如此淡然。他带走了所有的孤独与落寞,只把自己的才情留在了人间。唐伯虎死后家境萧条,竟无钱安葬,只能借助朋友们的慷慨相助,才埋葬在桃花庵附近。如今,当人们见到唐伯虎字画的时候,何曾想到他当年的悲苦与泪水?这就是一代持才孤傲、放荡不羁、才华横溢、不拘礼法的“风流才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