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與廣東慈元堂開啓醫教研戰略合作模式

廣州中醫藥大學與廣東慈元堂開啟醫教研戰略合作模式

圖片說明(圖片由通訊員鍾崇鑫提供):中醫藥助力健康產業,廣州中醫藥大學與廣東慈元堂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現場合影。

記者 郭靜 通訊員 鍾崇鑫

7月6日,廣州中醫藥大學(以下簡稱“廣中醫”)與廣東慈元堂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慈元堂”)在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中醫藥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醫療服務、康養產業、文化建設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多形式的深入合作,共同推動中醫藥事業和健康產業的發展。

廣州中醫藥大學校長王省良,校長辦公室主任溫祥彬,發展規劃處長林輝,圖書館館長張正,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兼珠海醫院院長李俊,廣州中醫藥大學發展規劃處副處長許仕傑,圖書館副館長陸金國;吉林大學珠海學院黨委書記兼理事長、慈元堂董事長廖立國;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理事、慈元堂董事吳欽城,副總裁黃雪亮;吉林大學珠海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付景川,黨委副書記申永東,副校長張殿波、嚴景陽、楊萬利、黃學壽、孫巧耘等領導出席簽約發佈會。

廣州中醫藥大學與廣東慈元堂開啟醫教研戰略合作模式

圖片說明:廣中醫王省良校長與慈元堂廖立國董事長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據介紹,伴隨著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中醫藥也進入了振興發展的新時代。自2016年起,《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到《中醫藥法》及《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政策相繼出臺。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更明確指出,要“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黨和國家對於中醫藥的扶持力度可謂空前。在此形勢下,慈元堂與廣中醫依託雙方優勢資源,以中醫藥產業的建設為著力點,在大健康領域達成聯動發展的戰略合作共識。

廣州中醫藥大學校長王省良在致辭時指出,廣州中醫藥大學是我國中醫藥院校的龍頭,自1956年創辦至今,在中醫藥臨床、教學和科研領域有著深厚的積累和口碑實力,為我國特別是南方的中醫藥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尤其在當前醫療衛生資源緊缺的情況下,中醫藥資源對養生養老保健、疑難性慢性疾病以及病後康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發力點和支撐點。

“健康產業是為社會服務的重要工作,廣中醫願意攜手慈元堂,在中醫藥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醫療服務、康養產業和文化建設等層面開展合作建設和深入開發,共同推進健康產業的跨越發展,滿足社會和民眾的健康需求。”王省良校長說。

廣州中醫藥大學與廣東慈元堂開啟醫教研戰略合作模式

據瞭解,慈元堂創立至今,始終秉承“大愛之心”,積極響應黨和國家對於健康產業的政策鼓勵和期望,根據“治未病-調慢病-治已病”的總體思路,在“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優勢下,佈局“醫”“養”“藥”“遊”等健康業務板塊,建設全方位全週期的健康服務新模式。

廣州中醫藥大學與廣東慈元堂開啟醫教研戰略合作模式

慈元堂廖立國董事長認為,此次合作是廣中醫和慈元堂雙方在產學研合作方面的一個新開始和落腳點。慈元堂希望在廣中醫的大力指導和幫助下,科學運用和借鑑“中醫整體觀”,根據“追根溯源、診斷病因、找準病根、分類施策、系統治療”的建設思路,在深入開發中醫藥資源的基礎上,將這一思路注入慈元堂旗下醫院、養老社區、藥廠、旅居康養基地等健康產業鏈的建設與延伸發展中,更好地應對因為當前疾病譜的變化和醫療資源的緊缺所造成的“治病難”、疑難雜症和養生養老保健問題,將健康的把關端口前移,發揮中醫藥在現代健康領域的潛藏巨大作用。

“我們有信心通過與廣中醫的攜手合作,開發和盤活優質的健康服務資源,以更科學、更全面的發展思路和下一步更具體的合作措施,共同為民眾、社會和國家探索出一條兼具國際多元和中國傳統醫學奧妙、有溫度、接地氣的健康之路。”廖立國董事長如是說。

廣州中醫藥大學與廣東慈元堂開啟醫教研戰略合作模式

另據悉,慈元堂已在珠海和汕頭兩地佈局建設三級綜合醫院,並在雲南投資建設雲南金碧製藥有限公司和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勐遠仙境度假區,同時依託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傳統醫學養生保健分會,聯合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共同籌建以傳統中醫為基礎、以中國傳統國學文化為內核的“觀音山傳統醫學養生保健體系基地”(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十大“醫養結合示範基地”之一),滿足不同層次、不同人群的醫養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