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商王朝的崛起和覆没

约公元前1653年,夏桀即位。桀是个暴君,骄奢淫逸,暴戾无道。百姓都痛恨夏桀,希望能推翻他的统治。约公元前1600年,汤的军队攻占了夏都阳城,夏王朝灭亡,汤建立了商王朝。相传商的始祖名契,他的母亲简狄在河中洗澡时吞食了玄鸟(燕子)的卵,怀孕后生下了契,所以契又被称为玄王。商族曾以鸟作为氏族的图腾,经过长期的发展,商族力量逐渐壮大起来,至汤时,迁居于亳(今河南商丘市东南),此地是夏和先商交界地区。从毫到夏的都城阳城,是一片平原沃野,没有什么山河阻挡,汤便于此组织军队向阳城进军。汤迁居亳是进行灭夏的准备。

解密商王朝的崛起和覆没

对待周围各小国,商汤尽力扩大自己的影响,争取各方国和部落的拥护和支持。当汤看到夏桀的统治基础已根本动摇,灭夏时机已经成熟时,便召集诸侯开会准备征伐夏。

经过一番准备之后,商汤于公元前1600年征伐夏桀。汤攻夏的进军路线是从亳起兵先伐葛(今河南商丘北)、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今山东范县东南),再伐昆吾(今河南濮阳),最后直捣夏都阳城。夏桀面对汤的进攻,毫无防备,不战而逃,后逃至南巢(今安徽南巢县)被囚而死。汤安抚夏朝臣民后举行祭天仪式,宣告夏王朝灭亡。其后,他在三千诸侯的拥戴下登上天子之位,宣告商王朝的成立。经过20年征伐战争,汤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影响达于上游,统治区城空前辽阔,扩至“四海”,东到黄海,北达渤海,西至青海湖,南抵润庭湖。

解密商王朝的崛起和覆没

商朝建立后,中原地区屡有江水为灾,国都一再迁移。从汤至阳甲时,迁都五次。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此后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因此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商朝的建立,使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并且使古代文明的进步获得转机,它使中国成为与埃及巴比伦并称的上古文明国家的代表。

在商朝,商王既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又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商王直接决定军事行动,亲自或指派将领征集士卒、率军出征。军队的高级将领由王室或贵族担任,奴隶主贵族子弟是军队的骨干。

族邑之长平时管理众人(平民)和奴隶,进行生产活动。战时族邑之长担任各级地方的武装首领,接受商王的调遣,率领由众人组成的军队出征作战。这种兵民合一、亦民亦兵的民军是商朝军队的主体。奴隶没有服兵役的义务。

解密商王朝的崛起和覆没

另外,还有王室贵族的族军。商朝末年,随着内部阶级斗争的加剧和对外战争的频繁,这些族军已经有了固定的军事编制,士卒有了固定的军籍和等级隶属关系。一些军队有了固定的军职、军营和常驻地。虽然大部分士卒没有脱离生产,但以贵族为主,在军中长时间服役的现象表明,商朝出现了国家常备军的萌芽。

解密商王朝的崛起和覆没

商朝在盘庚即位前,历经九世之乱,人民怨恨,属国叛离,国势大衰。盘庚励精图治,又经过小辛、小乙二王的治理,国力渐强。从武丁开始,为了振兴商朝,开始连年对外用兵,战争的规模很大,往往动用数千兵力,最大的一次发兵1.3万人。

武丁先以武力兼并周边小国或使其完全臣服于商,又镇压了叛商的小国,巩固了商朝的统治。后又对西北少数民族如土方、鬼方、羌方等部族发动了一系列的征服战争,都大获全胜。此外,武丁还出兵征服了东边的夷方,南边的荆楚、巴方、虎方等方国和部落。

解密商王朝的崛起和覆没

商王武丁在统治年间对四周部族征战达50多次,不仅获取了大量奴隶和财富,同时也扩大了商朝的疆域,使商朝达到鼎盛。商王武丁唯才是举,政治清明。故史书将武丁统治的59年间(公元前1250年一前1192年)称为“武丁中兴”。

商朝末期,生活在黄、淮、泗水流域的东夷(又称夷方、人方)各部落目益强盛,不断侵袭商的统治区,对商朝构成很大威胁。于是帝乙、帝辛对东夷进行了长期征战。

帝乙九年,商王在远征东夷途中,因遭孟方(今河南眼县附近)截击而回师。第二年再率大军击败孟方,进至淮水流域,与诸侯国军队会师,大败东夷军后,班师回朝。十五年,帝乙再次率诸侯远征,一直打到顾(今河南范县东南)、齐(今山东淄博东北)等地。

解密商王朝的崛起和覆没

帝辛继位后,在黎(今山东酆城东)举行军事演习,要东夷派军队参加,东夷拒绝。帝辛本欲攻周,正集结军队时,东夷对商又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迫使帝辛全力对付东夷,致使商军长期陷于东部。经过多次激烈战斗,俘获大量夷人,终将东夷扫平。但战争同时也损耗了商朝的国力,导致商的附庸周部落乘机灭亡了商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