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考生「坐立不安」家長怎麼辦?

案例

公眾號提問:高考前,孩子說考完了一定要出去好好玩玩。但高考結束了,我們卻發現孩子一點也沒有表現出開心,反而是坐立不安,吃不好睡不好。我們做家長的應該怎麼辦呢?

專家觀點

北京二中分校心理教師魏興:高考之後考生易出現五種心理問題:第一種是坐立不安型。有些考生由於對自己的成績沒有把握,所以吃不好、睡不好,每天都處在一種惶惶不安的感覺中。第二種是放鬆型。有些考生認為自己考得非常好,所以就去賣書、賣資料,甚至出現“撕書”、“毀壞公物”的現象,認為自己馬上就可以進入大學了。第三種問題是提前放棄型。有些考生認為自己沒有發揮好,肯定考不上理想的學校,於是自暴自棄,或者乾脆把自己關在家裡,開始自閉。第四種問題是過分放縱型。有些考生高考後開始上網,甚至整晚都掛在上面。而另外一些喜歡體育運動的考生,一天打球6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第五種問題是過分愧疚型。有些考生高考後會感到非常愧疚,覺得自己沒考好,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對不起一切幫助過自己的人,給自己的心理造成一種非常巨大的負擔。

針對考生可能出現的這些問題,家長要幫助孩子及時調適。家長儘可能不要打亂孩子的生物鐘。人的睡眠時間太長也會影響身體、影響狀態,同時,人處於似醒非醒的狀態時容易想很多問題,反倒增加了考生的心理壓力。要鼓勵孩子多跟家長、同學等溝通和交流,給自己一個減壓的機會,同時也給家庭創造一個和諧的氛圍。家長還可以建議孩子適當地去做運動、遊玩,可進行一些非劇烈性的體育運動,比如游泳、跑步、踢足球、打籃球,還可以去旅遊。在等待高考成績階段,可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到圖書館提前充電。同時,做些志願者的活動也是非常好的心理調適方法。此外,切記不要讓孩子暴飲暴食。若同學間安排聚會等活動,要引導孩子注重健康飲食。在家的飲食更應以日常習慣為主,不要過於油膩。多給孩子吃一些去暑、補水、潤肺、補充體力、增強抵抗力的食物。

還需要提醒家長的是,高考結束後,多數家長都忙著查詢分數、填報志願,這是正常的。但也有一部分家長心理過度緊張,把精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家長的心理狀態會直接影響到孩子,這個時候不光要注意孩子的心理調適,家長也不要過於緊張。建議家長此時更多采用陪伴、傾聽、引導孩子做其他事轉移注意力等方法來應對,這樣才能讓孩子以最佳狀態度過高考後至發成績前這段特殊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