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里唯一的真名士

水滸傳裡唯一的真名士

水滸傳一百單八將,風格各異,但大部分如同路人甲,只有少數幾個人能夠留在讀者嬸嬸的腦海裡。

這裡面只有一個人能夠稱得上是真名士。

從傳統意義上看,這個人不見得招人喜歡。

他性格粗魯脾氣暴躁,動不動便要揮拳揍人;他好勇鬥狠無視法制,曾經三拳便打死了一個當街賣肉的屠夫;他後來出家當了和尚,卻酒照喝肉照吃,呵佛罵祖從來不守戒律。

有一句話形容他,叫做兩隻放火眼,一片殺人心,簡直是天煞星下凡。

這個人就是魯智深。

魯智深這個人,形象粗魯豪放,“身長八尺,腰闊十圍”,愛喝酒,愛罵人,愛打架,再加上一身的刺青,甚是怕人。

微博常用簽名: 我喝酒打架紋身,但我知道自己是個好和尚。

這樣一個人怎會是真名士?

魯智深首先是個俠客,或者可以說是水滸傳中唯一的俠客。

首先他自己武藝高強,力氣大,拔棵柳樹跟拔棵蔥似的,又很能打,硬剛呼延灼這種名將不在話下。

其次,什麼是俠客?司馬遷寫過,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所謂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抑強扶弱,替天行道——專管別人管不了或不敢管的事。

魯智深出場的幾回,乾的最多的事就是救人。

救金翠蓮,救林沖,救某個素不相識的太公女兒,救點贊之交都沒有的桃花山同行。

這些事本來跟他毫不相干,金翠蓮只是個賣唱的,酒館中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他只聽對方一頓訴苦,便橫生打抱不平之心。

聽到林沖娘子被人調戲,二話不說提起禪杖便要去替林沖廝打,管他是高衙內還是高衙外。

金聖嘆都說,看魯智深,感覺自己生平沒替別人出過力,枉自為人深感慚愧。

魯智深的俠氣,在於他的純粹和不謀。可以拿其他梁山好漢做個對比。

比如武松,快意恩仇,看起來也頗有俠氣。但其實武松行事前因後果條理分明,殺西門慶是報仇,醉打蔣門神是為報施恩的情義,血濺鴛鴦樓也是復仇,說白了是自己的恩仇錄。

此外武松為人也並不粗魯,他謀事周全,做事極有分寸。得知武大郎被害死,武松首先是到處調查蒐集證據,收集好人證物證後,先到縣衙投訴狀。

官方途徑都走不通時,他才決定自己動手報仇。而且還要邀請鄰居作證,寫明事情原委。

武松神勇可敬,但總有點正經八板苦大仇深,不是那麼可愛。

至於水滸傳中真正的天殺星李逵,則是另外一個極端,做事毫無分寸。殺死小衙內更是令人髮指,小時候讀書至此處,一度給我幼小的心靈留下心理陰影。

救人的時候,魯智深的脾氣一個字形容就是硬,他打的都是不好惹的人。

鎮關西鄭屠是街頭惡霸,那還罷了,林沖得罪的是副國級領導高俅,魯智深對此的反應是:“別人怕他,灑家不怕!”並表示如果讓他遇上了,非常樂意給高先生幾百禪杖嚐嚐。

魯智深常說自己是個粗魯漢子,但他的粗魯,是粗中有細,恰到好處。“論粗鹵處,他也有些粗鹵;論精細處,他亦甚是精細。”

說起救人,魯智深有一句足以讓一切黑惡勢力膽寒的格言:

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

既然要救徹,就少不了精細的心思。

你看他救金翠蓮,謀定而後動,先把金氏父女安排妥當,不光為他們籌集到了逃走的路費,還準備了遠走他鄉後生活的本錢,最後親眼看著他們擺脫魔掌遠走他鄉,這才放心大膽地去找鄭屠的麻煩。

為了把惡氣出足,開始動手揍人之前,他甚至還非常有耐心地讓鄭先生親自動手,給自己切二十斤臊子,就差沒讓人給他包頓餃子了。

救林沖,魯智深一路跟蹤,最後護送到滄州城外才返回。為此,他甚至一路把酒都戒了。要是在野豬林救下撂幾句狠話便走人,林沖怕是轉眼又被人黑了。

他脾氣通常很硬,鄭屠周通都希望魯智深能賣個面子給他們,結果最後魯智深讓他們很沒面子。

但有時候他脾氣又很軟。

在瓦罐寺,自己餓的兩眼冒金星,也不肯搶幾個老和尚的粥吃;幾年不見林沖,見面還記得過問林沖“家中阿嫂”還好,簡直成了一位慈眉善目的居委會大爺。

是怒目金剛,也是低眉如來。

而且這樣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也有怕人的時候,魯智深怕的人裡,其中一個就是智真長老——可以說是水滸傳裡魯智深唯一既敬且佩的師長了。

大鬧五臺山,眼看著文殊菩薩的道場要被他拆了,智真長老一聲“智深”,他立馬酒醒了,就像個學生看到老師一樣。

多年後,重上五臺山,智真長老還不忘拿這個最讓他頭疼的弟子開玩笑:“徒弟一去數年,殺人放火不易!” 智深鬧個大紅臉,只好悶頭不出聲。

在我看來,魯智深行事為人最可貴的地方,在於他的率性坦蕩。

不拘小節,率性而為,光風霽月,痛痛快快。在他的字典裡,沒有瞻前顧後猶豫不決三思而行。

他眼睛裡揉不得沙子,見不慣小氣吧啦的人。為金翠蓮籌集路費,眼看李忠扣扣索索摸出二兩銀子,他便立馬不高興,完了還把銀子丟還給人家,絲毫不給這位“打虎將”面子。

同樣是體制內出身,林沖楊志等人一再遭人陷害,還是隱忍不發,輕易絕不落草,念念不忘“搏個封妻廕子”。魯智深做了便是做了,提轄便提轄,和尚便和尚,想走便走,乾淨利落不糾結。

金聖嘆,這位水滸傳研究領域的百曉生,曾用四個遇字評價魯智深: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

義所當為,豈有他哉!

像魯智深這樣的人,心中光風霽月沒有渣滓,上的了天接的了地,敢對著當朝太尉罵一聲“直娘賊”,也能和街頭潑皮喝酒胡侃。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也。

在水滸傳眾多好漢中,魯智深是孤獨的俠客,一百零八人都上應天星,而他是天孤星。

仔細看,在水滸傳中,魯智深是沒有朋友的。他是孤獨的,也是自由的。行事但憑心意所至,來去無牽掛。

清代戲曲《魯智深醉鬧五臺山》裡有一段唱詞,是對他的絕佳解讀:

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 謝慈悲,剃度在蓮臺下。 沒緣法,轉眼分離乍。

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那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 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

南征方臘,魯智深立下大功,宋江勸他還俗做官,光宗耀祖。智深表示:“灑家心已成灰,不願為官,只圖尋個淨了去處,安身立命足矣。”

宋江又勸他當個名山大寺的住持,也被他一口回絕:“都不要!要多也無用。”

兩人話不投機,“各不喜歡”。

水滸傳中大部分人結局都比較慘,除了了身達命知所進退的燕青、李俊,只有魯智深得以善終。

唯有赤子之心,最為難得。

江湖風雨,百戰歸來,錢塘江邊,這個從沒見過漲潮的關西漢子,聽到潮音以為是戰鼓,提起禪杖衝到門外準備廝殺。

到得門外,只見風清月白,水天共碧。這個懵懵懂懂流落江湖半生的大和尚,忽然間大徹大悟。

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當初因為打死鄭屠流落江湖,四處尋找安身立命之所,現在他終於得歸安寧:

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