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印记」从张北走出的共和国少将——柴书林

张 垣 印 记

柴书林,一位从张北走出的共和国少将。他曾是热血青年,弃笔从戎;深明大义,还田于民;奔赴华东,开拓国防;委以重任,铸建大桥。今天张垣方志向大家介绍共和国少将柴书林,欢迎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张垣印记」从张北走出的共和国少将——柴书林

投笔从戎的共和国少将

柴书林,1913年12月出生于张北县馒头营村,后迁居康保县柴家营村。少时在张北县城读书,早年接受进步思想,积极投身革命活动。1935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商学院 ,学习成绩优异,曾获张北、康保两县的奖学金。强烈的爱国心驱使他积极参加了“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并任北平学生联合会组织部长、华北学联主席等职。193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七·七”事变后他投笔从戎,1938年2月,为了寻求救国真理,柴书林徒步40多天到达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通过这段时间学习,柴书林认识到武装斗争在革命中的重要性,这也对他医生的革命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938年12月,柴书林到晋察冀边区,任晋察冀军区三分区二十团的营政治教导员、团总支书记。参加了“百团大战” “黄土岭战斗”和晋察冀边区1939年以来的历次抗日反“扫荡”作战。1941年起先后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二十团、六团党总支书记、平北地委敌工部副部长。抗日战争后期,他带兵开辟察北,通过石窑子初战,智取驿马图敌警察所、黄台坝巧歼敌运粮队,开拓了张北县东坝头一带抗日根据地。

「张垣印记」从张北走出的共和国少将——柴书林

投笔从戎的共和国少将

1945年5月,柴书林奉命赴察北开辟工作,任张北县工委书记,察蒙地分委副书记兼办事处主任等职,同年8月奉上级指示,在张北县与苏联红军会师,在平北军分区司令员詹大南的带领下,经过艰难的谈判,苏联将张北县城移交察蒙骑兵支队。是年9月,他出任察北专署专员,冀察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之后又投身到剿匪战斗中,经常骑马率队出征,被人称为“马背上的专员”。他和察北地委、专署及军分区领导共同指挥,集中优势兵力,给察北匪患以沉重打击,同时也挫败了国民党借土匪之名进占察北的阴谋。

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五·四”指示),柴书林积极响应,7月30日,柴书林动员父亲和亲友将自家在康保的3800亩土地献给贫苦农民,晋察冀日报刊出了《地主家庭出身的共产党员、察北专署专员柴书林献地三千八百余亩》的报道,高度评价了柴书林一家的义举。

1949年3月,柴书林离开家乡,他带兵南下参加了渡江战役,先后任华北南下干部总队四支队副司令员,皖南军区池洲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指挥了皖南、池洲剿匪等战役、战斗,他率领部队转战南北,英勇顽强,屡建战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垣印记」从张北走出的共和国少将——柴书林

投笔从戎的共和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柴书林参与指挥了池洲地区清剿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的战斗。后在华东军区任高干训练班副队长、干部办公室主任、华东军区上海国防建筑工程指挥部军建处副处长,华东军区工程兵部第二副主任 ,南京军区工程兵副主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兼上海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上海警备区正军职顾问。

柴书林长期从事国防工程、人防工程建设的指挥工作,是华东地区国防工程的开拓者。柴书林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文化大革命”中,他兼任上海铁路局军管会主任,是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之一,为稳定生产秩序、恢复南北铁路运输,保证一批国民经济骨干工程运转做出了贡献。

柴书林离休后 ,享受副兵团待遇,1995年4月因病医治无效去世。根据他的遗愿,为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其夫人李志平及子女捐资人民币6万元,在张北一中设立柴书林教育基金,用以奖励学校历届模范教师和优秀学生。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市志》《张北县志》《张家口军事志》《赤城英烈》,如有转载,请联系作者)

感谢您关注方志张垣头条号和张垣方志微信号!希望您对我们的内容多提宝贵意见,也可以把您想了解的题材发给我们,我们会尽量收集,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张家口历史和市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