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大同區推進產業扶貧 增強「造血」功能

(魏井春)今年以來,“產業扶貧”四個字,勾勒出了大同區貧困群眾持續穩定脫貧增收的主要路徑。通過發展“優勢種植、特色養殖、電商旅遊”三大產業,進一步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拓寬增收渠道,使貧困群眾的未來更加可期可盼。截至目前,該區共實施產業扶貧項目72個,1555戶貧困戶均有產業幫扶幹部幫助發展產業,簽訂增收協議;發展扶貧合作組織33家、扶貧企業6家,帶動1375戶貧困戶致富增收。

大慶市大同區推進產業扶貧 增強“造血”功能

沒土地、沒本錢,咋辦?高臺子鎮西太平村村民郭明有家中沒地沒錢,還因病致貧。針對這類貧困戶,高臺子鎮採用食用菌產業扶貧的招法,通過“鎮村建設棚室+合作社租賃經營+貧困戶收益”的運營模式,為貧困戶免費提供技術、信息,指導農戶統一生產、統一價格、統一回收,按投資總額的8%比例兌現紅利,用於扶貧基金和固定資產返本及貧困戶分紅收益。

大慶市大同區推進產業扶貧 增強“造血”功能

高臺子鎮的招法並非個例。今年,大同區充分發揮棚室、中藥材、雜糧雜豆、食用菌等種植優勢產業,著力打造扶貧基地和增收項目,帶動貧困戶精準脫貧。目前,全區共打造種植業增收項目45個,帶動貧困戶1235戶,戶均增收500元以上。其中,祝三鄉、大同鎮、八井子三個扶貧棚室基地已建成投產,固定年收益76萬元,帶動687戶增收,戶均增收600元。

特色養殖業也是“比翼齊飛”。大同區採取集中養殖奶山羊為主、分散養殖家禽為輔的方式,共打造家畜、家禽養殖項目22個,帶動貧困戶1485戶,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雙榆樹鄉實施的“一戶一豬一舍”項目,52戶中已有41戶母豬繁育仔豬236頭。

大慶市大同區推進產業扶貧 增強“造血”功能

產業,是老鄉脫貧致富的根本。但在缺乏優勢種植、特色養殖“資源”的情況下,如何讓百姓吃上“產業飯”?大同區對此也有謀劃——從發展第三產業入手,依託農產品深加工、糧貿、休閒旅遊等企業,組織472戶貧困戶通過參與經營、務工等方式增加收入,使其成為了兩大脫貧產業的有益補充。同時,該區還藉助“互聯網+”這一東風,採取“電商+合作社+貧困戶”“電商+貧困戶”等扶貧模式,鼓勵發展訂單農業,闢建銷售網點,重點引導3個貧困村,計劃帶動100戶以上貧困戶參與。

大慶市大同區推進產業扶貧 增強“造血”功能

產業扶貧,找準產業是關鍵,政策扶持是保障。6月5日,大同區召開幫扶工作推進會議,下發了《大同區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工作意見》,再次為脫貧攻堅加碼助力。

“根據《大同區2018年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安排部署,結合《大同區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工作意見》,下一步,我們將在發展三大產業的基礎上,重點做好四項工作,幫助貧困群眾加速摘‘窮帽’、拔‘窮根’。”大同區農業局局長於立波告訴我們,他們將完善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擴大貧困戶參與度,扶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利益共享連接機制,優化產業扶貧資金的使用;加大培育優勢特色產業力度,提高項目帶動能力,優化佈局、打造品牌、突出培訓、建設平臺、整合資源;加快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進程,壯大村集體經濟;提升村屯環境衛生整治標準,建設美麗鄉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